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
- 台股新聞 - 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 Grasberg」礦場發生事故,市場擔心銅供應短缺,銅價於周三 (8 日) 一度觸及 16 個月以來高點,達 10815 美元,華新 (1605-TW) 受此消息激勵,加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挹注,本周大漲逾 2 成。 華新本周漲 27.92%,最高漲至 32.85 元,重回 30 元關卡,並一舉站回 5 日線,周四 (9 日) 收 32.3 元,股價寫近 1 年以來新高。 
 
 
 
 
- 台股新聞 - 華新 (1605-TW) 近年積極布局全球,與丹麥國際大廠 NKT 合作,在高雄建置海底電纜生產工廠,預計今年底完工,並進入試車階段,除可接軌政府離岸風電產業規劃進程,並強化本土綠能供應鏈的韌性。 華新持續在歐洲與東南亞擴張不銹鋼事業版圖,發揮垂直整合綜效,推動高階材料,以布局高端應用市場。 
 
 
 
 
- 專家觀點 - 周未利空頻傳,但台股卻逆勢走高,消化利空能力很強,這就是多頭行情的特徵。在多頭沒確認結束前,有拉回就是機會,如果漲高就是風險,那換個角度思考,在多頭行情底下,下跌不就是機會嗎?分辨真假利空,你就能臨危不亂,美國政府要關門,這是政治因素,而且是短期因素,又是不嚴重的事件,從過去例子可以發現,這已經不是新鮮事,而是老調重彈了。 
 
 
 
 
- 台股盤勢 - 關稅雜音再起,加上接著連假密集,市場轉為觀望,台股今 (26) 日殺聲隆隆,終場跌 443.53 點,以 25580.32 點作收,失守 26000 點關卡、丟失 10 日線,成交量 4797.47 億元。外資今天賣超 251.94 億元,其中,外資大舉砍出華新逾 3.4 萬張,不過集團旗下華邦電獲外資青睞,買超逾 5.6 萬張。 
 
 
 
 
- 專家觀點 - 鮑爾是經濟學家,但黃仁勳是企業家,企業家看的是未來。現在有大好機會,當然是往前衝再說,鮑爾提醒大家風險,是他的職責所在。兩者的位置不一樣,但都在做應該做的事。如果單純因為鮑爾,他說了美股高估,你就嚇到的話,可能錯過最佳回檔機會。輝達投資 OpenAI,開啟所謂循環投資,輝達投資自己客戶,讓客戶有更多現金,可以跟輝達買產品。 
 
 
 
 
- 台股新聞 -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近期釋出「161kV 交連 PE 電纜及附屬器材」標案,標案金額逾 190 億元,線纜廠華新 (1605-TW) 為得標廠商之一,加上銅價噴漲、集團第三季做漲行情啟動,激勵華新今 (25) 日價量齊揚,攻上漲停板。 華新早盤及跳空漲停,鎖住 26.2 元,一舉站上年線,排隊委買單超過 6 萬張,成交量則超過 3.5 萬張。 
 
 
 
 
- 台股新聞 - 華新 (1605-TW) 今 (18) 日指出,旗下英國子公司 SMP 昨 (17) 日舉辦擴產計劃揭幕儀式,正式啟動先進產線升級工程,強化華新在鎳基超合金的高階製程與產能布局,拓展全球航太與能源關鍵應用市場的供應實力。 華新指出,此次擴產將增設真空熔煉與重熔設備,包含 VIM、VAR 及 ESR,並導入高壓精鍛產線,預計完工後 SMP 的熔煉與鍛造量能將倍增,並建構鎳基超合金全生產流程的垂直整合能力。 
 
 
 
 
- 台股新聞 -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銅進口課徵 50% 關稅,紐約商品交易所 (Comex) 銅期貨價格昨 (8) 日噴漲逾 17%,銅價創歷史新高,激勵今 (9) 日線纜族群齊步走揚,榮星 (1617-TW) 漲停打開,華榮 (1608-TW)、大亞 (1609-TW)、華新 (1605-TW) 也紅通通。 
 
 
 
 
- 專家觀點 - 那斯達克和標普 500 指數同創歷史新高,外資台指期貨空單留倉部位來到 53159 口,為歷史最高水位。隨著大盤越漲,外資避險空單還會續增,這只會讓盤出現震盪,並不會因此轉空。如果只是看外資期貨空單水位決定能不能投資,那我想從 2023 年到 2024 年,你會錯過整個行情。 
 
 
 
 
- 台股新聞 - 台股今 (24) 日終場放量飆漲 456 點,收在 22188 點,站回 2 萬 2 千點、月線等共五個關卡,三大法人全站買方,其中,外資一改態度,繼連四日賣超聯電後,在聯電除息首日擔任多頭角色,大買逾 3.5 萬張,並青睞南亞、陽明與華新三檔傳產股。 
 
 
 
 
- 台股新聞 - 東元 (1504-TW) 昨 (9) 日公告,旗下子公司東安投資認購華新 (1605-TW) 現金增資新股,以每股 19 元購入華新 1 萬 7093 張,深化雙方長期策略合作,帶動華新今 (10) 日漲逾半根停板。 華新早盤以 20.7 元開高後一路上攻,盤中最高漲至 22.05 元,漲幅超過 7%,截至 11 點 30 分,股價暫報 21.9 元,漲逾半根停板,力拚站回月線,成交爆量超過 1.4 萬張。 
 
 
 
 
- 台股新聞 - 華新 (1605-TW) 今 (28) 日開出 6 月不銹鋼盤價,受到新台幣近期強勢升值影響,造成以外銷為主的台灣下游用鋼業者承受匯損壓力,因此外銷 300 系產品為反應匯率,每公噸調漲 50 美元。 華新 6 月不銹鋼盤價內銷方面,300 系每公噸調降新台幣 1000 元,200 系與 400 系則維持平盤;外銷方面,因應新台幣升值,300 系產品每公噸調漲 50 美元。 
 
 
 
 
- 專家觀點 - 美國本週初領失業金人數、續領失業金人數,一個等於等於前值,一個低於預期但稍微大於前值,換句話來說,就是續領失業金的人數在增加,但卻沒有原本預期那麼多,在可控範圍內。另外 PPI 部份年增 2.4%,低於預期 2.5% 及前值 3.4%,代表生產者成本增加也比預期來得少,這些訊息都顯示通膨暫時沒有惡化,所以股市波動自然也不大,開始邁入觀察期,5 月 15 日美股 SP 及道瓊漲 0.4%、0.6%,NQ 及費半跌 0.1%、0.5%,表現較平穩。 
 
 
 
 
- 台股新聞 - 華新 (1605-TW) 指出,受惠強韌電網線纜需求暢旺,加上民間建廠工程持續拉貨,看好第二季線纜事業穩健成長,預期線纜整體銷量年對年、季對季皆有望提升,激勵華新今 (12) 日股價價量齊揚。 華新早盤以 21.6 元開高走高,盤中一度大漲逾半根停板,最高漲至 23.15 元,隨後漲幅收斂,截至 11 點 10 分,股價暫報 22 元,漲幅約 3%,成交爆量超過 3.4 萬張。 
 
 
 
 
- 台股新聞 - 華新 (1605-TW) 今 (28) 日宣布,旗下子公司 Walsin Lihwa Europe S.a r.l 與 SMP 共同投資英國精密加工製造廠 AML。華新指出,此次投資將深化華新在高階不銹鋼與鎳合金製造的布局,強化在航太及能源產業的競爭優勢。 
 
 
 
 
- 台股新聞 - 電價審議會將於本周五 (28 日) 登場,4 月電價幾乎確定上漲,調漲幅度拍板後預計 4 月上路,激勵線纜族群今 (26) 日搶先表態,其中,華榮 (1608-TW)、合機 (1618-TW) 及大亞 (1609-TW) 皆大漲逾半根停板。 華榮早盤以 27.6 元開高走高,盤中最高漲至 29.2 元,漲逾半根停板,截至上午 10 點,股價暫報 28.85 元,漲幅約 6.8%,成交量超過 8000 張。 
 
 
 
 
- 台股新聞 - 台股今 (6) 日收 22715.43 點,下跌 156.47 點,半年線宣告失守,成交量 3490.04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285.34 億元,其中外資賣超 261.22 億元,呈現連八賣,主要賣超華新 1.5 萬張、華邦電 1.1 萬張;台積電再遭賣超 8976 張,連續 8 個交易日外資共賣超 11 萬 6349 張。 
 
 
 
 
- 台股營收 - 華新(1605-TW)今天公告2025年2月營收為新台幣154.31億元,年增率30.88%,月增率9.39%。 今年1-2月累計營收為295.38億元,累計年增率16.57%。 最新價為28.3元,近5日股價下跌-1.91%,相關電器電纜下跌-1.67%,短期股價無明顯表現。 
 
 
 
 
- 台股新聞 - 華新 (1605-TW) 今 (26) 日開出不銹鋼盤價,宣布 3 月 300 系不銹鋼盤價每公噸調漲 1000 元,連續 2 個月調漲,而 200 系及 400 系則維持平盤。 華新說明,由於美國即將展開關稅最新措施,取消部分國家豁免資格,台灣有機會贏轉單商機,加上俄烏戰爭趨緩,預期戰後重建可望支撐全球鋼價。 
 
 
 
 
- 台股新聞 - 華新 (1605-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潘文虎指出,如果俄烏戰爭落幕,對華新是非常有利的,主要是旗下不銹鋼業務有望受惠,並進一步搶攻重建商機。 潘文虎表示,旗下義大利 CAS 目前所製造的產品橫跨多種產業,包括汽車、石化、石油、天然氣等;英國 SMP 則以高端產業為主,生產包含勞斯萊斯、飛機引擎、航太及核電等;去年第四季併入的 DMV,客戶則以核電、石化、石油、天然氣及汽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