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
美股雷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指出,美國政府的公共財政正處於危險的軌道上。預計到 2030 年,美國的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將達到 143.4%,不僅刷新新冠疫情後的紀錄,更將超越長期以來以財政脆弱著稱的義大利和希臘。這項預測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即儘管美國因擁有全球儲備貨幣而享有更強大的借貸能力,但其公共債務的快速增長已引發全球關注。
國際政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指出,亞太地區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區域,但隨著關稅上調與保護主義抬頭,出口需求可能受到抑制,最終影響整體經濟成長與活動。根據《彭博》報導,2025 年初亞洲經濟增長主要受到出口強勁推動,部分源於企業提前備貨以應對預期的關稅上調,以及科技產業復甦。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16 日) 報導,國際貨幣基金 (IMF) 總裁喬治艾娃 (Kristalina Georgieva) 呼籲各國在美中貿易緊張升溫之際保持冷靜,並直接點名中國「小心行事,不要挑釁其他國家」。喬治艾娃表示:「我們要對所有人說:保持冷靜。
國際政經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週二 (14 日) 發布的半年度《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警告,目前市場對風險的容忍度過高,潛藏「無秩序」修正的風險可能隨時爆發。報告指出,風險資產價格已大幅偏離基本面估值,若遭遇不利衝擊,市場可能迅速調整。IMF 表示,雖然市場自四月以來在貿易戰風險升溫時期仍維持穩定,但這穩定主要仰賴投資人對主要先進經濟體貨幣寬鬆政策的預期支撐。
美股雷達
據《彭博》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周二 (14 日) 警告,美國關稅與保護主義政策正對全球經濟造成壓力。IMF 雖然將今年全球成長率預測上調至 3.2%,但首席經濟學家直言短期與長期前景均「黯淡」,預期下半年將放緩。IMF 周二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上調至 3.2%,高於 7 月預估的 3%。
美股雷達
各國央行行長們已經對貿易緊張局勢和不斷膨脹的公共債務感到不安,未來一周他們將共同面臨一個新的擔憂:市場崩潰的危險。在各界傳出大量警告稱,一場聚焦於人工智慧(AI)公司的股市泡沫可能很快就會破裂之際,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和財政部長們將齊聚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召開的秋季會議。
科技
從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泡沫症狀」預警,到英國央行 (BoE) 對科技股「破裂風險」的提醒,再到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對「金融環境收緊」的警示,全球金融市場與科技圈正圍繞 AI 投資泡沫展開密集討論。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Adam Slater 指出,當前 AI 領域已出現典型泡沫跡象,科技股佔標普 500 指數比重近 40%,估值「顯著超出合理價值」,且市場對 AI 技術的樂觀情緒近乎狂熱,即使 AI 最終能帶來多大變革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國際政經
圍繞人工智慧(AI)的資本熱潮存在泡沫嗎?國際貨幣基金(IMF)與英國央行幾乎同時向全球投資者發出罕見警示:AI 帶來的資本熱潮正推動科技股估值快速攀升,市場情緒高漲,但脆弱性和風險也在累積。兩家機構均認為,美股的估值水準和結構性集中度接近歷史高峰,一旦預期逆轉,可能引發劇烈調整。
國際貨幣基金 (IMF) 總裁喬治艾娃 (Kristalina Georgieva) 週三 (8 日) 表示,美國聯準會 (Fed) 今年可能進一步降息,但必須在經濟成長放緩與通膨趨緩停滯之間謹慎拿捏,以避免政策過度或不足。喬治艾娃在接受《路透》專訪時指出,美國經濟展現高度韌性,第二季成長率達 3.8%,表現優於預期,消費需求仍維持強勁,雖然就業市場已有放緩跡象。
美股雷達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周五 (3 日) 警告,各國政府在運用產業政策扶植能源等關鍵產業時須格外謹慎。IMF 研究顯示,目標不當的政策可能浪費財政資源,例如中國儘管在產業政策上投入大筆資金,反而拖累了整體生產力與 GDP 成長。IMF 在即將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各國政府須謹慎運用產業政策扶植關鍵產業。
外匯
阿根廷金融市場周三 (17 日) 遭遇關鍵轉折點,披索匯率首次突破政府與 IMF 協議設定的交易區間上限,迫使中央銀行緊急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市場,此事標誌著總統米萊推行的經濟改革政策面臨嚴峻挑戰。披索周三兌美元匯率走貶近 0.4%,收盤達 1 美元兌 1474.5 披索,正式突破 1474.345 的官方上限。
美股雷達
根據《金融時報》周二 (29 日) 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上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今年預估成長 3%,明年 3.1%,較 4 月預測上修。IMF 首席經濟學家表示,川普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低於預期,美元走弱也減輕了關稅對貿易夥伴的負面影響。
美股雷達
耶魯大學教授、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 (Stephen S. Roach) 撰文指出,在接近「熄火速度」的脆弱經濟體系中,來自中東戰爭與關稅政策的「致命組合」,恐將引爆一場新一輪的全球性衰退。羅奇於《Marketwatch》撰文指出,全球經濟一旦增速跌至 2.5% 至 3% 的熄火區間,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將大幅削弱。
美股雷達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警告,隨著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美國對伊朗的打擊可能會產生超出能源領域的更廣泛影響。喬治艾娃 23 日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我們認為,在本就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這又是一個不確定性的來源。」迄今為止,最大的衝擊是對能源價格,IMF 正密切關注這一點,但「「也可能出現二級甚至三級影響。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以色列空襲伊朗、伊朗以無人機和飛彈展開報復後,市場再度陷入地緣政治恐慌。不過歷史經驗顯示,重大地緣政治事件過後,股市往往能在一個月內迅速恢復,投資人或許不必過度恐慌。Pepperstone 資深研究策略師 Michael Brown 表示:「金融市場總是迅速反映地緣政治恐懼,但同樣也會很快淡化這些風險溢價。
國際政經
以色列央行周日 (1 日) 宣布,全球知名經濟學家、以色列央行前總裁暨聯準會 (Fed) 前副主席費雪 (Stanley Fischer) 於當地時間上周六 (5 月 31 日) 逝世,享年 81 歲。這位橫跨學術界、國際金融機構與中央銀行的傳奇人物,以其對全球經濟政策的深遠影響和卓越的學術成就,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哀悼。
鏈文
地下經濟裡的比特幣,到底藏了什麼力量?Kenneth Rogoff 回應得很直接吧,這位前 IMF 首席經濟學家,最近公開警告一件事,加密貨幣,特別是比特幣,正在全球地下經濟裡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甚至侵蝕了美元的霸權。 什麼意思?不是什麼華爾街金融論戰,而是你我可能都沒想過的角落,像逃稅市場、非法資金流,過去靠美元操作,現在正在轉向加密資產。
外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數據,美元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總額中的占比正在逐漸下降,被澳元、加元、人民幣和韓元等非傳統貨幣,甚至是黃金所取代。IMF 官方外匯儲備貨幣組成 (COFER) 最新數據顯示,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已從 2000 年前後的高峰期逾 70%,下降到 2024 年底的 57.8%,創下 1995 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準。
國際政經
《巴隆周刊》周二(13 日)指出,對於像巴基斯坦這樣的市場,可能需要戰爭威脅才能引起世界關注,投資者可能會後悔沒有更早關注這個國家。過去兩年裡,這個擁有 2.55 億人口的國家,實現了某種宏觀經濟奇蹟,通膨率從接近 40% 的年增長率驟降至接近零。
美中兩國周三 (7 日) 同步宣布,本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貿易問題會談,這是自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將對中關稅提升至 145% 以來,兩國首次啟動高層對話機制,也是川普執政百日內首次與中方展開實質經濟磋商。此次會談被全球市場視為緩解關稅戰升級的關鍵訊號,國際貨幣基金 (IMF) 示警稱若談判破裂,恐導致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下降 0.5 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