簽證
國際政經
美國副國務卿蘭道(Christopher Landau)於週四(11 日)向持有或申請美國簽證的外籍網民提出警告,要求他們不得在網上對美國保守派「網紅」柯克(Charlie Kirk)遭槍擊一事發表不當言論,否則可能面臨簽證吊銷或拒簽。據《法新社》報導,蘭道對部分網民對柯克遭槍擊事件「拍手稱快」或「辯解」,以及對事件「不屑一顧」的言論表示厭煩,並已指示領事官員採取「適當行動」。
台股
隨著美國擴大吸引外資、加強移民與勞工檢查,台灣企業赴美投資已成趨勢,但外派員工簽證合規性成為重大的風險。近日美國喬治亞州的韓國電動車電池廠遭突襲逮捕近 500 名外籍員工,更突顯企業必須謹慎遵守簽證與工作規範,安永提醒台企在投資與外派員工赴美前,需同步檢視簽證等合規風險性,並注意三項重點。
南韓總統李在明周四 (11 日) 在就職百日記者會上明確指出,如果美國未能改善針對南韓勞工的簽證制度,南韓企業將可能對在美國維持或進行直接投資產生猶豫。此番言論是在喬治亞州發生大規模移民突襲事件,導致數百名南韓工人被捕後發表的,事件引發了南韓國內的普遍憤怒與背叛感。
國際政經
多個歐洲國家官員於週六(30 日)接連發聲,強烈批評美國政府拒絕向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及隨行人員發放赴美簽證,阻止他們參與即將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歐洲認為,美方做法「不可接受」。據《路透》報導,法國外交部長巴羅(Jean-Noel Barrot)在丹麥哥本哈根出席歐盟會議時強調,參與聯合國大會「不應受到任何限制」;西班牙外交大臣阿爾巴雷斯(José Manuel Albares)亦直言,美國的做法「不可接受」。
國際政經
美國政府表示,正在審查超過 5,500 萬持有美國簽證的人,是否存在可能被驅逐出境的違規行徑。美國國務院表示,如果發現持有簽證者出現逾期居留、犯罪活動、威脅公共安全、參與任何形式恐怖活動或向恐怖組織提供支持等情況,隨時可能吊銷簽證。。
國際政經
隨著越來越多美國人探索海外生活的可能性,對數位遊牧簽證、黃金簽證及退休簽證的線上搜尋量急劇上升。根據《富比士》報導,專注於投資居留與入籍業務的顧問機構 Global Citizen Solutions(GCS)指出,這一趨勢正在加速,五年前,美國客戶僅佔其客戶群的五分之一,如今已接近一半。
根據《CNBC》針對東南亞 6,000 名旅客的調查,基於安全問題,新加坡人比其他東南亞地區人士更傾向於拒絕前往美國。調查指出,只有 7% 的新加坡受訪者表示今年對赴美旅遊興趣增加,而超過半數(55%)則表明興趣降低。相較之下,市場研究公司 Milieu Insight 指出,整體東南亞地區有 44% 的旅客表示對美國興趣上升,僅 18% 的人興趣下降。
美股雷達
美國政府周一 (4 日) 公告,將從 8 月 20 日起試辦新的簽證計畫,對某些持有旅遊簽證與商務簽證的旅客課徵最高 1.5 萬美元 (約新台幣 45 萬元) 的保證金,以打擊逾期停留的訪客。根據聯邦公報,這項計畫賦予美國領事官員裁量權,可對來自簽證逾期停留比率較高國家的訪客收取保證金。
國際政經
巴西政府傳正研究針對美國撤銷其最高法院法官簽證的潛在回應,包括限制在巴西營運的美國企業分紅發放、取消美國藥品專利許可,以及對大型科技公司徵收數位服務稅等。根據《彭博》報導,巴西警方近日突襲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住處,引發美方關切。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四 (26 日) 報導,川普政府推出要價 500 萬美元的「川普金卡」投資移民計劃,宣稱已有 7 萬人登記,但移民律師質疑實際需求遠低於官方預期,且面臨稅法修改、國會批准等重大法律障礙。日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向《金融時報》表示,已有 7 萬人登記,將以真金製作川普金卡,他預估潛在市場達 3700 萬人,若售出 20 萬張卡片,可為財政部帶來 1 兆美元收入,有助償還聯邦債務。
科技
在全球爭奪人工智慧(AI)領導地位的激烈競爭中,美國卻因嚴苛的移民與簽證政策,親手迫使頂尖人才出走。近日,OpenAI 核心研究員就 Kai Chen 因綠卡申請遭美國拒絕,被迫結束長達 12 年的矽谷工作生涯,返回加拿大,震驚整個科技圈。AI 專家 Chen 為 GPT-4.5 開發團隊的關鍵成員,已於 4 月 12 日啟程前往加拿大溫哥華。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美國國務院內部電報,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考慮進一步擴大旅行禁令,擬再新增 36 個國家的公民列入禁止入境名單。此舉被視為川普第二任期內,持續強化美國國家安全與打擊非法移民的行動之一。本月稍早,川普已簽署公告,宣布禁止 12 個國家的公民入境美國,並強調此政策是為防範外國恐怖分子與其他潛在威脅。
鉅亨新視界
「現在想想還是比較幸運的。」今年 5 月,徐懿行(化名)順利拿到赴美讀大學生的學生簽證,沒想到之後一系列有關國際留學生入境或面簽受阻的消息就開始接踵而來。徐懿行是上海一所公立高中的應屆畢業生,喜歡物理的他,通過早申通道,在 2024 年 11 月就拿到美國康乃爾大學文理學院錄取通知。
國際政經
美國白宮周三(4 日)宣布,川普總統簽署公告,限制哈佛大學外籍生簽證,對尋求在哈佛大學學習或參加該校交換項目的外國公民採取暫停入境措施,維護國家安全。據美國《CNN》報導,川普簽署公告,暫停向哈佛大學新生發放國際簽證。白宮在聲明中說,這項公告暫停任何持有 F(學術類)、M(職業累)或 J(交流訪問類)簽證的非移民哈佛大學新生進入美國。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簽證政策與邊境管制日益嚴格,許多歐洲企業對員工的赴美商務旅遊計畫產生疑慮。川普政府政策變動頻繁,加上移民檢查強化、拘留與驅逐出境事件頻傳,使企業與學術界對美國商務旅遊風險的敏感度升高。根據《CNBC》報導,儘管工程、會計等領域的企業赴美出差仍在增長,但涉及政治或其他敏感議題的產業,已轉向使用線上會議,取代親赴美國參與會議與洽談,藉此降低入境審查或遣返風險。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 (Marco Rubio) 宣布,美國將「狠狠 (aggressively) 撤銷」在美中國學生的簽證。此舉是在川普政府持續打擊外國學生和高等教育機構之際進行的。魯比歐在社群媒體 X 上發布此消息,國務院也發布題為「新簽證政策將美國置於優先,而非中國」的聲明。
國際政經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 (Marco Rubio) 周三 (28 日) 在 X 平台上表示,將與國土安全部合作,撤銷中國學生的簽證,象徵川普政府對就讀美國大學的留學生進一步加強審查力道。盧比歐在 X 上發文表示,受影響的將包括「中國共產黨有關聯、或是攻讀關鍵領域的學生」。
國際政經
據《路透》報導,川普政府正加強監控赴美留學生的社群媒體貼文,並下令駐外使領館暫停安排學生簽證面試預約。此舉引發南韓學生家長擔憂,留學輔導機構建議學生謹慎發布網路內容。南韓是美國第三大國際學生來源國,僅次於印度和中國。「我的客戶、家長今天不斷打電話給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首爾一家協助南韓學生的機構 Worldnet U.S. Overseas Edu Center 負責人朴鉉泰說,「那些已經安排面試和即將申請面試的人都很擔心、緊張,但據我所知,現有面試還沒有出現取消的情況。
國際政經
美國國土安全部 22 日突然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並要求現有國際生轉學。這項前所未有的措施,讓該校約 7 千名海外遊子的留學路蒙上陰影。最新發展是,一名聯邦法官頒布了臨時禁制令,限制聯邦政府執行,而哈佛也對美國政府提告。但如果你是美國留學生,你可能會想知道你需要做哪些準備。
國際政經
就在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 (Kristi Noem) 本周四 (22 日) 宣布,政府已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並要求現有國際生轉學的數小時後,加州聯邦法官懷特 (Jeffrey White) 批准了一項臨時禁制令,禁止聯邦政府逮捕這些學生或取消他們的簽證,直到此案在法庭上審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