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台股新聞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在中國負責組裝美國 iPhone 機型的產線在 4 月 9 日已停止生產,目前尚未有恢復生產的訊息,預估將自本季開始完全由印度生產與出口美國 iPhone 機型。郭明錤表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 (CBP) 於 4 月 11 日發布 CSMS #64724565 更新,iPhone 進口關稅由 145% 下降到原本的 20%,表面上對緩解市場氣氛有幫助,但實際上這對蘋果 (Apple) 仍是很大的壓力,iPhone 的生產規劃沒有太大改變。
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沒有什麼比擁有國產版 iPhone 更大的勝利了,因為這項成就將驗證他加徵關稅的計畫,以及「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競選承諾。而美國政府顯然認為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尤其是在他們打算對來自中國 —— 蘋果 (AAPL-US) 公司目前的生產基地 —— 的進口商品徵收高達 145% 關稅的背景下。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四 (10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加劇與中國的關稅對抗,但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指出,對中國市場曝險甚深的蘋果 (AAPL-US) 其實有辦法因應。分析師 Erik Woodring 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如果蘋果加快在印度的既有生產計畫,就可能不需要提高 iPhone 售價。
路透周四 (1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為應對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達 125% 關稅,美國科技巨擘蘋果 (AAPL-US) 包機從印度往美國運送 600 頓 iPhones,或多達 150 萬台手機運往美國,以避免高額關稅衝擊。
根據美國銀行 (BofA)(BAC-US) 的報告,蘋果 (AAPL-US) 將 iPhone 生產轉移至美國是有可能的,但這樣做會幾乎使設備的製造成本翻倍,並且帶來龐大的物流挑戰。美銀分析師 Wamsi Mohan 及其團隊在周三 (9 日) 向客戶發送的報告中指出,若 iPhone 在美國組裝,光是人工成本就可能增加 25%。
美股雷達
據《CN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認為蘋果 (AAPL-US) 可以將 iPhone 的生產移回美國,以避開新的關稅。不過 Needham 分析師 Laura Martin 並不這麼看。Martin 周二 (8 日) 在財經節目「The Exchange」回應白宮發言人李威特 (Karoline Leavitt) 關於蘋果將 iPhone 製造遷回美國的言論時表示,「我不認為那有可能。
美股雷達
川普政府認為,蘋果 (AAPL-US) 有能力在美國生產其標誌性產品 iPhone,但分析師認為行不通,而且每支 iPhone 成本恐將暴增至 3500 美元,而目前約為 1000 美元。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8 日重申川普立場,表示美國有足夠勞動力和資源,可在國內自行生產智慧手機,並強調蘋果已在美國投入 5000 億美元,「如果蘋果認為美國做不到這一點,不可能投入這麼大筆的資金呢?」對此,投資銀行 Needham 分析師 Laura Martin 直言「行不通」;Wedbush Securities 分析師 Dan Ives 也出來打臉,表示美國製造一支 iPhone 的成本將高達 3500 美元。
美股雷達
白宮週二 (8 日) 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相信蘋果可以在美國生產 iPhone,而美國對中國加徵 104% 關稅週三凌晨生效,蘋果 (AAPL-US) 週二股價崩跌 4.98%,至 172.42 美元,連續四個交易日走低。蘋果沒有立即回應對此言論發表評論的請求。
彭博周二 (8 日) 報導,根據印度科技部長衛士納 (Ashwini Vaishnaw) 的說法,蘋果 (AAPL-US) 在 2024 財政年度從印度出口超過 1.5 兆印度盧比 (約合 170 億美元) 的 iPhone,顯示出蘋果在努力將製造業務從中國多元化的舉措。
美股雷達
《彭博》周一 (7 日) 報導,美國消費者趕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生效前,湧入零售店搶購 iPhone,因為消費者擔心貿易關稅將導致產品漲價,從而引發恐慌性購買潮。根據報導,美國多家蘋果專賣店的員工表示,上周末顧客湧入商店購買各種產品,明顯擔心新關稅政策生效後,蘋果 (AAPL-US) 會將 iPhone 等各種產品提高的成本轉嫁消費者。
《華爾街日報》(WSJ) 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為應對中國產品關稅上調,蘋果 (AAPL-US) 正將更多 iPhone 生產轉移到印度。此舉被視為一項臨時措施,蘋果正在設法取得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豁免,類似於其在川普第一任政府期間獲得的豁免。川普近期一系列關稅措施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提高到至少 54%,而對印度商品的關稅稅率則達到 26%。
美股雷達
外電周一 (7 日) 報導,即使美國當局強推最新關稅政策,蘋果公司 (AAPL-US) 仍然不會在這幾年內將 iPhone 手機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主要是因為成本太高。從成本層面來看,美國的高昂勞動成本是蘋果難以承受之重。如果 iPhone 在美國投產,其產能將大幅縮減,而且美國當地的勞動成本高昂,蘋果必須支付符合美國標準的薪資,這些成本都將會轉嫁給消費者,蘋果最終會提高 iPhone 的售價來維持營運。
《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周一 (7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在 3 月最後一周,蘋果(AAPL-US) 在短短三天內緊急安排五架滿載 iPhone 及其他產品的貨機從印度和中國飛往美國,以規避美國總統川普周六 (5 日) 起所生效新的 10% 對等關稅。
美股雷達
華爾街知名分析師警告,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對美國科技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使其發展倒退十年,而中國則可能在此期間加速前進。Wedbush 科技分析師艾夫斯 (Dan Ives) 近日發布報告,對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表達了嚴重的擔憂,認為這是一場「糟糕的科學實驗」,可能引發「經濟上的世界末日」,並重創科技貿易、人工智慧革命以及整個產業。
台股新聞
摺疊手機作為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創新亮點,正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目光,隨著技術的進步,消費者對於這類產品的期望不僅限於更大的螢幕、更強的功能,還包含了更好的耐用性和使用體驗,特別是螢幕摺痕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手機用戶反映最擔心的因素,軸承結構技術做為摺疊手機的關鍵技術之一,背後的技術創新成為潛在的投資機會。
台股新聞
本土法人報告指出,2025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計達 12.6 億支,年增長率由原先預估的 1.9% 上修至 2.3%。這波成長主要來自於占全球市場八成的 Android 陣營,其出貨量預計年增 2.5%,同樣較原先預估的 1.7% 提升。
美股雷達
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期間,Wedbush 分析師艾夫斯 (Dan Ives) 成為華爾街最傑出的科技佈道者,他堅信這項新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但隨著時代改變,人也在變。在周五 (4 日) 給客戶的報告中,艾夫斯對科技股敲響了警鐘,因為川普周三 (2 日) 宣布的令人震驚的關稅政策繼續在投資界引起重視。
美股雷達
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富士康已經應蘋果 (AAPL-US) 要求,大幅增加印度 iPhone 產能,目標是年產 2500 萬至 3000 萬支 iPhone,是 2024 年的 2 倍多。早在 2017 年,蘋果就在印度班加羅爾地區透過代工廠組裝 iPhone SE 手機,以避免進口關稅,降低成本。
美股雷達
外媒週一 (31 日) 報導,蘋果計畫在 2025 年將其在印度的 iPhone 產量提高至前一年產量的兩倍,蘋果正加速在印度擴張生產。《印度時報》報導稱,鴻海計劃在 2025 年生產 2,500 萬至 3,000 萬部 iPhone,並已在過去數月內在邦加羅爾工廠進行試產。
美股雷達
根據媒體報導,近來有關傳聞多年的蘋果 (AAPL-US) 可折疊 iPhone 的消息明顯增多。長期關注蘋果的分析師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提到,蘋果的這個未來新品在代工商富士康已進入新產品導入階段 (NPI),預計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始量產。隨後也出現螢幕尺寸等方面的消息,內螢幕預計為 7.8 英寸,外螢幕為 5.5 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