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
美股雷達
由於與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優步科技 (Uber Technologies)(UBER-US) 爭奪更多乘客,Lyft (LYFT-US) 預計第 1 季預訂總量將疲軟。該公司股價在周三 (12 日) 盤前交易大跌 12.5%。該叫車平台一直在積極透過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新功能吸引客戶離開 Uber,但在一些關鍵市場面臨野火和極端天氣的挑戰。
根據 TechCrunch 周一 (10 日) 報導,美國叫車平台 Lyft 計劃在 2026 年推出由 Mobileye 提供技術驅動的全自駕機器人計程車服務,首個市場選定美國達拉斯,未來將在其他城市拓展。這一消息正值 Lyft 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的前夕,與此同時其競爭對手 Waymo、Uber(UBER-US)在奧斯丁啟動商業化自駕計程車服務。
美股雷達
美國叫車平台 Lyft(LYFT-US) 周二 (24 日) 控告舊金山市政府超收 1 億美元稅金,因後者在 2019 年到 2023 年將乘客支付給司機的款項歸類為公司收入。《舊金山紀事報》報導,Lyft 在向加州法院提交的訴狀中說:「Lyft 將司機視為客戶,因此 Lyft 確認的共乘收入包括司機向 Lyft 支付的費用,而不是乘客向司機支付的費用。
美股雷達
Lyft (LYFT-US) 周二 (8 日) 表示,將提高其平台上司機的收入,為超出接送距離的乘車以及比預計時間至少多出五分鐘的司機支付更多費用。這家叫車公司還將推出新工具,例如新的收益儀表板、收到更多請求的「偏好駕駛人」,以及電動車司機能夠配合其電力航程內的乘車服務。
美股雷達
Lyft (LYFT-US) 第 2 季收入優於預期,並在周三 (7 日) 公布首次獲利,這得益於去年蓬勃發展的乘車共享市場和該公司全面的成本削減。在競爭對手 Uber (UBER-US) 周二 (6 日) 公布強勁業績後,Lyft 的財報凸顯出夏季旅遊以及人們更多地外出工作和休閒活動所帶動的乘車共享服務的穩定需求。
雜誌
EMBA 雜誌編輯部 / 文隨著市佔率不斷被優步(Uber)超車,一年前,知名共乘服務來福車(Lyft)陷入經營困境,市佔率不斷下滑。公司股價接近歷史最低點,比起二○一九年上市時的高峰,下跌近九○%。 風雨飄搖之際,曾任微軟與亞馬遜公司高階主管的瑞雪(David Risher)接下執行長,帶領公司度過當時的困境。
美股雷達
Uber Technologies (UBER-US) 和 Lyft (LYFT-US) 將於周一 (13 日) 在美國接受麻州總檢察長提起的訴訟,這些共享出行公司被控將其司機錯誤地歸類為獨立承包商,而不是成本較高的員工。麻州總檢察長坎貝爾要求法官得出結論,Uber 和 Lyft 的司機是州法律規定的員工,因此有權享受最低工資、加班費和帶薪病假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