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協議
國際政經
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歐洲版報導評論,歐盟的領導人似乎正將美國總統川普視為「歐洲的總統」。儘管這在布魯塞爾引發了私下的嘲笑,但不可否認的是,川普對歐洲事務的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從北約峰會上亮出私訊,到迫使歐盟簽署一份極度傾斜的貿易協議,川普的言行都顯示出他在歐洲舞台上的權威地位。
國際政經
歐盟執委會周四 (28 日) 發表聲明,提議全面取對美國工業品的關稅,並對部分美國農產品與海產品給予優惠待遇,以換取美方下調對歐洲汽車與零組件的高額關稅。根據聲明,美國將把對歐洲汽車及零組件的關稅從 27.5% 降至 15%,且新規將自 8 月 1 日起追溯實施。
國際政經
當歐洲各國領導人和經濟學家仍在消化美歐貿易協議細節時,一些專家指出,這份對歐盟集團堪稱壞消息的協議,卻可能意外提振英國的經濟,使其成為這場貿易博弈中的間接受益者。這項協議的核心影響之一,在於美國對歐盟輸美商品徵收 15% 的新關稅。相較之下,英國此前已與美國達成 10% 的關稅協定,此刻這一較低的稅率顯現出其戰略性優勢。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如願獲得了他心愛的 15% 關稅,但從歐洲幾乎一無所獲。美國和歐洲宣布達成協議,避免了互相報復的貿易戰升級,讓兩大經濟體免於更大範圍的損害。川普總統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此協議宣佈為重大成果,但這主要是為了讓人鬆一口氣。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似乎在新貿易協議的一些關鍵細節上存在分歧,凸顯在將該協議變為現實時可能面臨的困難。歐盟表示,將接受幾乎所有輸美產品徵收 15% 的關稅。川普對記者表示,歐盟也同意「開放其成員國,實現零關稅貿易」。川普 27 日會見馮德萊恩後表示,該協議將不包括藥品,這是談判中的爭議點,這似乎暗示藥品將被徵收更高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