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
專家觀點
【美中關稅戰停火】在上週末的瑞士日內瓦的經貿會談中,美中兩國達成共識,美暫停對中國輸美進口關稅從 145% 降回 30%,而中國則是對美輸中國的商品關稅從 125% 降至 10%,維持 90 天讓雙方有談判溝通的時間,而從消息傳出之後,也帶動全球股市都有所反彈,不過在這一週反彈的不僅是科技股,若以我每天幫大家整理的台股早報中,有一檔重要的國際大廠也在漲幅較大的行列當中,那就是以星航運 (ZIM-US),最近一週股價上漲 26%,而以星是全球第九大的貨櫃航商,股價走強當然有利於整體貨櫃航商的股價走強註: TEU 20 呎貨櫃 反映的是航商的運力,資料日期 2025.05.16【貨櫃三雄首季獲利公告】而在這個禮拜二貨櫃三雄也都公告了首季的獲利,基本上除了陽明 (2609-TW) 較去年第一季下滑之外,長榮 (2603-TW) 與萬海 (2615-TW) 都較去年同期成長,當然這也是因為對等關稅實施前全球搶運所帶動的成長,而目前因為美中關稅暫停的關係,搶運潮會再一次帶動,而這樣的搶運潮也的確反映在報價上,根據德魯里世界貨櫃指數來看,本週綜合指數上漲 8%,每 40 呎貨櫃 2233 美元,雖比 2021 年 9 月疫情期間峰直低 78%,但卻比疫情前的平均值 1420 美元高出 57%,而其中上海到紐約的運費上漲 19% 達 4350 美元,上海到洛杉磯的運費也上漲 16% 到 3136 美元,成為這波貨櫃指數上漲的主因,且德魯里預計未來一週跨太平洋現貨運價會持續上漲,而既然本波行情的起漲是從以星航運來帶動,是否續漲就看以星的股價表現,統計到今日長榮上漲 23.46%、陽明上漲 16.99% 以及萬海上漲 28%,但因獲利成長上陽明表現較差,操作的主軸就應以長榮、萬海為主,這兩檔的個股漲幅都跟以星差不多,追蹤以星股價是否續漲即可,我也會在我的 line@持續更新以星航運的股價表現。
台股新聞
上海航交所今 (16) 日公告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SCFI),較上周反彈 134.22 點至 1479.39 點,主要因美國線運價狂飆,美西線和美東線漲幅在 20-30% 左右,貨攬業者表示,由於美中關稅戰暫時休兵,旺季較預期來得更早。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3) 日漲 200 點,三大法人買超 189.5 億元,其中,外資再買 151 億元、連 8 買,今日主要買超貨櫃三雄共 5.8 萬張、以及多檔金融股,賣超則以群創 3 萬張最多。外資今日買超貨櫃三雄陽明 (2609-TW)3.93 萬張、長榮 (2603-TW)1.58 萬張、萬海 (2910-TW)2910 張;電子股則以南亞科 (2408-TW)2.28 萬張、台積電 (2330-TW)6730 張等較多。
台股新聞
貨櫃三雄今 (13) 日公布第一季財報,長榮 (2603-TW) 和萬海 (2615-TW) 獲利年增幅分別達 57%、88%,其中,長榮更是連續 4 個季度一季賺超過 1 個股本,展望後市,海運業者樂觀看,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中國重啟對美出貨的貨載量值得期待。
台股新聞
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提出對中國船東和營運商等將加收港口費,長榮 (2603-TW) 總經理吳光輝今 (25) 日在法說會中說明,旗下由中國船廠建造的船舶 (含建造中) 占比約 20%,主要部署在近洋和歐洲線,可彈性應對美國政策變化。
台股新聞
貨櫃航商長榮 (2603-TW) 今 (25)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表示,的確今年的能見度和往年相比不是那麼清楚,尤其是泛太平洋航線,但沒有悲觀空間,持「審慎樂觀」態度面對,與大型零售商北美線長約簽完,至 4 月底應該與中小客戶都會簽完。
台股新聞
台北股市今 (24) 日的台積電 (2330-TW) 走勢表現偏弱,個股成交量能也萎縮,終場下跌 9 元,以 864 元作收,同時,市場動能也明顯萎縮,大盤終場下跌 160.33 點,以 19478.81 點作收,仰攻月線雖未沾上邊,但仍守在 5 日線及 10 日線之上,成交值爲萎縮爲 2411.23 億元。
台股新聞
貨攬業者透露,海運市場並未出現關稅豁免期的搶艙潮,甚至因貨主高度觀望,被取消的亞洲至北美運力約 20%,衝擊今 (21) 日貨櫃三雄股價走弱,萬海 (2615-TW) 跌逾 4%,陽明 (2609-TW) 和長榮 (2603-TW) 也跌逾 3%,是盤面上最弱的族群,盤中航運股成交比重逾 8.5%。
專家觀點
【量縮無礙下週反彈延續】在連續兩天的下跌之後,今台股出現小幅反彈,不過量能卻是僅次於 4/7 的波段次低量,但相較於 4/7 是賣不掉,今天的低量不免讓市場擔心是否再度出現新低量新低價,不過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今晚是耶穌受難日歐美股市休市,加上週末市場不想持有太多部位,才造成大幅度的量縮,而接下來就看半導體關稅公告後是否打出第二隻腳,但在此之前行情會有持續反彈像 2 萬點挑戰的機會。
專家觀點
台積電 (2330-TW) 法說報喜,打破結親英特爾傳聞,2025 年資本支出,仍在 380-420 億美元。關稅有不確定性,但客戶需求沒鬆動,AI 需求仍強勁,未來 AI 股,仍將佔據一席之地。只是較難複製,前 2 年快速飆漲行情,AI 股在未來波動會比較放緩。
專家觀點
【台股大跌 ETF 受益人逆勢增加】四月以來全球股市因川普對等關稅而重挫,上周台股大跌近四千點,跌幅高達 8.31%,創下 2021 年三級警戒以來單週最大跌幅,但投資人卻逆勢加碼台股 ETF,其中有 68 檔台股 ETF 受益人當週增加 13 萬人、今年則增加了 77 萬多人,台股 ETF 總受益人數突破 1099 萬人,連續 6 周創下歷史新高,且有 27 檔 ETF 呈現周增加,受益人數同時創新高的則有 22 檔。
台股新聞
上海航交所今 (11) 日公告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SCFI),呈現連 2 周上揚,較上周微增 1.9 點至 1394.68 點,漲幅 0.14%,其中,歐洲航線運價止穩,但美國線走跌;不過,貨攬業者預告,美國對中國以外的對等關稅政策延後 90 天實施,但後續不確定性仍高,在美中關稅衝突下,可預知東南亞的出貨下周後將爆艙。
台股新聞
進入第二季後,可看到多家國籍航空公司積極拓點、增班,並放大機型來因應旅客需求,尤其是對日本多個旅遊熱門航點,顯示客運需求仍處高檔無虞,美國發動對等關稅議題造成的高度不確定性,尚未使旅遊市場受明顯影響。華航表示,為擴大服務旅客,桃園往返鹿兒島、高雄往返沖繩增班;而高雄往返重慶已復航;4 月 15 日起至 5 月 30 日,高雄往返福岡復飛每周 4 班,可搭配熊本航線安排彈性旅遊,開始深耕快速崛起的日本九州旅遊市場。
台股新聞
貨櫃三雄陸續公布 3 月合併營收,長榮 (2603-TW)、陽明 (2609-TW) 均來到波段低點,反映農曆春節後市場需求放緩、運價下跌,不過,萬海 (2615-TW) 逆勢較上月成長,顯示亞洲區間航線的運輸相對長程線熱絡。長榮 3 月合併營收為 335.17 億元,月減 2.09%,年增 11.29%,為去年 6 月以來單月低點,第一季合併營收 1099.99 億元,年增 24.1%。
台股新聞
長榮集團旗下長榮酒店推出全新輕奢飯店品牌《采.寓 halo house》,於今 (25) 日正式開幕,由於長榮本身就擁有知名度的優勢,采寓試營運期間主要來客數以國旅散客為主,周末住房率高達 7-8 成,平日住房率也有 5 成以上,預計第一年平均住房率可達 7 成、平均房價達 3000 元以上。
台股新聞
鴻海周五 (14 日) 召開法說會,去年每股純益達 11.01 元,創 17 年新高;國泰金周五召開法說會,指出股利水準以及現金殖利率將優於去年;長榮去年大賺近 6.5 個股本,擬配發每股 32.5 元現金股利,現金殖利率超過 10%,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鴻海法說〉去年賺逾 1527 億元創新高 EPS 11.01 元為 17 年最佳 鴻海 (2317-TW) 周五 (14 日) 召開法說,公告去年第四季財報,受到業外虧損影響,稅後純益 463.26 億元,季減 6%、年減 13%,每股純益 3.34 元;不過,全年稅後純益 1527.05 億元,年增 7.46%,每股純益 11.01 元,創 17 年新高。
ETF
眾所矚目的貨櫃航商長榮 (2603-TW) 股利政策出爐,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 32.5 元,現金殖利率為 14.1%。市場除了關注航運股是否有高殖利率行情外,對於台股 ETF 千萬受益人來說,更是關心其將帶來的股利進帳金額。統計成分股中持有長榮的股數前五大的台股 ETF,依序分別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00919-TW) 持有 1.44 億股、元大高股息 (0056-TW) 持有 0.7 億股、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00940-TW) 持有 0.38 億股、大華優利高填息 30(00918-TW) 持有 0.25 億股、元大台灣 50(0050-TW) 持有 0.11 億股。
台股新聞
貨櫃航商長榮 (2603-TW) 今 (13) 日公布去年財報,全年合併營收 4635.68 億元,年增 67.53%,稅後純益 1394.53 億元,年增 294.64%,每股純益(EPS)64.87 元創歷史次高,董事會也決議,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 32.5 元,配息率達 50%,以今日收盤價 230.5 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高達 14%。
台股新聞
榮運 (2607-TW) 今 (11) 日召開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減資,藉此調整資本結構並提升股東權益,減資幅度為 50%,減資金額約 53.36 億元,每股將退還股東現金新台幣 5 元,以長榮 (2603-TW) 持有榮運 40.36% 股權計算,將可入帳約 21.5 億元。
貨櫃三雄今 (10) 日公布 2 月業績,均呈現月減、年增態勢,反映 2 月天數較短,適逢農曆春節連假之後貨量也減低,再加上市場即期運價下滑;展望後市,由於正處海運聯盟重組船舶調度的過渡時期,加上北歐港口因極端天氣惡化影響,部分港口嚴重擁堵、等待時間拉長,法人認為,運價可望逐步見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