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軟體





    2025-11-14
  • 輝達 (NVDA-US) 在全球 AI 熱潮中持續創下天文數字般的新高,上個月更成為史上第一家市值達到 5 兆美元的公司。然而,據《Bussiness Insider》報導,根據資深銷售員工在今年夏天發出的內部電子郵件揭露,儘管硬體需求強勁,但公司在銷售其企業 AI 軟體時,正經歷「陣痛」與「障礙」。






  • 2025-11-13
  • 晶片設計軟體大廠新思科技 (Synopsys)(SNPS-US) 周三 (12 日) 宣布,將裁減約 10% 的全球員工、約 2,000 人,並關閉部分營運據點,作為一項重整計畫的一環。該公司表示,此舉旨在整合先前併購安矽思 (Ansys) 後的業務,重新聚焦於高成長領域並提升營運效率。






  • 2025-11-05
  • 美股雷達

    美國科技巨頭 IBM 週二 (4 日) 宣布,公司將於第四季裁掉數千名員工,同時繼續將業務重點轉向增長更快的軟體和服務領域,IBM (IBM-US) 盤中聞訊收斂部分跌幅,該股收黑 1.27% 報每股 300.85 美元。IBM 發言人指出:「在第四季,公司正在執行一項行動,將影響我們全球員工的個位數百分比,雖然這可能影響部分美國職位,但預期美國員工規模將與去年持平。






  • 2025-11-04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已宣布與一家估值約 7.5 億美元、獲得高盛支持的新創公司 Spectro Cloud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這項合作旨在解決人工智慧領域最大的挑戰之一:企業約有 70% 的繪圖處理單元 (GPU) 運算能力閒置未用。Spectro Cloud 周二 (4 日) 發布了其 PaletteAI 平台,並集成了輝達技術,承諾將 GPU 效率從普遍的 30% 提升至 60%,潛在地為企業節省數百萬美元的基礎設施成本。






  • 2025-10-29
  • 美股雷達

    美國 AI 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與資料分析公司 Palantir(PLTR-US) 週二(28 日)宣布達成全新合作協議,Palantir 將運用輝達的晶片與軟體,協助客戶在物流等複雜領域中加速決策與運算效率。根據《路透》報導,此次在華盛頓公布的協議內容指出,輝達的軟體將可在 Palantir 的平台上使用。






  • 2025-10-24
  • 美股雷達

    儘管財報與前景優於預期,IBM 旗下 Red Hat 部門營收遜預期,華爾街分析師指出,部分投資人對其軟體業務的擔憂,導致該股週四 (23 日) 下挫近 1%。IBM (IBM-US) 表示,其混合雲部門 (主要由 Red Hat 組成) 的營收成長 14%,若以固定匯率計算則為 12%,低於市場預期。






  • 2025-10-23
  • 美股雷達

    IBM 周三 (22 日) 盤後公布的第 3 季財報優於預期,並上修全年度財測,顯示該公司持續從人工智慧 (AI) 熱潮中受益,但由於投資人關注的 Red Hat 軟體業務表現失利,盤後重挫 6%。全年財測關鍵數字營收 (依固定匯率計算):年增 5% 以上,原估至少 5%Q3(9 月 30 日止) 財報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期營收:163.3 億美元 vs 160.9 億美元 EPS:2.65 美元 vs 2.45 美元IBM 上季 (第 3 季) 營收成長 9% 至 163.3 億美元,並且由虧轉盈,淨利 17.4 億美元。






  • 2025-10-16
  • 美股雷達

    Salesforce Inc. (CRM-US) 預計,未來幾年營收成長將加速至兩位數,這可能會緩解投資人對這家軟體公司業務成長速度的擔憂。Salesforce 財務長兼營運長 Robin Washington 在周三 (15 日) 的投資者活動上表示,Salesforce 預計到 2030 年 1 月結束的財年,年收入將達到 600 億美元。






  • 2025-10-12
  • 國際政經

    針對美國宣布將對中國加徵 100% 關稅、限制關鍵軟體出口等一系列措施,中國商務部嚴正回應,批評美方行為是典型的「雙重標準」與「單邊主義」,並強調中方不願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相應反制行動,堅決維護國家正當權益與企業利益。






  • 2025-10-11
  • 美股雷達

    超微半導體 (AMD-US、AMD) 與索尼 (SONY-US) 互動娛樂(SIE)近日宣布啟動長期合作項目「紫水晶計畫」(Project Amethyst),計畫將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深度整合到未來遊戲硬體與軟體中。此合作將為 PC 與 PlayStation 平台開發基礎 AI 系統,其名稱象徵 AMD 的紅色與 PlayStation 的藍色融合成紫水晶色,寓意雙方技術的深度結合。






  • 2025-10-10
  • 美股雷達

    據報導,由於技術問題,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已決定放棄原定今年生產數千台 Optimus 人形機器人的計畫,使馬斯克在機器人領域的雄心暫時受阻。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特斯拉工程團隊在 Optimus 手部與前臂設計上遭遇重大技術瓶頸,無法實現類人靈活操作。






  • 2025-10-03
  • 美股雷達

    美國 AI 晶片獨角獸 Groq 正在加快其全球擴張的步伐。公司執行長 Jonathan Ross 表示,計畫在 2025 年新建十餘座資料中心,目標是超越今年已落成的 12 座。這家專門為運行人工智慧 (AI) 模型而設計晶片與軟體的公司,最新估值已達 69 億美元。






  • 2025-09-27
  • 美股雷達

    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Meta 技術長 Andrew Bosworth 近期首次揭露,該公司已將人形機器人 (內部代號「Metabot」) 研發提升至與 AR(擴增實境)同等策略高度,未來將投入數十億美元,此舉標誌著 Meta 正式入局先進機器人賽道。






  • 2025-09-24
  •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推動下,美股集中度創下百年新高,投資界再度掀起「多元化投資組合是否過時」的爭論。專家指出,雖然分散投資長期以來被視為降低風險的「免費午餐」,但當前市場卻由少數科技巨頭主導,讓集中投資的可行性與風險重新受到檢視。






  • 2025-09-22
  • 台股新聞

    PC BIOS 龍頭系微 (6231-TW) 今 (22) 日宣布,推出 AdmynCVE 產品,首度跨足資安領域,目前已獲政府認證,力拚五年內資安營收占比達 20%,加速轉型成資安解決方案供應商。系微為全球 PC 領域的 BIOS 龍頭,此次新推出 AdmynCVE 主要瞄準現階段最受矚的資安領域,除了結合全球 CVE 弱點資料庫,也提供全自動化修補或修補指引,更可以進行無數次掃描,目前已通過「資安能量登錄及資通安全自主產品認證」,成功進入台灣公共採購平台。






  • 2025-09-19
  • 港股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周五 (19 日) 發布公告,小米 (01810-HK) 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因其 L2 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存在安全隱憂,決定自即日起召回共計 116,887 輛 SU7 標準版電動汽車。此消息一出,不僅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也對小米集團在港股的股價造成衝擊,盤中一度下跌超過 2%。






  • 2025-09-12
  • 美股雷達

    軟體製造商 Adobe(ADBE-US)公布優於預期的本季財測,上季獲利、營收也優於預期,顯示砸重金投資人工智慧 (AI) 功能開始有回報,消息激勵周四 (11 日) 盤後股價一度上漲 4%。Q4(11 月止) 財測關鍵數字營收:60.8-61.3 億美元 vs 60.8 億美元調整後 EPS:5.35-5.40 美元 vs 5.33 美元Adobe 提高全年財測,而對本季 (會計年度第 4 季) 的 EPS 和營收預測,都比市場所估的高。






  • 2025-09-09
  •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一 (8 日) 報導,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US) 股價今年以來已暴漲 107%。成功原因其實簡單卻難以複製:其人工智慧 (AI) 產品能夠為客戶實際創造價值。美銀 (Bank of America) 分析師 Mariana Perez Mora 周一在報告中寫道,「在大型語言模型突破問世將近三年後,許多企業仍難以從這場 AI 革命中獲得實質價值。






  • 2025-09-04
  • 科技

    知名創投公司紅杉資本 (Sequoia Capital) 近日提出震撼觀點,指出人工智慧 (AI) 不僅是另一波技術趨勢,而是一場深刻的「認知革命」,其規模與影響力將超越工業革命,並開啟一個價值高達十兆美元的龐大商業機會。這場變革的核心戰場將是龐大的服務業,預計將催生新一代的上市巨頭,徹底重塑全球經濟版圖。






  • 2025-09-01
  • 台股新聞

    POS 機廠飛捷 (6206-TW) 近年積極衝刺軟體市場、相關效益陸續顯現,子公司 Berry AI (華捷智能) 預期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倍增、另一子公司 Angible (英捷智能) 先進視覺辨識 AI 技術也將於第四季逐漸導入東南亞領先零售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