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
台灣政經
美中貿易戰近期延燒至航運業,美國本周 (14) 日起對停靠美港口的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中國也對等反制,同日起對靠泊中國港口的美船收取特別港務費。台灣港務公司資深行政副總高傳凱今 (17) 日表示,美中兩國互徵收港口費,初步觀察費用是船舶噸數計算,費用確實非常驚人,目前港務公司也爭取相關航商貨運,掌握來台貨運進行中轉的契機。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四 (16 日) 報導,中國同日反擊美國對其稀土管制的批評,稱美方「蓄意製造恐慌」,但表態願與美國談判。根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咏前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的解讀嚴重扭曲和誇大中國的措施,蓄意製造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慌。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16 日) 報導,中國對荷蘭汽車晶片供應商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實施報復性出口管制,恐在一個月內引發全球汽車產業斷鏈危機。該公司晶片廣泛用於汽車開關、方向盤控制等功能,單一輛車就使用數百顆。知情人士透露,歐洲製造商正召開緊急會議,防範可能在一個月內發生的供應中斷。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16 日) 報導,國際貨幣基金 (IMF) 總裁喬治艾娃 (Kristalina Georgieva) 呼籲各國在美中貿易緊張升溫之際保持冷靜,並直接點名中國「小心行事,不要挑釁其他國家」。喬治艾娃表示:「我們要對所有人說:保持冷靜。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15 日) 報導,儘管美國最繁忙港口洛杉磯港第三季總貨運量創下紀錄,但 9 月進口量已連續第二個月下滑。全美零售聯盟 (NRF) 預測,受川普關稅和美中貿易戰影響,2026 年 1 月進口量將較今年同月大減 16%。洛杉磯港第三季處理 290 萬個 TEU(20 呎標準貨櫃),超越去年同期紀錄。
台股新聞
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5)日出席「2025 零碳永續高峰論壇」後受訪,針對美中貿易戰再度聚焦於稀土議題,他表示,雖然稀土問題對台灣的影響目前屬於間接性質,但政府將會密切觀察情勢發展,並與國際間同步協調,共同應對可能帶來的挑戰。除持續追蹤國際市場動態,政府並與國內相關產業公協會保持溝通,同時也考慮透過強化稀土的回收再精煉技術,或增加戰略物資的儲存量,以提升國內產業的韌性。
國際政經
美國副總統范斯呼籲中國,在最近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選擇理性的道路」,並稱川普總統手中握有更大的籌碼。范斯在福斯新聞的《週日早晨期貨》節目上表示:「這將是一場微妙的較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如何回應,如果他們以極具攻擊性的方式回應,我向你保證,美國總統的牌中國多得多。
台股新聞
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升溫,中國祭出反制手段,自今年初將多項關鍵金屬列入出口管制,包含磷化銦 (InP) 基板的關鍵原料,導致化合物半導體上游材料供應陷入短缺。隨著短缺狀況漸趨好轉,法人看好聯亞 (3081-TW)、全新 (2455-TW) 及環宇 - KY(4991) 有望受惠,中長期營運前景為正面發展看待。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二 (3 日) 在瑞士舉行的美瑞基金會領袖高峰會上透過視訊表示,中國必須決定是否成為全球可靠的經濟夥伴。他強調,中國需要從出口導向轉向以消費驅動的經濟模式,才能協助全球經濟重回平衡。呼籲中國轉向消費型經濟貝森特指出:「中國正面臨房地產市場嚴重供給過剩的問題,雖然我不想用『危機』來形容,但這是很嚴重的挑戰。
美股雷達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高額關稅政策,許多美國進口商正加速將倉庫轉型為「保稅倉庫」(bonded warehouse),以延後繳納關稅時間,直到商品實際銷售出庫為止,有效改善資金流動壓力。根據《路透》報導,目前美國全境擁有超過 1,700 個保稅倉庫,能讓企業儲存進口貨物而無需立即支付關稅。
美股雷達
在中美貿易戰日益升溫之際,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 · 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Lee Greer)於已於 10 日在瑞士日內瓦,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展開關鍵會談。然而,專家指出,短期內恐難達成實質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堅持挑起關稅戰,引發製造訂單大量取消,不僅導致進口量驟減,也進一步演變為全美出口大幅下滑。《CNBC》於 5 月 6 日報導指出,美國幾乎所有出口項目均受到嚴重影響,其中農產品如大豆、玉米和牛肉成為首波重災區。根據貿易追蹤機構 Vizion 的分析,美國多個主要港口出口量明顯衰退。
美股雷達
美國前財政部長兼聯準會前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近日公開警告,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高額關稅政策恐對美國經濟帶來「極其不利」的後果。她指出,許多依賴從中國進口關鍵礦產的美國企業將首當其衝,整體經濟也可能因此陷入衰退風險。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葉倫指出美國約有 40% 的進口商品為國內生產所需的投入品。
美股雷達
隨著中美貿易戰升溫,美國國防部於 2023 年底啟動了一項利用人工智慧(AI)模型預測關鍵礦物供應與價格的計畫,該項目現已由非營利組織「關鍵礦物論壇」(Critical Minerals Forum, CMF)接手管理,旨在降低美國對中國礦產供應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