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美股雷達
儘管輝達市值單日飆升 2450 億美元創下紀錄,但市場對 AI 交易熱潮的疲態已悄悄顯現。高盛科技、媒體與通訊 (TMT) 交易員 Peter Bartlett 最新指出,面對 AI 領域層出不窮的新交易、合作與投資,市場參與者正感受到明顯的疲勞感。
美股雷達
在本屆秋季 GTC 大會 上,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系統性展示了公司在 GPU 加速計算、AI 超級計算、量子融合運算及自動駕駛、電信與製藥領域 AI 工廠的最新布局。他透露,Blackwell GPU 已實現美國量產,並將在國內完成整機組裝,預計出貨將達 2,000 萬顆,並將與下一代 Rubin 平台合計帶來數千億美元 GPU 銷售額。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29) 日宣布,將與輝達 (NVIDIA)(NVDA-US)、Stellantis 和 Uber 四方合作,共同開發和部署全球 Level 4 自駕計程車(Robotaxi) 服務。此合作中,輝達將開發並提供基於輝達 DRIVE AGX Hyperion 10 架構的輝達 DRIVE AV 解決方案,實現 Level 4 停車和 Level 4 駕駛能力;Stellantis 將設計、工程化並生產自駕車,使用其 LCV 平台和 STLA 小型自駕車準備平台,並整合輝達 DRIVE AV 平台。
美股雷達
Uber 周二(28 日)宣布,將從 2027 年開始擴充一支由輝達(Nvidia)(NVDA-US) 技術驅動的 10 萬輛自動駕駛汽車車隊,稱這一計畫有望降低向消費者提供可呼叫無人計程車(robotaxi)的成本。同日電動車廠商 Lucid(LCID-US) 也宣布,正與輝達合作,開發一款 L4 自動駕駛汽車平台。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在社群平台上宣布,將利用 Uber 收集的多樣化駕駛場景數據,包括機場接送、複雜路口和多變天氣條件,對輝達 Cosmos World 基礎模型進行後訓練。此消息公佈後,Uber 股價在周四午後上漲,盤中一度漲幅達 3.5%,隨後有所回落,最終收高 2.6% 至每股 94.61 美元。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四 (19 日) 報導,Uber 將與 Flytrex 合作測試無人機送餐服務,並將對 Flytrex 進行財務投資以加速技術開發。根據周四聲明,雙方將在年底前於 Uber Eats 的試點市場測試 Flytrex 無人機配送系統。
美股雷達
Lyft (LYFT-US) 和 Alphabet (GOOGL-US) 旗下 Waymo 周三 (17 日) 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將於明年將全自動駕駛叫車服務合作擴展至美國田納西州的 Nashville,激勵 Lyft 股價大漲,勁敵 Uber 則下跌 。
美股雷達
美國司法部週四 (11 日) 向舊金山聯邦法院起訴 Uber (UBER-US),指控該公司在提供服務時讓身障者面臨不平等待遇,違反了《美國身心障礙者法》(ADA)。司法部訴狀指出,Uber 未能確保其平台上的所有司機能夠適當地接載需要特殊協助的乘客,尤其是那些使用輪椅或其他輔助設備、導盲犬等乘客,導致許多身障乘客在嘗試叫車時遇到困難,並且經常被拒絕服務。
美股雷達
亞馬遜 (AMZN-US) 周三 (10 日) 旗下無人駕駛企業 Zoox 在拉斯維加斯推出了自動駕駛計程車 Robotaxi 服務,加大了在該領域的押注,與特斯拉 (TSLA-US)、Google(GOOGL-US) 旗下 Waymo、Uber 及 Lucid 等企業展開競爭。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三(10 日)報導,優步 (UBER-US) 宣布,將透過與電動空中計程車製造商 Joby Aviation 合作,於 2026 年在其應用程式中推出直升機叫車服務,加速進軍空中運輸服務。Joby Aviation 在 8 月以 1.25 億美元收購直升機及航空運輸公司 Blade,但不包括該公司的醫療器官移植部門。
國際政經
英國倫敦地鐵工人 9 月 7 日起,展開為 5 天罷工,大批通勤者被迫尋找替代路線,導致倫敦交通局(TfL)官網因訪問量過大而一度崩潰。倫敦地鐵罷工期間,TFL 部分服務維持。其中,伊利沙白線(Elizabeth Line)運營到希斯路機場(Heathrow Airport)的列車,地面部份將正常運行,但部份車站暫停。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五 (8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獲得德州叫車服務營運執照,可在全州與 Uber(UBER-US)、Lyft(LYFT-US)等公司競爭。德州許可證有效至 2026 年 8 月,允許使用「自動駕駛車輛」且無需配置安全駕駛員。
港股
全球出行與科技領域周一 (4 日) 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全球第二大出行巨頭 Lyft(LYFT-US) 與中國百度 (09888-HK)(BIDU-US) 旗下無人駕駛品牌蘿蔔快跑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標誌著中國無人駕駛技術首次大規模進軍歐洲市場,開創了產業先河。
線上叫車與外送平台 Uber 周三 (6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6/30) 財報,受惠於訂閱制忠誠計畫與需求成長,營收達 126.5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 124.7 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餘 0.63 美元,符合預期。
百度集團 (09888-HK) 旗下無人駕駛出行平台蘿蔔快跑周一 (4 日) 宣佈與全球領先的旅遊平台 Lyft 達成策略合作,雙方將攜手在歐洲市場推出無人駕駛出行服務,這是蘿蔔快跑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根據規劃,蘿蔔快跑的第六代無人車將於 2026 年率先在德國和英國落地,隨後逐步擴展至歐洲其他市場,目標是實現數千輛無人車的規模化運營,為當地居民與旅客提供高效、安全的自動駕駛出行選擇。
美股雷達
為解決叫車平台安全問題,Uber (UBER-US) 周三宣布司機與乘客媒合的新功能,下個月將於美國開始試行。該功能允許女性乘客在叫車或預約行程時,選擇與女性司機配對,也可直接在應用程式 (app) 內設定偏好。反之,女性司機也可選擇只載送女性乘客。
美股雷達
豪華電動車新創 Lucid(LCID-US)準備進軍特斯拉 (TSLA-US) 正積極布局的無人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市場,宣布與 Uber 和 Nuro 達成合作關係,激勵 Lucid 股價周四 (17 日) 狂飆 36%。Lucid 周四收盤上漲 36.2% 至每股 3.12 美元,漲幅遠超過大盤的約 0.5%。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二 (15 日) 報導,中國搜尋引擎巨擘百度 (BIDU-US)(09888-HK) 與 Uber(UBER-US)達成多年合作協議,將在美國與中國以外的市場推出用 Uber 平台叫百度 Apollo Go 自駕車服務。首波預計今年稍後在亞洲與中東展開。
美股雷達
Uber(UBER-US)攜手 Alphabet(GOOGL-US)旗下的自駕車公司 Waymo 於周二 (24 日) 正式在美國亞特蘭大推出無人駕駛叫車服務。這是雙方繼今年 3 月在德州奧斯汀合作營運後,再度將版圖拓展至美國南方重要城市。用戶可透過 Uber 應用程式預約 Waymo 無人計程車,在亞特蘭大約 65 平方英里 (約 168 平方公里) 的範圍內搭乘。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美股這波多頭行情似乎沒有什麼阻礙,但與其繼續持有股票,更好的做法是買入或繼續持有某些成長股。目前標普 500 指數克服了各種政治組力,保持多年來的上漲趨勢。即使近幾天以伊交火導致油價飆漲,造成推升通膨的威脅,但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取消部分關稅,因此通膨整體而言仍低迷,讓市場似乎不太擔心經濟成長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