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21 日) 表示,預期即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的會晤將有助於達成「良好的貿易協議」,但他同時也承認這場備受矚目的峰會仍有可能不會舉行。川普在白宮玫瑰園與共和黨議員共進午餐時表示:「我與習主席的關係非常好,我相信我們能達成一項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二 (21 日) 報導,一家獲美國資金支持的礦業投資公司警告,華府必須在關鍵礦產項目上投入超越北京的資金,才能挑戰中國對全球供應鏈的主導地位。領導 TechMet 公司的南非礦業資深人士 Brian Menell 表示,西方國家政府在確保鋰、稀土等國防工業關鍵材料供應上,動作仍過於緩慢。
國際政經
川普政府已對中國發出嚴正警告,要求北京不要對協助美國建設關鍵產業的外國企業,採取嚴厲報復措施。上周中國對南韓造船巨頭韓華海洋的美國子公司實施反制措施,該公司計畫投資美國海事行業。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周一 (20 日) 發表聲明指出,中國最近對全球民營企業採取的報復行動,體現了經濟脅迫的廣泛模式。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20 日) 表示,他預期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一項公平的貿易協議,同時淡化兩大強權在台灣問題上爆發衝突的風險。川普向記者表示,中國沒有入侵台灣的意圖,但他承認,預計下周在南韓舉行的經濟會議期間與習近平會晤時,台灣議題將會被列入討論議程。
國際政經
中國購買美國大豆了嗎?還沒有。據《路透社》周一(20 日)報導,中國 9 月未從美國進口任何大豆,這是自 2018 年 11 月以來,進口量首次降至零。中國是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 1 至 9 月,中國大豆累計進口 8,618 萬噸,年增 5.3%。
美股雷達
美中兩大經濟體在貿易戰中持續互放狠話,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揚言若北京不撤回稀土出口限制威脅,世界將不得不與中國脫鉤,但華府也流露尋求協議的意願。《金融時報》周一 (20 日) 報導,這反映出美國逐漸意識到,一旦衝突升級,中國手中掌握的關鍵物資籌碼可能讓美國經濟面臨停擺風險,特別是在稀土和醫藥原料方面,中國的主導地位使其具有更強的施壓能力。
國際政經
鑑於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持續升溫,期權交易員正積極尋求保護,以應對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在十月下旬會面期間,可能發生的股市大幅波動。一些策略師警告稱,如果川普與習近平會晤前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將引發股市大幅回檔。由於市場狀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交易員紛紛買進避險產品。
大陸政經
數據顯示,中國稀土磁鐵 9 月份出口下滑,終止連續 3 個月的增長,再次引發外界擔憂,做為全球最大供應國,中國可能在貿易談判中利用其對關鍵零組件的主導地位。這些磁鐵是美國國防公司及從汽車到智慧手機等產品製造商的關鍵組件。海關周一 (20 日) 公布,9 月份稀土磁鐵出貨量為 5774 噸,較 8 月份創下的 7 個月高點(6146 噸)下降了 6.1%。
國際政經
在重返談判桌之際川普總統將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首要問題。川普週日 (19 日) 在空軍一號上表示:「我不想讓他們(中國)跟我們玩稀土遊戲。」稍早之前,中國宣布將擴大管制稀土出口後,這位美國領導人威脅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 100% 的關稅。
國際政經
在美國與中國貿易休戰即將到期、雙方將重返談判桌之際,川普總統表示,美國將與中國「相處融洽」。川普 19 日在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被問及對中國加徵 100% 關稅一事,他表示,這項關稅從長遠來看是無法持續的,但它在一定時間內是可以實施和維持的。
國際政經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希望透過稀土管控來對抗美國的科技壁壘,但其長臂管轄機制仍處於初步階段,執行過程可能需要反覆磨合。在戰術層面上,中美經由磋商有機會緩和局勢;但從戰略角度來看,雙方在科技領域的競爭與對抗仍將持續加深。近期,中國宣布自 12 月 1 日起收緊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境外生產的任何含中國原產稀土且價值比例達 0.1% 以上的產品,必須申請出口許可。
國際政經
中國國家安全部週日(19 日)透過官方微信發布聲明,指控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長期對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發動網路攻擊,並竊取機密資料。根據《路透》報導,中國方面警告,此類嚴重網路安全漏洞可能對通信網路、金融系統、電力供應以及國際標準時間造成干擾。
美股雷達
美國與中國將於下週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共同商討如何降低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新的升級措施。根據《彭博》報導,貝森特表示,他已於週五(17 日)晚間與何立峰進行線上會談,討論坦率且具建設性,並確認下週將於馬來西亞舉行面對面會晤。
美股雷達
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週日(19 日)宣布,執行長黃仁勳將於本月底前往南韓,出席在首爾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企業領袖峰會,並與「全球領導人及韓國頂尖企業高層」會面。根據《路透》報導,輝達表示,黃仁勳此行將參與多項活動,強調公司如何透過人工智慧(AI)、機器人技術、數位雙生及自動駕駛等尖端領域,推動南韓及全球的科技創新與經濟成長。
國際政經
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之際,中國官員近期前往華盛頓,試圖緩解國際社會對中國驟然升級稀土出口管控的擔憂,並軟化外界反彈。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代表團在本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的邊會中,向各國官員表示,收緊稀土出口管制不會損害正常的貿易往來。
國際政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Paul Krugman) 在最新評論中指出,中國在經濟和技術實力上已經超越美國,而川普政府的政策則可能讓美國永遠無法追趕。克魯曼回顧 1957 年蘇聯發射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時,美國曾陷入恐慌。當時冷戰正處於最緊張時期,美國擔憂蘇聯在科技上取得領先。
國際政經
中國 9 月稀土產品出口量較前月下滑,顯示北京當局收緊戰略礦物出口管制的影響,正在全球供應鏈持續發酵,也讓美中關係更加緊張。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周六 (18 日) 的數據,9 月稀土產品出口量為 6538 公噸,較 8 月的 7338 公噸下滑。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17 日) 表示,他所提議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的措施是不可持續的,但他將貿易談判的最新僵局歸咎於北京,稱中國當局加強稀土出口管制是導火線。當被問及如此高的關稅是否能持續,以及對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時,川普回答,「這不可持續,但那就是那個數字。
美股雷達
據《彭博》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五 (17 日) 表示,將於當晚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通話,並預計一周後在馬來西亞舉行面對面會談,為川習會做準備。這將是雙方第五輪談判。貝森特表示自己與何立峰將在晚間 8 點半至 9 點左右通話,下周兩人及代表團將在馬來西亞會面,為兩國元首會晤做準備。
國際政經
據《彭博》周五 (17 日) 報導,儘管中美兩國針對彼此船舶開徵特別港口費,香港政府周五明確表示不會跟進。港府強調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將維持自由港地位,不會對特定國家船隻徵收特別費用。香港擁有全球最繁忙的深水港之一,自 1997 年回歸中國以來,一直透過基本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