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
鏈文
在最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結束後,雙方罕見同步發布聲明,確認將大幅下調關稅稅率為期 90 天。北京方面將對美國商品的懲罰性關稅自 125% 降至 10%,而華府則把對中國輸入商品的關稅從 145% 調整至 30%。而中方亦承諾暫停或取消一系列非關稅反制手段,包括針對稀土元素出口的出口限制。
大陸政經
美國白宮週二 (13 日) 透過網站發布總統川普最新的行政命令,價值 800 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關稅由 120% 降至 54%,最新聲明也提到,5 月 2 日後寄送的貨物,郵資仍維持在 100 美元,原定於 6 月 1 日起實施的 200 美元新費用已取消。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願意「在某個時刻」降低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因為目前關稅太高,導致全球兩大經濟體幾乎停止互相貿易,並稱中國發出「積極的」訊號,重申兩國可能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必須「公平」。川普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 145% 的關稅。中國則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 125% 的關稅作為報復。
國際政經
美國政府近期傳出將在關稅談判中施壓其他國家,要求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然而,在一篇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文章中,歐洲外交關係協會地緣經濟高級政策研究員 Agathe Demarais 就指出,中美之間的「脫鉤」並非易事,並可能面對三大挑戰。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干擾和衝擊下,中美今年第一季雙邊貿易仍保持成長,進出口規模 1.11 兆元 (人民幣,下同),成長 4%,但上周美國將對中國的關稅升高至 145%,形同要切斷雙邊貿易,而針對美國新一輪關稅霸凌措施,中國貿易業者則以漲價做出最新回應。
台股新聞
本週台股上演千檔漲停的罕見戲碼,指數從崩跌 2000 點到全面反彈,看起來像是「風暴過後的陽光」,但受中美貿易關稅升級與美債殖利率攀升影響,盤勢震盪劇烈,這場反擊,是政策救市與籌碼斷頭交織的結果,美方突然宣布關稅暫緩實施 90 天,國安基金也同步點燈進場,市場瞬間從寒冬進入短春,但長期觀察總經與市場節奏,智霖老師提醒投資人:這是一段「高難度行情」的開始,不是躺著賺的牛市循環。
國際政經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PI)指出,美國應分階段、有針對性地施加經濟壓力和正面激勵措施,取得談判籌碼,同時避免升級為貿易戰。ASPI 日前發布《美國對華政策備忘錄》報告指出,美國可避免與中國發生代價高昂的戰爭,同時實現自己的繁榮,並維護公正、透明和有效的全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