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
美國人形機器人新創企業 Figure AI 於周四(10 月 9 日)在官方網站正式發布公司第三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3」,展現其在家庭與商業環境中的多功能應用。Figure 03 不僅可執行端茶送水、整理房間、洗盤子及將衣物放入洗衣機,還能與寵物互動,提供全面家庭支援。
據報導,由於技術問題,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已決定放棄原定今年生產數千台 Optimus 人形機器人的計畫,使馬斯克在機器人領域的雄心暫時受阻。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特斯拉工程團隊在 Optimus 手部與前臂設計上遭遇重大技術瓶頸,無法實現類人靈活操作。
美股雷達
週六(4 日),特斯拉 (TSLA-US) 創辦人馬斯克在 X 上發布了一段 Optimus 人形機器人學習功夫的影片。影片中,Optimus 正在與專業人士互動,不僅模仿動作,更能精準應對每個招式並進行反擊,展現了機器人的自衛武術能力。在影片留言區,有網友好奇 Optimus 是遠端操控還是由人工智慧(AI)驅動。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在機器人學習大會(Conference on Robot Learning, CoRL)上發布了一系列重量級的開源技術,為全球機器人研發社群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解決方案」(Full-Stack Package)。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30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股價 9 月大漲超過 30%,創下近一年最佳單月表現,成為標普 500 指數本月前十大漲幅個股之一。投資人熱情押注馬斯克對公司的新戰略重心,也讓市場關注即將公布的第三季銷售數據能否支撐這波漲勢。
美股雷達
Meta(META-US) 首席技術長博斯沃斯(Andrew Bosworth)近日透露,公司將人形機器人視為繼 AR 之後的下一個「戰略級賭注」,計畫為此投入數十億美元。根據《The Verge》報導,在 Meta 總部接受採訪時,博斯沃斯透露,他今年初依照 Meta 執行長祖克柏的指示,啟動了公司的機器人研究計畫。
科技
機器人新創公司 Dyna Robotics(達納靈動) 不久前才宣布完成 1.2 億美元 A 輪融資,此輪融資後,該公司估值突破 6 億美元。輝達 (NVDA-US) 、亞馬遜 (AMZN-US) 、三星和 LG 等行業巨頭參與了此次融資,投資者包括專注於機器人領域的投資基金 Robostrategy、CRV、First Round Capital 領投,Salesforce Venture、輝達、亞馬遜、三星和 LG Technology Ventures 參投。
美股雷達
人形機器人賽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溫。美國新創公司 Figure 本周宣布,其 C 輪融資已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承諾資金,投後估值達到驚人的 390 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 1.2 兆元)。這不僅打破了全球人形機器人公司的估值紀錄,更使其估值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飆升超過 1400%,凸顯了市場對於具身智慧 (Embodied AI) 未來的巨大信心。
美股雷達
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熱度不斷攀升。根據最新消息,美國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 Figure 周二 (16 日) 宣布,在新一輪融資中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資金,投後估值達 390 億美元。這項里程碑式的融資使得 Figure 的估值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飆升了 1400%。
美股雷達
Google(GOOGL-US)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 在最新訪談中分享了公司在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技術上的尖端突破,包括革命性的 Genie 3 世界模型與 Gemini 機器人系統。Genie 3 能夠僅透過文本指令生成動態、可交互的虛擬世界,展示 AI 對物理世界的深刻理解;而 Gemini 機器人則將語言指令轉化為精準物理動作,並探索跨平台機器人軟體生態及人形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前景,標誌著通用 AI 與高級機器人技術的重大進展。
美股雷達
CNBC 報導,走過低迷的第 1 季財報、美國總統川普 4 月的對等關稅等考驗,特斯拉 (TSLA-US) 今年迄今股價終於由黑翻紅,從 4 月算起迄今一路暴漲了 85%。執行長馬斯克五年來首度出手買進自家股票,是帶動周一 (15 日) 漲勢的主因。
歐亞股
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加速邁入商業化落地階段,訂單密集落地成為產業發展的鮮明註腳,先是宇樹科技與智元機器人 6 月聯合得標中國移動 1.24 億元代工項目,刷新國內單筆訂單紀錄,7 月優必選以近億元訂單切入市場,兩個月後又簽下 2.5 億元全球最高金額人形機器人採購合約,本月星塵智能與仙工智能達成千台級合作訂單。
儘管特斯拉 (TSLA-US) 在人形機器人的生產上面臨多重挑戰,馬斯克仍將公司的長期戰略重點轉向自主機器人,逐步淡化對電動車的依賴。據《財富中文網》報導,馬斯克近期指出,未來特斯拉 80% 的市值有望來自人形機器人 Optimus。這一預測是在特斯拉公佈第四版「總體計畫」後提出的,計畫描繪了公司未來的發展藍圖與宏大願景。
週日(7 日),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正式開通「TeslaAI」官方微博,並通過官方認證,發布首條微博展示自家人形機器人 Optimus。根據《證券時報》報導,特斯拉在微博中附上了兩張人形機器人的照片,配文寫道:「我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身材」。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五 (5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董事會提議給予執行長馬斯克史上最大企業薪酬方案,若達成所有目標,未來十年最多可獲得價值 1 兆美元股票。該方案要求特斯拉市值達到 8.6 兆美元,約為目前估值八倍,並需達成自駕計程車量產和人形機器人等里程碑,凸顯馬斯克對公司的影響力。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四 (4 日) 報導,AI 安全學者 Roman Yampolskiy 警告,AI 可能在五年內引發史無前例的失業危機,失業率恐飆至 99%。他預測通用人工智慧(AGI)將在 2027 年問世,隨後勞動市場可能全面崩潰,幾乎所有工作都將被自動化取代。
港股
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重大突破,深圳優必選科技 (09880-HK) 宣布,已獲得來自某國內知名企業的 2.5 億元人民幣採購合約,創下迄今為止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最大的單筆訂單紀錄。這份以人形機器人 Walker S2 為主的合約,不僅鞏固了優必選在市場的領先地位,也標誌著人形機器人正從概念驗證階段,加速邁向規模化商業應用的關鍵拐點。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二 (2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預測,Optimus 機器人最終將占該公司價值八成,並首度在最新「總體規劃」中納入機器人業務,大幅降低汽車事業的戰略地位。馬斯克 2024 年中曾預測,Optimus 機器人有朝一日將使特斯拉成為價值 25 兆美元的公司,相當於當時標普 500 指數總市值的一半以上。
ETF
近期市場聚焦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於 Jackson Hole 全球央行年會的談話,9 月降息利多激勵美股反彈。本週台股則在短線修正後,季線 22813 點成為關鍵支撐。野村投信指出,AI 題材持續發酵,尤其 8/20-23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多家企業展示 AI 與人型機器人結合的應用,吸引市場高度關注,AI 與半導體產業因具備全球布局與避開關稅優勢,成為資金集中焦點,帶動主動式 ETF 表現亮眼。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旗下機器人廠達明機器人 (4585-TW) 今 (21) 日舉行上市前媒體發茶敘,董事長何世池表示,目前機器人操作精度已經做得很高,儘管各家廠商,非傳統機器人製造業者紛紛希望打入市場,但這些新進業者不具有工業應用需求的了解,這是達明可持續拓展的空間,未來發展人形機器人的終極目標是成為家庭、一般服務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