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OpenAI





    2025-05-09
  • 美國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重量級企業高層周四 (8 日) 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警告,儘管美國目前在 AI 競賽中領先中國,但若要保持優勢,必須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資,並放寬 AI 晶片出口限制,以對抗中國在 AI 領域的迅速發展。此次聽證會由參議院商務委員會 (Commerce Committee) 召開,主席為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 (Ted Cruz),主題聚焦於美國如何調整 AI 監管政策以維持技術優勢。






  • 2025-05-08
  • 美股雷達

    長期追蹤蘋果 (Apple Inc.) 動態的深水 (Deepwater) 資產管理公司合夥人 Gene Munster 指出,蘋果資深副總裁 Eddy Cue 在一場證詞中的發言,引發投資人對 Google 搜尋業務前景的疑慮,而這可能只是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股價下修的開端,傳統搜尋正面臨「結構性威脅」。






  • 根據《彭博》周三 (7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正積極考慮調整 Safari 瀏覽器的搜尋選項,未來將可能納入多家人工智慧 (AI) 搜尋引擎,以因應與 Google(GOOGL-US)間價值 200 億美元的預設搜尋合作協議可能終止所帶來的變化。






  • 2025-05-06
  • 科技

    在美國《人工智慧擴散出口管制框架》即將於下周四 (15 日) 生效之際,輝達(NVDA-US) 與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的公開交鋒引發全球科技界震動。這場圍繞著「中國是否透過走私取得高階晶片」的爭議,不僅揭露美國 AI 產業界對科技封鎖政策的分歧,更折射出中美 AI 競爭的複雜態勢。






  • 根據《彭博社》報導,人工智慧(AI)巨頭 OpenAI 已同意以約 30 億美元高價,收購 AI 程式設計工具 Windsurf 及其所屬公司。若此筆交易完成,將成為 OpenAI 歷來最大規模的併購案,顯示其進一步強化 AI 開發工具生態系的野心。






  • 美股雷達

    美國時間週一(5 日),人工智慧領導企業 OpenAI 正式宣布放棄原訂的組織重組計畫,決定不再將其經營主體由非營利法人轉型為營利企業。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表示,公司將繼續由現有的非營利組織掌控,並將旗下的營利部門轉型為公益法人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由非營利組織作為最大股東,負責營運方向與重大決策。






  • OpenAI 日前緊急撤回 GPT-4o 的最新更新,並在官方部落格發表聲明,指出更新導致 ChatGPT 表現出「過度奉承或附和」的行為。OpenAI 認為,這與他們嘗試整合使用者回饋、記憶功能與較新資料時,未能妥善平衡模型行為有關。近期有多位使用者回報,ChatGPT 幾乎對所有言論表示認同,甚至在可能有害的情境中也不例外。






  • 在科技富豪馬斯克等各方壓力下,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周一 (5 日) 公告決定取消原欲轉型為營利公司的重大計畫,未來繼續由非營利事業體保有控制權,這也代表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的權力將繼續受限。OpenAI 去年 12 月宣布重大轉型後,引發一連串批評並面臨法律挑戰,包括申為 OpenAI 共同創辦人的馬斯克已狀告法院,指控 OpenAI 已脫離為人類利益開發人工智慧 (AI) 的創始初衷。






  • 2025-05-03
  • 美股雷達

    Google(GOOGL-US) 最新釋出的人工智慧(AI)模型 Gemini 2.5 Flash,在公司內部的安全基準測試中竟然退步,引發關注。根據 Google 近日公布的技術報告,該模型在「文字對文字安全性」與「圖像對文字安全性」兩項關鍵指標上,分別退步了 4.1% 與 9.6%,不如前代 Gemini 2.0 Flash。






  • 2025-05-02
  • 《The Verge》週四 (1 日)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微軟 (MSFT-US) 正準備在旗下雲端平台 Azure 上托管由馬斯克 xAI 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模型「Grok」,此舉不僅可能加劇微軟與 OpenAI 的緊張關係,也被視為其加速布局 AI 基礎設施的重要策略。






  • 2025-05-01
  • A股

    中國科技巨頭小米 (01810-HK) 日前在官方公眾號「Xiaomi MiMo」無預警宣布,正式開源旗下首款推理大型語言模型 MiMo-7B,消息一出震撼整個人工智慧(AI)社群。這款模型從開發到釋出過程全程保密,未曾流出任何消息。根據官方釋出的技術報告,MiMo-7B 僅使用 70 億參數,卻在兩大關鍵任務:數學推理與程式碼生成中,分別超越 OpenAI 的 o1-mini 以及阿里巴巴 (09988-HK) 320 億參數的 Qwen QwQ-32B-Preview。






  • 美股雷達

    來自人工智慧(AI)實驗室 Cohere、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與知名 AI 研究機構 AI2 的最新研究指出,知名 AI 測試平台《Chatbot Arena》疑似對 Meta(META-US) 、OpenAI、Google (GOOGL-US) 與亞馬遜 (AMZN-US) 等大型科技公司提供不對等的測試機會,藉此提升其排行榜成績,影響評測公信力。






  • 2025-04-30
  • 小米 (01810-HK) 今 (30) 日發布首個為推理而生的大模型「MiMo」,其中強化學習訓練的 MiMo-7B-RL 模型在數學推理 (AIME 24-25) 和代碼競賽 (LiveCodeBench v5) 測評中,僅用 7B 的參數規模,超越 OpenAI 的 o1-mini 和阿里 Qwen 更大規模的開源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






  • Meta Platforms(META-US) 周二 (29 日) 正式推出獨立人工智慧 (AI) 應用程式「Meta AI」,象徵該公司加大對生成式 AI 市場的布局,直接挑戰 OpenAI 的 ChatGPT 與其他 AI 助手應用程式。






  • 2025-04-29
  • 美股雷達

    OpenAI 宣布將全面升級 ChatGPT 的網頁搜尋,並加入全新購物功能,讓用戶享有更佳線上購物體驗。當用戶搜尋商品時,ChatGPT 將主動提供推薦項目,顯示商品圖片與用戶評價,並附上直接購買網頁連結。據報導,OpenAI 表示,使用者可透過自然語言提出具體需求,系統將提供客製化搜尋結果,首波試行類別包括時尚、美妝、家居用品及電子產品。






  • 2025-04-27
  • 美股雷達

    隨著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了各界對「人工智慧(AI)行動計畫」提交的所有書面意見,來自 OpenAI 與 Anthropic 強烈的「反中」立場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據報導,這兩家 AI 巨頭一致認為,必須加強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尤其是在高階 GPU 晶片和 AI 模型的流通上,並強調美國應在與中國的 AI 競爭中保持領先。






  • 2025-04-25
  • 美股雷達

    OpenAI 剛剛發佈的全新模型,不僅能看懂你的塗鴉,還能分析它,與它互動,甚至能像人類一樣「 思考」 它!這是否意味著,AI 距離真正理解人類世界的方式,又邁進了一大步?2025 年 4 月 16 日,OpenAI 推出了其最新的人工智慧模型 o3,這被稱為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模型。






  • 2025-04-23
  • 美股雷達

    在美國司法部對 Google 的壟斷審判中,OpenAI 拋出震撼彈。該公司產品負責人 Nick Turley 於週二(22 日)在法庭上表示,若監管機關強制 Google 出售 Chrome 瀏覽器,OpenAI 將有興趣收購。根據外電報導,Turley 指出,早在 2023 年 7 月,OpenAI 便曾要求將 Google 搜尋 API 整合進 ChatGPT,以提升用戶回應品質,但遭到 Google 拒絕,理由是涉及過多競爭對手。






  • 美股雷達

    在最近的 TED 2025 大會上,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意外透露,ChatGPT 的用戶數量在短短幾週內翻了一倍,現已接近全球人口的 10%。這項消息令與會者震驚,顯示出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滲透與普及。Altman 在與 TED 策展人 Chris Anderson 的對話中,提到 ChatGPT 的周活躍用戶數已達到 5 億,而且仍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 2025-04-22
  •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22 日) 報導,美國人工智慧 (AI) 基礎設施新創公司 CoreWeave(CRWV-US)近日獲得多家華爾街券商齊聲看好,但在上市表現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市場投資人仍保持觀望態度。CoreWeave 為輝達 (NVDA-US) 投資支持的雲端運算公司,總部位於紐澤西州,專注於提供高效能圖形處理器 (GPU) 資源及資料中心服務,客戶群涵蓋 AI 開發重鎮如微軟 (MSFT-US) 與 Ope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