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台股新聞
009811(美國 50ETF)半年配息,009811 成分股鎖定美股市值前 50 大企業,追蹤的美國 50 指數,近 10 年的累積報酬率走勢優於 S&P500!往下閱讀 009811 的投資優勢、009811 怎麼買賣?投資人可把握 7/9-7/11 募集期間的 10 元發行價。
據《MarketWatch》周二 (8 日) 報導,隨著擁有近 30 年資歷的營運長 (COO)Jeff Williams 準備離任,蘋果公司 (AAPL-US) 正選擇一條穩定過渡的道路。蘋果周二下午宣布,Williams 計劃於今年稍晚退休,並將於 7 月稍後把營運長一職交棒給另一位蘋果資深員工 Sabih Khan。
最新數據顯示,小米除在汽車賽道上表現亮眼外,智慧手機業績也不惶多讓,今年第二季以 16.63% 的市佔率登頂新機啟動量榜首,啟動量達 1141.76 萬支,年增率 7.39%。小米正以 YU7 創下的銷售奇蹟為模板,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持續擴大影響力。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於 8 月 1 日對多個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加徵高額關稅,蘋果多款產品面臨高額進口關稅,Apple Watch、Mac Pro 與 Mac Studio 將首當其衝,進口成本勢必大增。川普今年 4 月曾宣布 90 天的關稅暫緩期,原本預定於 7 月 8 日到期。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週二(8 日)宣布,公司營運長(COO)Jeff Williams 將於本月稍後正式卸任,結束其在蘋果近 30 年的職涯。現任營運資深副總裁 Sabih Khan 將接任蘋果新任營運長。Williams 在新聞稿中表示,自己決定卸任是為了退休與家人共度時光,他希望「花更多時間陪伴親朋好友,包括五個孫輩,而且他們還在不斷增多」Williams 在蘋果工作近三十年,在 iPod 與 iPhone 的推出、Apple Watch 的開發,以及設計團隊管理等領域發揮了關鍵領導角色。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8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本周股價劇烈震盪,主因執行長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進軍政壇,引發市場對其分心疑慮。不過,長年支持馬斯克的方舟投資 (Ark Invest) 創辦人、有「女股神」之稱的伍德 (Cathie Wood) 仍堅定看好,認為馬斯克目前更專注於營運,將親自接掌美國與歐洲銷售業務,這對特斯拉而言是正向訊號。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正因其緩慢的中國業務轉移進度,面臨川普政府日漸升高的不滿。華爾街分析師認為,要求這家 iPhone 製造商完全脫離中國,恐怕不切實際。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 (Peter Navarro) 周一 (7 日) 在 CNBC 上猛烈抨擊蘋果的製造策略,稱過去幾年蘋果未能將工廠遷出中國是「不可思議」之事。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負責人工智慧模型的高層主管即將跳槽至 Meta(META-US) ,這對蘋果在 AI 領域本已艱難的發展而言,是又一項重大打擊。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負責蘋果基礎模型團隊的頂尖工程師兼主管 Ruoming Pang 即將離職。
美股雷達
隨著人工智慧 (AI) 菁英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蘋果 (AAPL-US) AI 業務失去了一位關鍵人物。《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Meta (META-US) 已成功挖角曾領導蘋果基礎模型團隊的傑出工程師 Ruoming Pang。雖然 Pang 在 Meta 的新職位尚未披露,但消息人士稱,他將為 Meta 最先進的模型開發工作做出貢獻。
美股雷達
蘋果近來動作頻頻,再度悄悄收購兩家人工智慧相關新創公司,疑似為了進一步強化 Apple Vision Pro 的「虛擬分身 (Personas)」功能,以及旗下新推出的 AI 系統 Apple Intelligence 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根據法國科技媒體 MacGeneration 的揭露,蘋果近期已完成對 TrueMeeting 與 WhyLabs 的收購,儘管官方並未對此發表聲明,但多方跡象顯示,這兩筆收購可能發生在 2024 年第四季。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一 (7 日) 報導,白宮貿易顧問 Peter Navarro 嚴厲批評蘋果 (AAPL-US) 執行長庫克,指責該公司對川普政府要求將更多產品生產線遷出中國的壓力回應緩慢。Navarro,CNBC「Squawk on the Street」節目訪問中形容這是「矽谷最長的肥皂劇」。
美股雷達
蘋果公司 (AAPLUS) 已正式針對歐盟開出的 5 億歐元 (約 5.7 億美元) 罰款提出上訴。這一罰款依據數位市場法 (Digital Markets Act, DMA) 裁定,因蘋果被指限制應用程式開發者引導用戶至 App Store 以外的購買選項。
港股
據多家港媒報導,蘋果供應商藍思科技 (Lens Technology) 已將其香港上市定價,定在發行價區間上限,募集資金 48 億港元 (6.07 億美元)。這家在深圳上市的公司以每股 18.18 港元的招股價上限,發售了 2.623 億股,並預計將於 7 月 9 日在香港掛牌交易。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中國智慧型手機每週銷量追蹤報告》初步數據顯示,2025 年第二季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預計將較去年同期小幅成長 1%,成長動能主要來自華為與 Apple。華為預計將在主要品牌中實現最高年增幅,並重返中國市場單季銷售冠軍。
美股雷達
美國投資傳奇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舵的波克夏海瑟威近期股價明顯落後標普 500 指數,自 5 月初股東大會後一路回檔,不過《巴隆周刊》(Barron"s)認為,有理由相信,這段表現不佳的時期已經結束。波克夏 A 類股 (BRK.A-US) 週五(4 日)收在 727,455 美元,單日上漲 1%,但相較 5 月 2 日創下的歷史高點仍回落約 10%。
美股雷達
綜觀 2025 年第二季中國智慧手機市場,蘋果 (AAPL-US) 透過 iPhone 降價促銷與強大品牌力重返銷量前三,並有望交出比上一季更好的成績。華為表現仍然亮眼,但相較之下小米 (01810-HK) 卻後勁不足。有別於往年的發展,今年全球手機市場在多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多家市場機構都給出了較平淡的預期。
台股新聞
在客戶端新機進行第一次備料的同時,包括大立光 (3008-TW) 及玉晶光 (3406-TW) 都指出 6 月的營運動能較 5 月回升,大立光今 (5) 日公布 2025 年 6 月營收爲 41.46 億元,月增 28.03%,年增 2.59%,大立 7 月的營運動能將優於 6 月表現。
美股雷達
根據綜合媒體最新報導,蘋果 (AAPL-US) 正在積極開發可折疊 iPhone,並計劃於 2026 年下半年正式發布。《MacRumors》報導,供應鏈消息人士向《DigiTimes》透露,蘋果的折疊 iPhone 已在 6 月進入 P1(Prototype 1)原型開發階段,後續會有 P2 和 P3 階段(此階段約持續 2 個月,階段內供應鏈會進行小量試產,再交由 iPhone 主力組裝廠鴻海、和碩進行組裝,並檢查生產與產品良率等狀況,若無問題再進入下個階段),預計 2025 年底有機會走完整個 Prototype 開發流程,隨後進入 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階段,進行工程樣品驗證測試,確保產品符合蘋果的設計要求和規範。
美股雷達
2025 年,標準普爾 500 指數(S&P 500)表現不如預期,主要受到蘋果 (AAPL-US)、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和特斯拉 (TSLA-US) 的影響。這三家科技巨頭的疲弱表現使該指數的增長受到壓制,儘管今年 S&P 500 已經上漲了約 5%,如果沒有這三家公司拖累,指數本應再高出兩個百分點。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 (3 日) 報導,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指出,蘋果 (AAPL-US)iPhone 在中國的銷售量於第二季出現 2 年來的首度成長,較去年同期上升 8%。這主要歸功於 5 月的促銷活動,以及 618 購物節期間的價格調整策略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