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
AI 技術的滲透正在快速改變 PC 與伺服器市場格局,隨著 2024 年 AI PC 與邊緣運算應用的擴展,2025 年 PC 出貨量將增長 6%,而伺服器市場在 AI 運算需求的帶動下,全年出貨量預計增長 10%。其中,華碩(2357-TW)、微星(2377-TW)等品牌廠商受惠於電競與 AI PC 需求成長,而鴻海(2317-TW)、廣達(2382-TW)則憑藉其在 AI 伺服器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將持續受惠於資料中心資本支出的提升。
台股新聞
〈大家怕川普週末又放炮 大跌是買點不是賣點〉台股大盤今日重挫 246 點,成交量 3983 億元,週五出量下跌,前兩週的慣性群眾害怕川普週末放炮,今天有提前賣的現象,從老師的盤中獨家數據來看,近日賣壓偏重,因此大家可以特別關注今天晚上的籌碼面,預期融資有機會出現明顯的減少,而今日的下跌不要忘記老師強調的八字訣,有跌要站在買方。
專家觀點
【MWC 三月開展】全球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行動通訊大會 MWC 今年將於 3/3~3/6 在西班牙巴賽隆納登場,去年吸引 205 個國家、2700 家以上廠商參展,以及超過 10 萬人次參觀。今年主軸 Converge、Connect、Create(融合、連結與創新),主要亮點 5G+、6G、AI+、ConnectX 智慧連結、低軌衛星、數位基因、AR、VR、機器人與無人機等。
〈CPI 高於預期 台股照樣漲 關稅免擔心?〉台北股市收盤上漲百點,成交量 3774 億元,量能緩步放大,指數慢慢墊高,台股目前盤面的內容,今天主攻在傳產類股,這個行情呼籲投資人不要預設立場,因為當行情輪動在電池、傳產,通常會走得比較久。關於國際股市的變數,CPI 的數據昨晚公告雖然高於預期,但美國股市震盪後最後還是收腳,台股依舊上漲,主要因為籌碼情緒面都是對多頭有利。
專家觀點
昨日美國公布的通膨報告顯示,通膨增溫高於預期,1 月 CPI 年增 3.0%,高於預期的 2.9%;月增 0.5%,高於預期的 0.3%,核心 CPI 則年增 3.3%,高於預期的 3.1%,創去年 3 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顯示美國將有物價壓力出現,降低近期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引起市場擔憂。
台股新聞
台北股市今 (13) 日權值股台積電 (2330-TW) 開盤下挫至 1090 元,跌幅達 0.91%,市場由鋼鐵、資訊安全及 IC 設計等族群試圖穩住人氣,大盤以 23263.28 點開出後小碎步震盪,市場專家指出,雖然大盤量能不出,市場專家指出,以目前台股技術線型來看,大盤屬於高檔震盪,多方略有優勢,但仍應以審慎操作爲宜。
台股新聞
今日 MSCI 公布季度調整,台股權重三升,全球標準指數新增台光電 (2383-TW)、嘉澤(3533-TW) 兩檔個股,並將華新 (1605-TW) 與南亞科 (2408-TW) 從標準指數調整進小型指數中,並新增台灣虎航 (6757-TW)、ITH-KY(6962-TW)、錼創科技 - KY 創(6854-TW)、星宇航空(2646-TW)、萬潤(6187-TW)、志強 - KY(6768-TW)、康霈 *(6919-TW)、振樺電(8114-TW) 等,共 10 檔個股。
台股新聞
〈CPI 免擔心?台股開高走低能早知道?〉今天晚上要公告 CPI 的資料,應該擔心嗎?台北股市今天開高走低,主要就是因為這個數據,市場提前有獲利了結的現象,關於 CPI 的數據,智霖老師昨天下午的直播已經透過克里夫蘭聯儲預測數據告訴各位,預期 CPI 在這個月開始是轉捩點,因此債券的拉回評估也是一個佈局的機會。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2) 日一早獲明晟 MSCI 調升權重,但在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多且中小型股高速輪動之下,權值股表現不振,包括台積電 (2330-TW) 在董事會召開前熄火,和聯發科 (2454-TW) 連袂下跌,光通訊族群也失靈,大盤開高走低,終場收跌 94.3 點,指數報收 23289.75 點,市場成交值 3699.5 億元。
台股新聞
受惠於 AI 需求勁揚與一月台灣出口大增影響,推升上市櫃公司營收表現,合併營收創歷年一月新高,合計達 3.74 兆元,也帶動今日台股上揚 131 點,終場收在 23384 點,從近 2 日盤勢來看,市場還在觀望美國總統川普欲徵收對等關稅的影響,因此反應相對平靜,價穩量縮,也顯示主力正等待低點,伺機逢低買進。
〈川普週一買點 週二大漲驗證〉台北股市盤中大漲超過 200 點,反觀昨日大跌也超過 200 點,忽漲忽跌就是震盪行情,這個格局陳智霖分析師統統講在前面,而且在去年 11 月份就直接分享,八字訣的操盤策略:大漲不追、有跌才買,昨天買今天自然賺錢,今天大漲才買,風險自然增加,結論告訴各位,操作一定要有依據及專業的策略。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今 (10) 日公布 1 月營收 511.44 億元,月增 22.7%,年增 14.94%;受惠中國補貼手機政策以及客戶提前因應關稅拉貨,聯發科 1 月營收不淡,一舉創下 2 年 4 個月來新高,也是同期新高。
台股新聞
聯發科本周五 (7 日) 召開法說會,去年第四季稅後純益 237.89 億元,2024 全年每股純益達 66.92 元,大賺超過 6 個股本;財政部周五公布 1 月進出口統計,資通產品需求暢旺,帶動 1 月出口連 15 紅;國巨周三 (5 日) 宣布,斥資 140 億元收購日本芝浦電子,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聯發科法說〉去年 Q4 純益小減 全年 EPS 66.92 元創第三高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周五 (7 日) 召開法說會,並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儘管受惠客戶需求增加帶動營收優於原先預期,不過受研發費用增加影響,獲利較前季減少,稅後純益降至 237.89 億元,季減 6.1%,年減 7.3%,每股稅後純益 14.95 元,為六季來低點,全年累計達 66.92 元,大賺超過 6 個股本,並創下歷史第三高。
台股新聞
DeepSeek 以低成本、高效能模型迅速竄起,短時間內登上全球 157 個國家 Apple Store 免費下載榜首,部分地區甚至超越 ChatGPT。相較於 OpenAI 投入 1 億美金研發,DeepSeek 僅以 560 萬美金完成開源模型,展現出極具競爭力的低成本策略,該公司採用蒸餾技術壓縮模型大小,讓較小的學生模型保留大型教師模型的知識,並在低算力環境下維持強大推理能力,降低 AI 應用門檻,使開發者與企業能夠更容易部署 AI 技術,加速 AI 普及與商業應用發展。
台股新聞
驅動 IC 業者 ITH-KY(6962-TW) 今 (7) 日宣布,旗下的奕力科技斥 1.5 億美元向聯發科 (2454-TW) 收購時序控制器 (Discrete TCON) 的營業資產、技術授權與團隊,預計今年第二季交割,並在第三季正式完成整合,綜效自第四季起顯現。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今 (7) 日召開法說會,副董暨執行長蔡力行表示,2025 年營運展望樂觀,但由於外在不確定性高,預期下季法說將給予更明確預估,針對外界關心的 ASIC 業務,則看好 2026 年開始貢獻營收,營收規模約達 10 億美元。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今 (7) 日召開法說會,副董暨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受惠智慧型手機因中國補貼政策需求成長,以及因應全球關稅不確定性,客戶提前拉貨,預估第一季營收優於季節性表現,季增 2-10%,以高標 1,518 億元推算,將挑戰歷史次高、同期新高。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今 (7) 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儘管受惠客戶需求增加帶動營收優於原先預期,不過受研發費用增加影響,獲利較前季減少,稅後純益降至 237.89 億元,季減 6.1%,年減 7.3%,每股稅後純益 14.95 元,為六季來低點,全年累計達 66.92 元,大賺超過 6 個股本,並創下歷史第三高。
台股新聞
IC 封測廠矽格 (6257-TW) 今 (6) 日公告 1 月營收 16.1 億元,月減 0.14%,年增 16.24%;受惠手機、AI 相關晶片需求續強,矽格已連 4 個月營收站穩 16 億元大關,1 月營運淡季不淡,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矽格表示,1 月營收雖因年節假期而有所影響,但客戶需求較預期增加,多條產品線客戶晶片仍穩定供量,營收持續保持一定動能,手機晶片、AI 晶片及高速運算晶片 (HPC) 增加,消費電子晶片及車用晶片持平,網通晶片減少,整體 1 月營收持續維持高檔態勢。
台股新聞
DeepSeek 和關稅議題淡化干擾之後,台股今天上漲 155 點,呈現連 3 紅的走勢,台股展開連 3 紅的反彈行情,投資朋友當前的問題,是套牢股此時應該續抱?加碼?或換股操作?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提醒,可先透由產業前景和個股獲利是否呈現成長趨勢,以及個股的技術面位階來綜合判斷,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情境,分別為 (1) 守住月季線,(2)跌破月季線,但仍有投資價值的個股,以及 (3) 前波漲多但近期修正嚴重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