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債
國際政經
日本政壇更迭之際,日本央行 (BOJ) 前官員下田知行 (Tomoyuki Shimoda) 最新表示,即便力主貨幣寬鬆的高市早苗成為新首相,BOJ 下月仍可能升息,這項決定將主要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尤其是股市表現和即將公佈的商業景氣調查結果。
過去兩個月,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一個極不尋常的現象:從歐美再到日本,西方主要經濟體的長期國債市場集體遭遇大規模拋售潮,引發長債價格暴跌、殖利率飆升的罕見局面。這一現象不僅打破市場對已開發國家債券「避險天堂」的傳統認知,更反映出西方貨幣信用體系正面臨嚴峻挑戰。
國際政經
日本正陷入全球公債拋售潮與國內政治不確定性交織的雙重困境,金融市場波動顯著加劇,日本 30 年期國債殖利率今 (3) 日一度飆升至 3.28%,創歷史最高紀錄,20 年期國債殖利率也觸及 2.69%,創 1999 年以來新高,同期日元則持續走弱。
歐亞股
《路透社》最新報導指出,日本金融市場近來正迎來一場備受期待的再通膨交易,但這場交易中卻唯獨欠缺日本投資人的參與。日本股市上月一路攀漲至歷史高點,日元也同步升值,而在這輪行情裡,外資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不僅如此,外資還是日本國債的主要拋售方,推動 30 年期日本國債殖利率攀高至歷史高點。
國際政經
日本國債市場正陷入新一輪劇烈動盪,10 年期殖利率周二 (26 日) 盤中飆升至 1.627%,創 2008 年 10 月以來新高,10 年期國債期貨價格則跌至 2009 年以來最低點,30 年期國債殖利率更一度突破 3.235%,刷新 7 月創下的歷史高點。
國際政經
日本政壇迎來重大變局,第 27 屆參院選舉周 (20) 日投票結果出爐。所有議席數均已敲定,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大敗,在 66 個改選議席大敗,加上 75 個非改選議席後,在參院的議席數未能達到過半數所需的 125 席,在野的立憲民主黨在 22 個改選議席中一席未失,國民民主黨則從改選 4 席大幅增至 17 席,參政黨也從改選 1 席大幅增至 14 席。
國際政經
全球最大債券投資機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調整策略,DoubleLine Capital、PIMCO 等巨頭紛紛減持 30 年期美債,轉向短期債券市場。這場持續半年的「棄長逐短」風潮,除反映出市場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深度焦慮外,還很可能重塑未來數十年的美債市場格局。
面對日本超長期國債殖利率近期飆升與市場不安,日本財務省(MOF)正考慮調整本財政年度的債券發行結構,可能減少 20 年、30 年或 40 年期日本國債(JGB)的發行量,以穩定長天期利率並回應對政府債務惡化的憂慮。根據《路透》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財務省預計將在 6 月中下旬與市場參與者磋商後做出最終決定。
國際政經
全球金融市場近來動盪,美國股債匯市在美債危機中震盪,日本國債市場深陷流動性陷阱,中國房市則在轉型陣痛中尋找新動能,於是有網友戲稱美國的股 (債) 市、日本債市與中國房市成了當前世界三大待救市場。中國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旗下微信公衆號「吳曉波頻道」今 (23) 日刊文表示,日本債市最先迎來崩潰時刻,周二 (20 日) 新發 20 年期國債拍賣異常慘淡,投標倍數僅 2.5 倍,創下 2012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衡量日本債市需求的「尾差」飆升至 1.14,創 1987 年來最差水準。
國際政經
日本國債市場周二 (20 日) 遭遇標誌性衝擊,該國 20 年期國債拍賣創 2012 年來最差紀錄,投標倍數從上月 2.96 倍驟降至 2.5 倍,尾差指標更從 0.34 飆升至 1.14,刷新 1987 年以來的歷史高點紀錄。日本 20 年期國債殖利率單日飆升約 15 個基點至 2.555%,創 2000 年 10 月以來新高;30 年期同步攀升至 3.1% 的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