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礎建設





    2025-09-18
  •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 (19 日) 報導,微軟宣布將投資 40 億美元在威斯康辛州建設第二座資料中心,而第一座耗資 33 億美元的資料中心將於 2026 年初上線,搭載數十萬顆輝達 AI 晶片。微軟總裁兼副董事長史密斯(Brad Smith)在記者會上透露,威斯康辛州首座資料中心將配置數十萬顆輝達 (NVDA-US) Blackwell GB200 晶片,專門用於處理 AI 模型運算。






  • 2025-09-12
  • 《CNBC》周五 (1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輝達 (NVDA-US) 與 OpenAI 正在討論支持英國人工智慧 (AI) 基礎建設的重大投資計畫,可能涉及數十億美元,並有望在美國總統川普下周對英國進行國是訪問期間正式公布。知情人士指出,雙方正與雲端運算公司 Nscale 合作,相關投資協議仍在磋商過程中,目前尚未達成最終定案。






  • 基金

    美股屢創新高,市場焦點轉向聯準會可能降息,漲勢從大型股擴散至中小型股。法人看好,中型工業企業憑藉靈活性與適應力,受惠於基建與能源投資加速,具備顯著成長潛力。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基礎建設投資到 2033 年將為 GDP 增加 8,000 億至 1 兆美元,其中交通、能源與科技是主要貢獻來源。






  • 2025-09-01
  • 人工智慧公司 OpenAI 正計畫在印度設立一座龐大的資料中心,可能成為其「星際之門」(Stargate)AI 基礎設施計畫在亞洲的重要布局。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目前正尋找當地合作夥伴,建設容量至少 1 吉瓦的資料中心,若成真,將成為印度最大的資料中心之一。






  • 2025-08-19
  • ETF

    美股 AI 概念股龍頭輝達,周一股價帶量反彈,全日成交額高達 235.95 億美元,高居美個股第一,帶動與 AI 基建相關的「NYSE FactSet 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同步收漲 1.33%,漲幅優於費半 (0.41%)、標普 500(-0.65%),也激勵追蹤該指數的新光美國電力基建 ETF(009805-TW) 今 (19) 日買氣勢如破竹,盤中股價一度大漲逾 3%,最高價觸及 11.75 元,再創掛牌以來歷史新高。






  • 2025-08-05
  • 建築和採礦設備製造商開拓重工 (CAT-US)(卡特彼勒) 周二 (5 日) 公布第二季財報,儘管新任執行長克里德 (Joe Creed) 強調了堅韌的需求和穩健的營運表現,但公司公布的盈利數字仍未達到分析師的預期。由開拓重工的設備廣泛應用於全球的基礎建設、採礦、能源和運輸領域,開拓重工的財報常被視為全球經濟健康的風向球。






  • 印尼第二季經濟成長表現強勁且優於預期,主要由穩健的投資與家庭支出所推動,增速達到了自 2023 年第二季以來最快。根據統計局周二 (5 日) 公布,印尼 GDP 從前一季的 4.87% 加速至 5.12%,超越了預期的 4.80%。星展銀行經濟學家 Radhika Rao 表示,第二季 GDP 成長帶來了上行的驚喜,這可能歸因於提前出貨所形成的有利淨出口平衡。






  • 2025-07-29
  • 台股新聞

    為引導鼓勵保險業資金辦理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金管會研擬「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將於近期預告,最快今年 10 月底前上路。未來壽險業投資總額上限將從現行 10% 提升至 15%,據估算,最多可增加 1.63 兆元資金活水,可投資範圍亦擴大至政府核定的「基礎建設」,包含再生水、資料中心、倉儲設施等,不過,實際投入要視壽險公司是否找到合適案源而定,目前公建相關投資僅占全體壽險業不到 0.5%。






  • 2025-07-28
  • 幣圈

    202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的創世區塊將迎來第 10 週年。十年前,19 歲的 V 神 (Vitalik Buterin) 在白皮書中提出「區塊鏈不該只記帳,還能運行程序」的構想,如今已長成市值近 5000 億美金的巨獸。這是一場從理想主義試驗場蛻變為全球性金融基建的硬核創業史。






  • 2025-07-24
  • ETF

    近期美股頻創新高之際,資金回歸積極型資產,除了海外科技股 ETF 表現亮麗,其他主題包括「電力基建」、「航太防衛」、「網路資安」等類型 ETF 同獲資金青睞,其中,新光美國電力基建 (009805-TW) 今 (24) 日盤中大漲約 2%,成功站上 11 元,最高觸及 11.09 元,再創掛牌以來的新高。






  • 2025-07-17
  • ETF

    白宮政策急轉變,美對中 AI 晶片解禁,川普預計 7/23 將發表 AI 演說,進一步揭櫫發展 AI 的優先政策,有意砸 700 億美元邀請多家企業強化投資美國 AI 及能源產業,法人預估,川普 AI 大建設出台,一方面維持美國對中國 AI 競賽優勢,另一方面確保美國有充足電力可供應 AI 資料中心的運作,預料建立新資料中心、擴建發電設施、升級電網基建設施以及 AI 培訓等,將作為下半年川普政策的新核心。






  • 2025-07-15
  • 台股新聞

    6 月份以來受美國關稅政策與以伊戰火影響,全球股價多空角力,科技股隨美中貿易談判正向,科技股表現亮眼,不過,7 月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各國稅率帶動股價震盪,部份投資人轉向保守觀望,這也反應在基金規模變化上。根據 CMoney 統計資料,6 月規模增加前十名的全球股票型基金,投資主題主要分散在基建、AI、科技等。






  • 2025-07-09
  • 美股雷達

    Google (GOOGL-US) 亞太區人工智慧(AI)與新興科技政策負責人 Eunice Huang 週三(9 日)在新加坡舉行的 Reuters NEXT Asia 論壇上表示,Google 目前的 AI 投資重點主要集中在技術基礎建設上。






  • 2025-06-24
  •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24) 日 代子公司 CyberNet Venture Capital Corp. 公告,投資 20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5.9 億元) 設立私募基金 CHINA RENEWABLE POWER INFRASTRUCTURE LPF,持股約 3.08%。






  • 2025-06-12
  •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acle)(ORCL-US) 上季財報優於預期,並預測 6 月起的本會計年度雲端基礎建設銷售將大幅成長超過 70%,點燃投資人熱情,激勵甲骨文周三 (11 日) 盤後大漲 7%。F2026 Q1 和全年財測關鍵數字 vs LSEG 分析師預測Q1 調整後 EPS:1.46-1.50 美元 vs 1.48 美元 Q1 營收:年增 12-14% vs 149.6 億美元 (年增 12.4%) 全年營收:超過 670 億美元 vs 651.8 億美元甲骨文執行長 Safra Catz 在電話財報會議中表示,本年度 (6 月起,2026 會計年度) 的雲端基礎建設營收可望增加超過 70%,比上季的 52% 還要快。






  • 2025-05-19
  • 台股新聞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今 (19) 日表示,輝達已經轉型成全球 AI 基礎建設業者,預期未來 AI 會是基礎建設的一部份,成為繼電力和網路後的第三代基礎建設,並如同現階段的電力與網路一樣,十年後 AI 將整合到生活各個面向與國家中。






  • 2025-05-16
  •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四 (15 日) 報導,美國持續加強對中國在拉丁美洲影響力的防範。美國國務院西半球事務局 (Bureau of Western Hemisphere Affairs) 近日發表聲明表示,將「強烈反對」包括美洲開發銀行 (IDB) 在內的多邊貸款機構,向在哥倫比亞運營的中國國有企業提供貸款。






  • 2025-05-09
  • 美國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重量級企業高層周四 (8 日) 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警告,儘管美國目前在 AI 競賽中領先中國,但若要保持優勢,必須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資,並放寬 AI 晶片出口限制,以對抗中國在 AI 領域的迅速發展。此次聽證會由參議院商務委員會 (Commerce Committee) 召開,主席為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 (Ted Cruz),主題聚焦於美國如何調整 AI 監管政策以維持技術優勢。






  • 2025-03-19
  • 美股雷達

    貝萊德 (BLK-US)、微軟 (MSFT-US) 和阿布達比支持的投資公司 MGX 周三 (19 日) 表示,馬斯克的 xAI 和 AI 晶片巨頭 Nvidia (NVDA-US) 將加入開發人工智慧 (AI) 基礎設施的集團。深度學習和大規模數據處理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這又會增加能源消耗。






  • 2025-03-09
  • 台股新聞

    隨著烏俄戰爭接近停戰,全球製造業景氣回溫,鋼鐵需求逐步回升,帶動國際鋼鐵市場向上修正。根據烏克蘭政府與國際機構的估算,2025-2035 年間,烏克蘭戰後重建與恢復成本將達 5,240 億美元,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運輸、能源、商業與工業領域,建築與基礎設施的投資將直接帶動鋼鐵需求,推估烏克蘭的重建將創造約 3,800 萬噸的鋼鐵需求,占歐洲市場供給的 20%、全球的 1.5%,雖這一需求不會立即釋放,但長期而言,製造業復甦與全球經濟穩健成長,將有機會讓鋼鐵產業景氣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