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B
基金
最近不少高股息 ETF 吹起「降息風」,此時,不跟風的 ETF 人氣飆增。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旗下三檔 ETF 將於 7 月除息,其中,首次配息的富蘭克林華美 FT 臺灣永續高息(00961),預估配息率逼近 15%,創下 6 月以來除息的 ETF 年化配息率最高紀錄;因參與配息最後買進日就在 7 月 15 日,公告配息日隔天成交量暴增 8.6 倍。
歐亞股
《路透》周四 (3 日) 報導,最新調查顯示,歐元區 6 月服務業活動回到溫和擴張,結束 5 月短暫萎縮。不過,由於需求仍疲弱,整體擴張步伐相當有限,即便企業信心有所回升。標普全球 (S&P Global) 編製的漢堡商業銀行 (HCOB) 歐元區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由 5 月的 49.7 上升至 6 月的 50.5,高於初值 50.0 並重回擴張水準(PMI 高於 50 代表擴張,低於 50 則代表萎縮)。
歐亞股
綜合外媒周二 (7/1) 報導,歐元區 6 月通膨略升至 2%,與歐洲央行 (ECB) 設定的目標水準一致,為連續第二個月接近目標水準,強化市場對 ECB 暫緩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根據歐盟統計局 (Eurostat) 公布的初步數據,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2%,略高於 5 月的 1.9%,符合市場預期。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州一 (23 日) 警告,隨著中東緊張局勢升高,若荷莫茲海峽 (Strait of Hormuz) 的能源運輸受阻,恐引發更廣泛的價格壓力,歐洲央行將密切關注原物料價格波動,並審慎評估其對通膨與經濟前景的影響。
歐亞股
綜合外媒周一 (23 日) 最新調查顯示,歐元區 6 月民間經濟活動幾乎停滯,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初值維持在 50.2,僅勉強站穩擴張與萎縮的分界點,凸顯服務與製造業疲弱,加上地緣衝突與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令企業難以展望未來。
國際政經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罕見撰文媒體,呼籲決策者把握當前時機,提升歐元的全球地位,稱這是一個「全球歐元時刻」。在周二 (17 日) 於金融時報發表的文章中,拉加德強調,在全球秩序面臨深刻變革、保護主義抬頭之際,美元的主導地位正受到挑戰,尤其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政策的衝擊。
鉅亨新視界
川普的政策動搖了美國及其金融資產的穩定性,近期美國股市、美元和美國公債都因此出現劇烈波動,目前關稅發展不確定性仍未完全解除,投資人正尋求在美國以外多元化投資。野村投信表示,與其他成熟股市相比,日股之所以更具吸引力的主要理由為:1) 日本資本市場發展已相當成熟、股市總市值在成熟國家中僅次於美國。
美股雷達
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高與美中貿易談判前景未明,投資人周四 (12 日) 湧向避險資產,推升日元、瑞士法郎與歐元匯價走升,美元則承壓下跌。美國總統川普警告中東可能變得更加危險,並表示美國將從當地撤離部分人員,同時重申不會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地緣風險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鉅亨新視界
AI 爆發式成長帶動大規模投資商機,美國四大雲端服務商 (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 微軟、Alphabet、亞馬遜、Meta 持續上調資本支出 (Capex) 計畫。根據彭博最新綜合預估顯示,4 大 CSP 資本支出料將在 2025 與 2026 年分別突破 3100 億與 3300 億美元,相較 2024 年的 2280 億美元水準出現顯著躍升,加上美國總統川普訪問中東三國促成超過 2 兆美元的投資與合作協議等,未來數年全球民間企業或政府引領的 AI 投資計畫加總可望達數兆美元之譜。
鉅亨新視界
目前關稅發展持續撲朔迷離、不確定性仍未完全排除,投資人正尋求從美國以外進行多元化投資。野村投信表示,與其他成熟股市相比,日股之所以能成為投資美國以外成熟股市的不二選擇,除了巴菲特加持,還有以下原因﹕1) 日本資本市場發展已相當成熟、股市總市值在成熟國家中僅次於美國。
鉅亨新視界
「令和米亂」?近期日本當地討論度最高的話題就是:哪裡買得到米?米價,在日本茲事體大。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數據,2024 年年中,全國超市 5 公斤袋裝米的平均價格不到 2500 日圓。但一年後的 2025 年 5 月,一樣規格的袋裝米價格,普遍已超過 4000 日圓。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周四 (5 日) 表示,隨著 ECB 在一年內第八次降息,歐元區的貨幣政策周期已接近尾聲。ECB 當天宣布將存款利率下調一碼 (25 個基點) 至 2%,符合經濟學家預期。ECB 並指出,目前歐元區通膨率「約略接近」2% 的目標水準。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5 日) 漲跌互現,因投資人對中美貿易談判的樂觀情緒帶動買盤,加上市場靜待即將公布的就業報告,以研判在持續的貿易不確定性下,就業市場的健康狀況。稍早中國官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電話通話,為兩國貿易關係帶來新的緩解希望。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周四 (5 日) 如期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將存款便利利率下調至 2%,低於 2023 年年中曾創下的 4% 高點,這是過去一年內第八次降息。歐洲央行再降息 1 碼,助經濟抵禦關稅壓力。(圖:ZeroHedge)ECB 此舉正值歐元區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的時刻。
基金
基金贖回金流時間過長,一直是投資人資金調度的痛點。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近日宣布,自 5 月 26 日起,旗下七檔熱門海外基金將率先實施「基金買回價金 3 天到帳(T+3)」制度,為全台首創此機制的投信公司,未來投資人從申請贖回到實際收到款項,最快三個工作天即可完成,大幅縮短等待時間,預估將嘉惠百萬受益人。
鉅亨新視界
穆迪 16 日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1,為該機構首次移除美國最高信評,此次調降主要考量美國政府債務與利息支付比例持續攀升,明顯高於其他同等級主權國家。雖然三大信評機構維持美債信評穩定展望,但市場仍受此影響導致殖利率升高,投資人不禁想問「鎖利」時機來了嗎?非投資等級企業債受到公債降評影響相對有限,高殖利率優勢,加上近期關稅議題降溫,景氣正向,非投資等級債券可望發揮投資價值優勢!此時趁勢布局,除有機會參與目前位於歷史均值高位的殖利率水準外,後續資本利得的成長空間也較大。
鉅亨新視界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美國眾議院 5 月 22 日通過了調整後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該法案將落實川普的減稅政見,並涵蓋了社會福利改革、能源政策轉向、移民與邊境安全及提高債務上限等多項議題。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警告,鑒於美國貿易關稅政策導致市場波動與不確定性,投資人正重新評估美國資產風險,這可能使全球金融市場面臨一場根本性的格局改變。該行副總裁戴金多斯 (Luis de Guindos) 更指出,「不確定性」已成為主導當前金融市場新現實。
歐亞股
歐洲央行總裁 (ECB) 拉加德上週六表示,歐元近期對美元走強「有悖常理」,而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不穩定政策的結果,這對歐洲來說是一個機會。拉加德接受法國媒體《星期日論壇報》採訪時表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通常應該看到美元大幅升值,但這次情況卻恰恰相反,歐元兌美元升值。
國際政經
歐洲央行管委會成員、立陶宛央行長 Gediminas Simkus 周五 (9 日) 表示,由於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且通膨預計將持續放緩,歐洲央行需要進一步降息。在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舉行的經濟會議上,Simkus 受訪時指出,儘管歐元區經濟在年初表現尚可,但近期的地緣政治趨勢,包括美國總統川普發出的貿易威脅,已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