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
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Perplexity AI 日前提議以 345 億美元收購谷歌 (GOOGL-US) 的 Chrome 瀏覽器,這也讓市場開始質疑,當谷歌失去 Chrome 這項「靈魂」業務之後,剩下的業務還值多少錢?谷歌迎來 IPO 二十週年之際,其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搜尋引擎事業面臨的反壟斷訴訟白熱化之際,人工智慧 (AI) 新創 Perplexity 周二 (12 日) 出價 345 億美元試圖收購 Chrome,且據說多家投資機構已經同意全額出資。但華爾街專家普遍認為,Perplexity 不但開價太低,Google 現階段也不會割愛,整個消息比較像是一種宣傳噱頭。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二 (12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Perplexity AI 宣布,已向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提出一項金額高達 345 億美元的非約束性收購要約,試圖買下 Google 旗下的 Chrome 瀏覽器。
美股雷達
由輝達 (NVDA-US) 投資的 AI 新創公司 Perplexity AI,正積極與行動裝置製造商洽談,計畫將其新推出的 Comet AI 瀏覽器預裝在智慧型手機上,挑戰 谷歌 (GOOGL-US) Chrome 在行動瀏覽器市場的長期主導地位。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三 (16 日) 報導,OpenAI 正開發網頁瀏覽器,預計近日推出。業界認為,此舉旨在為 AI 代理人取得用戶數據存取權,並減少對蘋果 (AAPL-US)、Google(GOOGL-US) 等競爭對手的依賴。《路透》先前報導,OpenAI 正在開發網頁瀏覽器,預計將在「未來幾週內」推出,這項在科技界已是公開秘密的計畫,顯示執行長奧特曼正將觸角延伸至新戰場。
美股雷達
巴克萊分析師表示,若美國法院強制谷歌出售 Chrome 瀏覽器,這對谷歌而言是巨大「黑天鵝事件」,恐使其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的股價可能下跌 15% 至 25%。上周五,谷歌和美國司法部就該公司應如何糾正反壟斷行為完成結案陳詞。
台股新聞
Google(GOOG-US) 近日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將在新版的 Chrome 上,移除預設信任中華電信 (2412-TW) 與匈牙利憑證機構 Netlock 所簽發的 TLS 憑證。對此,中華電信今 (2) 日發出四點聲明,強調憑證安全無虞。
科技
當前瀏覽器雖承載社交、娛樂、辦公室等數位生活全場景,卻始終停留在「工具的工具」層面。全球 30 億瀏覽器用戶每天平均打開 40 個網站,指尖被困在重複操作的循環中,本應用於創造的時間被切割成資訊碎片,而近日正式發布、由「95 後」研發的全球首款行動瀏覽器 Fellou 則徹底重構瀏覽器功能邊界。
美股雷達
美國監管機構週三 (20 日) 主張聯邦法官分拆 Google 的 Chrome 瀏覽器業務,以防止 Google 非法壟斷網路搜尋市場,此消息拖累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週四瀉超 4.7%。美國司法部週三 (20 日) 要求 Google(GOOGL-US) 出售 Chrome 瀏覽器業務,同時希望針對 Android 作業系統進行限制,藉此降低 Google 利用其服務平台主導搜尋市場,推動使用者透過更多不同搜尋引擎瀏覽網路內容。
美股雷達
美國監管機構希望聯邦法官分拆谷歌 (GOOGL-US) ,以防止該公司繼續透過其主導的搜尋引擎壓制競爭,此前法院發現谷歌在過去十年中一直維持著濫用壟斷地位。根據美國司法部周三 (20 日) 晚間提交的一份的文件,對谷歌提出分拆 Chrome 瀏覽器的提議,並應被禁止在未來五年內重新進入瀏覽器市場。
美股雷達
司法部資深反壟斷官員決定要求法官迫使 Alphabet Inc. (GOOGL-US) 旗下的谷歌出售其 Chrome 瀏覽器,這將是對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歷史性打擊。知情人士透露,司法部將要求法官針對人工智慧 (AI) 及其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採取相關的措施。
美股雷達
Google 真的要被強制出售 Chrome 瀏覽器了嗎?《彭博》周二(19 日)披露,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官員決定在周三建議聯邦法官 Amit Mehta 強制 Google 出售 Chrome。據《彭博》報導,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司法部同時將要求法官採取與人工智慧(AI)、Android 作業系統有關的措施。
美股雷達
《路透社》報導,美國司法部週二 (8 日) 表示,可能向聯邦法官梅塔 (Amit Mehta) 提議,強制 Alphabet (GOOGL-US) 旗下谷歌出售部分部門,例如 Chrome 瀏覽器和 Android 操作系統,因為這些業務被認為用於維持在線搜索的非法壟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