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華為





    2025-11-20
  • 美股雷達

    美國跨黨派參議員週三 (19 日) 提出一項新法案,要求商務部在核發出口許可時維持公平競爭環境,避免政策決策造成特定企業在國際市場取得壟斷地位。此舉源於外界對美國先前處理華為相關出口許可爭議的關注。美國商務部先前因核准英特爾 (INTC-US) 與高通 (QCOM-US) 向華為銷售晶片卻未同時批准聯發科與 AMD (AMD-US) 提出的一樣申請,而遭外界批評其對這家受嚴重制裁的中國電信巨頭採取不一致的審核標準。






  • 2025-11-19
  • 美股雷達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計劃批准首批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至沙烏地阿拉伯 AI 新創 Humain。這項美國對沙烏地阿拉伯的 AI 晶片批准案,正逢沙國王儲兼首相 Mohammed bin Salman 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之際。根據《彭博》報導,出口許可將納入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更廣泛的 AI 合作協議中,最快本週即可敲定。






  • 2025-11-18
  • 蘋果 (AAPL-US) iPhone 17 系列推動其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月銷量成長 37%,顯示其在這一關鍵市場,擁有強勁的成長勢頭。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10 月份 iPhone 在中國售出的智慧型手機中,占比達到四分之一,這是自 2022 年以來首次達到這一水準。






  • 華為於近日正式對外官宣,將在 11 月 25 日 14:30 舉行新品發布會。屆時,除了備受矚目的華為 Mate 80 系列外,還將同步發布 Mate X7 及多款全場景新品。此次發布會的重頭戲 Mate 80 系列,在產品命名上進行了全新升級。






  • 2025-11-17
  • 華為將於本週舉辦「2025 AI 容器應用落地與發展論壇」,會中將發布一項 AI 領域的突破性技術成果,旨在解決當前業界普遍存在的算力資源利用效率低落的難題。這項創新技術是華為「以軟體補硬體」戰略思路的最新實踐,它能夠顯著釋放算力硬體潛能,將 GPU、NPU 等異構算力資源的利用率從業界平均的 30% 至 40% 區間,大幅提升至令人矚目的 70%。






  • 2026 年被業界普遍視為高階智慧手機市場的「大」年,而「大」不僅指向產品力的全面提升,更體現在螢幕、影像、電池三大核心配置與型態的顯著突破。這場由技術迭代引發的升級浪潮,既預示著使用者體驗的三重飛躍,也暗藏成本與市場策略的挑戰。自三星 Galaxy Z Fold 系列開啟折疊螢幕時代以來,經過六年迭代,大折疊產品形態已趨成熟,展開厚度約 4mm、折疊後 9mm,機身控制在 250 克內,摺痕幾乎不可察覺。






  • 2025-11-12
  • 華為公佈第六屆「十大發明」創新成果。這些入選的發明涵蓋了人工智慧算力、智慧終端、網路通訊與儲存等多個關鍵領域,旨在肯定和獎勵具有巨大商業價值與產業影響力的技術突破。華為自 2015 年起定期舉辦「十大發明」評選活動,旨在發掘並激勵具備開創全新產品系列、成為產品核心商業特性潛力的頂尖創新。






  • 隨著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競爭日益升高,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對華為的迅速崛起表達了高度關注。當在亞太 2025 問答環節中,被問及像華為這樣的中國公司正積極與輝達競爭他有何看法時,黃仁勳表示:「華為是全球領先的 AI 基礎設施技術公司,領先對手甚遠,但低估華為是愚蠢的。






  • 2025-11-11
  • 歐亞股

    《彭博》周一 (10 日)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歐盟執委會正研擬強制成員國從電信網路中淘汰華為與中興通訊 (00763-HK) 設備。消息傳出後,諾基亞 ADR(NOK-US) 一度大漲 5%,愛立信 ADR(ERIC-US) 漲 3.7%。據了解,執委會副主席 Henna Virkkunen 計劃將執委會 2020 年停用高風險供應商的建議,升級為具法律約束力的要求,不遵守國家恐面臨罰款。






  • 2025-11-07
  • 科技

    華為向全球發布 Mate 系列最新成員:華為 Mate 70 Air。這款手機憑藉僅 6.6mm 的驚人厚度,一舉成為 Mate 系列史上最薄的直板手機,並以「不止於薄」的核心理念,重新定義了超薄旗艦的標準。新機起售價為 4199 元 (人民幣,下同),與同系列 Mate 70 標準版相比,便宜了近 1300 元,性價比優勢顯著。






  • 新股上市

    背後有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支持的賽力斯港股股價在上市後第三天仍持續下跌,截至今 (7) 日午間收盤下跌 7.1% 至每股 115.1 港元,跌破發行價 131.5 港元。截至周四 (6 日) 收盤,賽力斯港股市值 2290.7 億港元。賽力斯周三 (5 日) 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商。






  • 2025-11-05
  • 據悉,中國政府近期發布指引,要求所有獲得國家資金支持的新建資料中心專案,只能使用國產人工智慧(AI)晶片,對輝達 (NVDA-US) 回歸中國市場造成巨大衝擊。根據《路透》報導,消息來源指出,對於完成度低於 30% 的資料中心,中國當局已要求移除所有已安裝的外國晶片,或取消購買計畫;對於進度較高的專案,則採取個案審核方式決定。






  • 中國科技巨擘華為支持的賽力斯 (09927-HK)(601127-CN) 今 (5) 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廠,今日開盤價每股 128.9 港元,跌破發行價 131.5 港元,截至今日午間收盤為 127.6 港元,較發行價跌 2.97%,總市值為 2222 億港元。






  • 美股雷達

    中國政府正向國內雲端服務供應商提供大規模能源補貼,以吸引他們持續採用華為與寒武紀 (688256-CN) 等國產人工智慧(AI)晶片。這些晶片雖能部分取代輝達 (NVDA-US) 的產品,但在效能與功耗表現上仍存在明顯差距。根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製造的 AI 晶片在能源效率方面比輝達的 H20 晶片低約 30% 至 50%,使資料中心的電費成本大幅上升。






  • 2025-11-04
  • 大陸政經

    據《藍鯨新聞》周二(4 日)報導,華為終端 BG 董事長余承東在內部全員信中確認,搭載鴻蒙 5 的終端設備數量已突破 2,300 萬,象徵該系統正式邁過最關鍵生死線。與此同時,鴻蒙 6 也展現出強勁升級勢頭。華為內部數據顯示,該系統發布 24 小時內升級用戶突破 300 萬,刷新歷代鴻蒙系統升級速度紀錄。






  • 2025-11-01
  •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五 (31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南韓受訪時再次重申,自己不認同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對中國出售先進晶片,主張合作符合雙方利益。黃仁勳表示,中國是一個獨特、重要、充滿活力的市場,無可取代。他將持續爭取進入中國市場,並「樂觀」看待中國在打造 AI 領導地位的同時,會繼續採購美國晶片。






  • 2025-10-30
  • 大陸政經

    華為首款鴻蒙人形機器人「夸父」近日亮相鴻蒙生態 (武漢) 創新中心智慧展廳,以「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中國人形機器人技術第一梯隊」的標籤,為具身智慧賽道再添一把火。「夸父」身高 1.66-1.7 公尺,體重 45-55 公斤,步速最高達每小時 5 公里,能完成連續 20 公分以上的跳躍,實現全方位視覺感知與多地形自主行走,核心亮點在於搭載開源鴻蒙系統,這款原始碼開放的作業系統,讓「夸父」能與其他鴻蒙設備無縫協同,用戶透過語音指令即可控制機器人聯動智慧家居,展現更智慧的人機互動體驗。






  • 2025-10-27
  • A股港股

    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 (NEV) 製造商賽力斯於 10 月 27 日正式啟動港股招股程序,招股期將持續至 10 月 31 日。根據計畫,賽力斯股票 (代碼「9927」) 預計將於 11 月 5 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此次上市將標誌著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企誕生。






  • 2025-10-21
  • 美股雷達

    美中兩大經濟體在貿易戰中持續互放狠話,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揚言若北京不撤回稀土出口限制威脅,世界將不得不與中國脫鉤,但華府也流露尋求協議的意願。《金融時報》周一 (20 日) 報導,這反映出美國逐漸意識到,一旦衝突升級,中國手中掌握的關鍵物資籌碼可能讓美國經濟面臨停擺風險,特別是在稀土和醫藥原料方面,中國的主導地位使其具有更強的施壓能力。






  • 2025-10-17
  • A股

    據《彭博》周五 (17 日) 報導,中國 AI 晶片商寒武紀 (688256-CN) 第三季營收達到 17.3 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暴增逾 13 倍,並從去年同期虧損 1.94 億人民幣轉為獲利 5.67 億人民幣 (約 7,96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