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虹冠電 (3257-TW) 本周公布 4 月營收達 1.04 億元,一舉創下 21 個月來新高,吸引市場買盤積極卡位,推升股價週漲 16.17%,收在 54.6 元,收復季線大關,並向上靠攏半年線與年線。虹冠電 4 月營收 1.04 億元,月增 39.9%,年增 29.66%,累計前 4 月營收達 3 億元,年對年也從衰退轉為成長,年增率達 3.03%。
台股新聞
華碩今 (9) 日公告 4 月營收為 562.2 億元,年增逾三成;累計前 4 月營收 2039.1 億元,年成長逾 2 成;華碩近期在 AI 伺服器持續有斬獲,拿下國科會晶創計畫資料中心標案,預計 2026 年完成。華碩 4 月集團營收 562.2 億元,月減 12.6%、年增 35.06%;累計前 4 月集團營收 2039.1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4.9%;華碩 4 月品牌營收 513.7 億元,月減 13.9%、年增 32.8%,累計前 4 月品牌營收 1865.7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2.1%。
台股新聞
PC 品牌技嘉今 (8) 日公布 4 月營收為 300.98 億元,月增逾 3 成,年月雙增;累計前 4 月營收為 958.4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4.5%;技嘉日前表示,在美國關稅豁免帶動的拉貨效應下,第二季可望淡季不淡,而在伺服器、消費性電子新品出貨下,樂觀看待後市。
科技
當全球 PC 市場仍被 Windows、macOS 與 Linux 三大系統壟斷時,中國科技企業華為今 (8) 日以一場發布會宣告破局,鴻蒙電腦作業系統首次亮相,搭載該系統的「鴻蒙電腦」將於 5 月 19 日正式上市。這場醞釀五年的技術攻堅,不僅標誌著國產作業系統在 PC 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台股新聞
PC 品牌華碩 (2357-TW) 旗下電競品牌 ROG 今 (6) 日召開電競新品暨潮流空間 Ninja Taipei 合作發布會,電競裝備產品企劃總監李偉正表示,此次選擇 Ninja Taipei 作為合作場地,主要看中其年輕氛圍,希望透過跨界合作接觸更多群體,不僅限於純電競玩家,更擴及動漫、漫畫等泛流行文化愛好者,希望將 ROG 定位為生活態度品牌。
台股新聞
達方 (8163-TW) 今 (2) 日召開法說會,達方總經理蔡耀坤表示,受惠去年第四季通路併購案挹注及今年 IT 產品需求回溫,力拚今年全年營收較去年成長兩位數以上,並積極擴充東南亞產能,以應對關稅變化。蔡耀坤指出,今年第二季 IT 產品族群呈現正向成長趨勢,受關稅政策影響,部分訂單提前拉貨。
台股新聞
達方 (8163-TW) 今 (5) 日召開法說會並同步公告第一季財報,第一季適逢淡季,稅後純益 5900 萬元,呈年季雙減;對於匯率及關稅話題,達方表示,在材料採購部分採美元計價,因此可以降低台幣升值影響,而達方直接輸美並不多,因此影響有限。
台股新聞
IC 設計廠瑞昱 (2379-TW) 今 (30) 日召開法說會,副總經理暨發言人黃依瑋指出,面對全球貿易局勢變化和美國關稅問題,公司對 2025 年下半年市場展望持謹慎態度,但仍維持 2025 年穩定成長的目標。黃依瑋提到,因應地緣政治緊張和關稅不確定性,瑞昱已採取多項策略措施,包括多元化晶圓代工和封測夥伴關係以提高供應鏈韌性、強化法規遵循團隊、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繫定期審視供需預測,並擴大市場及客戶覆蓋範圍實現均衡客戶基礎。
台股新聞
IC 設計廠瑞昱今 (30) 日召開法說會,並同步公告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 47.6 億元,季增 40.0%,年增 52.1%,每股純益 9.28 元;瑞昱副總經理黃依瑋表示,第一季營收成長,主要受惠於客戶在第一季進行庫存補充,以及為因應市場不確定性而提前下單增加庫存。
台股新聞
微星 (2377-TW) 於 2025 年 4 月 29 日至 30 日參加 2025 OCP EMEA 高峰會,於展位 A19 發表其最新符合 ORv3 規範以及高密度多節點伺服器平台,新一代產品以 OCP 認可的 DC-MHS 開放架構為基礎並支援最新 AMD EPYC™ 9005 系列處理器,專為現代資料密集型資料中心所設計。
台股新聞
電腦周邊廠致伸 (4915-TW) 今日召開法說會,展望 2025 年第二季營運,事業部總經理暨財務長蕭英怡表示,預計與第一季持平,全年展望維持樂觀,並表示未來現金股利配發率將不低於 75%,明年挑戰 8 字頭。展望第二季,蕭英怡指出,預測營收將與第一季相當,維持在正負 5% 區間。
台股新聞
宏碁 (2353-TW) 營業報告書出爐,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指出,預計 2025 年人工智慧個人電腦將占宏碁整體 PC 出貨量的 40%。面對全球供應鏈受地緣政治、貿易壁壘及通膨等多重挑戰,宏碁將保持彈性調整策略,包括縮短供應鏈、優化庫存管理等措施,以降低潛在風險。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數據顯示,受 AI 功能 PC 需求擴大以及品牌因應美國的關稅政策提前拉貨,推動 2025 年第一季全球 PC 出貨量達 6,140 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 6.7%,然而 PC 主要生產地仍來自中國,短期難以分散關稅壓力。
美股雷達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將於本周四 (24 日) 美股盤後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這將是外界首次深入觀察新任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上任後的改革藍圖。市場普遍預期,英特爾將連續第四季出現營收衰退,凸顯這位新掌舵者面臨的挑戰仍不小。
台股新聞
PC 品牌微星 (2377-TW) 今 (21) 日正式宣布,成為《英雄聯盟》太平洋職業聯賽(簡稱 LCP)官方電腦與螢幕合作夥伴,提供高性能電競 PC 與專業螢幕,全面提升賽事場館硬體實力。LCP(League of Legends Championship Pacific)是《英雄聯盟》在太平洋地區的頂尖職業聯賽,匯聚菁英戰隊,帶動電競熱潮。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三 (16 日) 報導,英特爾 (Intel)(INTC-US) 下周即將公布財報,其業績可能因筆電出貨量意外增長而受益。但分析師警告,這個增幅背後可能隱藏風險,不宜過度解讀。Susquehanna 分析師 Chris Rolland 指出,英特爾第一季可能受惠於在美國政府預告徵收進口關稅之前,市場大量搶購 PC 處理器。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顧能 Gartner 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全球 PC 出貨量達 5,900 萬台,年增 4.8%,主要受美國與日本市場強勁成長所推動;全球 PC 市場排名方面,聯想穩居龍頭,台系廠商宏碁則以 6.5% 市占率排名前進到第五,將華碩 (2357-TW) 的市占率 6.3% 擠下至第六。
美股雷達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市場消息稱,多家美國主要電腦公司,已相繼暫停從中國大陸出口產品至美國。 據日媒報導,包括蘋果 (AAPL-US) 和戴爾 (DELL-US) 在內的主要美國 PC 品牌,已經暫停從中國出口至美國。一位熟悉鴻海成都廠營運的人士表示,銷往美國的 PC 出口已暫時停止。
科技
全球個人電腦 (PC) 市場近期呈現出乎意料的強勁增長,根據研究公司 Canalys 報告顯示,2025 年第一季全球 PC 出貨量年率增長超過 9%,達到 6270 萬台,創下近年來的單季最高增幅。這項數據與 2024 年相對平緩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2024 年各季 PC 出貨量的年率增長率僅在 1.3% 至 3.4% 之間。
台股新聞
PC 類股經歷美國隊等關稅衝擊,宏碁 (2353-TW) 本周股價下沖上洗,直到川普宣布暫緩 90 天後,才於 10 日連二反彈,不過在廠商因應關稅,積極提前拉貨下,宏碁 3 月營收表現亮眼,且基本面穩定,獲法人按讚,三大法人本周買超近 2 萬張,其中外資買超 1.2 萬張,呈連五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