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智慧醫療





    2025-08-28
  • 台股新聞

    緯創 (3231-TW) 旗下緯創醫學今 (28) 日發表全新一代智能運動下肢外骨骼裝置 iKneego(i 膝旺),聚焦動作輔助與運動表現優化技術,產品應用領域多元,並以創新科技回應未來運動與健康生活的三大核心趨勢,包括智能化、個人化及多重應用性,重新定義運動表現與身體輔助的可能性。






  • 2025-08-22
  • 台股新聞

    第五屆「機器人智動系統優質獎 ARSI」出爐,今年上銀科技 (2049-TW) 共贏得二項大獎,分別為高速放電銑削頭獲得「機器人及關鍵零組件研發組」- 特優獎與下肢復健機器人獲得「系統整合應用組」- 優良獎,充分展現優秀之智動化成果與持續的創新研發能量。






  • 2025-08-20
  • 台股新聞

    在 AI 技術驅動下,台灣智慧機器人應用正全面落地!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攜手中鋼機械、臺大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打造三大應用亮點,包括全台首創「AI 內視鏡機器人」已於台大臨床驗證、醫療運送與器械整備機器人獲彰基導入、超高精度「數位雙生焊接機器人」則獲中鋼導入,皆於本屆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 (TAIROS) 展出,展現台灣 AI + 機器人技術在醫療與製造兩大產業的重大突破。






  • 2025-08-19
  • 台股新聞

    資訊軟體業者昕力資訊 (7781-TW) 今年前 7 月合併營收 4.41 億元,年增 17.6%,總經理葉怡蘭表示,隨著 AI 新產品搶攻醫療市場、拓展越南有成、參與政府金融打詐政策,其中,AI 醫療專案下半年拚持續放量,挹注營收。昕力資目前已與多家醫療院所合作導入 AI 輔助診斷、智慧病歷管理與資安防護系統,可提升診療效率並確保病患資料安全。






  • 2025-07-28
  • 台股新聞

    群聯 (8299-TW) 今 (28) 日與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聯手宣布,搶先導入「地端生成式 AI 系統」,打造「AI 駐院、不離院、不外洩」的智慧醫療模式,不僅大幅減輕第一線醫護負擔,更守住醫療資料安全防線。群聯指出,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夾擊下,醫療人力日益吃緊,如何在醫護有限的情況下,維持照護品質與病患安全,成為醫界亟待解決的挑戰。






  • 2025-07-21
  • 台股新聞

    為因應醫護人力吃緊的挑戰,工研院今 (21) 日宣布攜手亞東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與奇美醫院,共同啟動「MedBobi 2.0 整合平台」,打造台灣首個以「臨床語料 (指臨床上常用的溝通術語) 與 AI 模型訓練」為核心的智慧醫療共創平台。






  • 2025-06-30
  • 台股新聞

    東森 (2614-TW) 所屬東森集團宣布在台北市開出「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表示,東森栢馥設定為高品質生活的私人健康會館,目前正規劃推出涵蓋三代四代的家庭健康卡制度。王令麟說明,東森栢馥設計上刻意避開傳統醫院的冷冽氛圍,希望打造成有溫度的健康會館,而 5 樓已設有去年啟用的東森 REGAL 美容生技中心,將 AI 技術應用於美容和精緻健康管理。






  • 2025-06-17
  •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今 (17) 日攜手國防部軍醫局與國防醫學院,聯手開發「電子傷票系統」,以科技導入戰場醫療現場,實現傷患資訊即時數位化處理。董事長林百里指出,期待藉由三方合作,優化現行災害醫療救護系統,就不同場域迅速提升應變能力。 此次合作結合 AI 判讀、無線通訊、生命徵象擷取與即時資訊傳輸功能,廣達提供核心架構設計,並支援智慧醫療平台,搭載自主開發的 QOCA 遠距照護技術,可於行動載具與前線救護設施中靈活部署。






  • 2025-06-13
  •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今 (13) 日召開股東會,會中股東提問智慧醫療領域獲利的時間點,林百里坦言「智慧醫療是最大的挑戰」,認為智慧醫療領域需要提供更加完整的解決方案才是核心關鍵。 林百里指出,廣達在 AI 伺服器、智慧汽車、智慧製造等領域皆有好表現。






  • 2025-06-12
  • 台股新聞

    醫揚科技 (6569-TW) 榮獲經濟部頒發「2025 年第九屆國家產業創新獎-卓越創新中小企業獎」殊榮。此項殊榮肯定了醫揚在智慧醫療技術、人工智慧應用及系統整合創新領域的卓越貢獻與持續投入,並彰顯公司以「Bring medical AI innovation with care」為使命,致力推動台灣智慧醫療產業於國際市場的領導地位。






  • 2025-06-09
  • 台股新聞

    安克生醫 (4188-TW) 今 (9) 日宣布,旗下研發的安克甲狀偵 (AmCAD-UT)LIVE 掌上型超音波(POCUS) 結合即時 AI 智慧分析技術與甲狀腺超音波輔助軟體,近日獲約旦政府採購適用,待測試順利,預計正式導入當地皇室醫療系統旗下 20 多家醫院。






  • 2025-06-06
  • 台股新聞

    因應人工智慧技術在臨床醫療領域的加速發展,醫揚科技 (6569-TW) 作為專業醫療 AI 設備的領導開發廠商,持續導入輝達 (NVDA-US)NVIDIA Holoscan & IGX 平台,以及英特爾 (INTC-US)Intel 最新 NPU 技術,分別在醫療影像 AI 與長照邊緣 AI 運算領域落地執行。






  • 2025-06-03
  • 台股

    總統賴清德去年上任後,設立「健康台灣」目標,為強化台灣大健康產業形象,促進跨國合作與在地應用,由經濟部國貿署委外貿協會推動「Go Healthy with Taiwan」健康台灣全球徵案活動,今 (3) 日啟動,並廣邀全球政府、法人、企業及機構提出創新構想,結合台灣優質的大健康產品與創新解決方案,提升全球城市、社區及企業的健康水平與福祉。






  • 2025-05-21
  •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於 2025 GTC Taipei 大會期間發表多項數位健康事業創新成果,涵蓋 AI 護理協作機器人、智慧醫院數位孿生場域建置,以及對全球開源醫學影像平台 MONAI 的 AI 模型技術貢獻。面對高齡社會與日益嚴峻的護理人力短缺挑戰,鴻海攜手臺中榮民總醫院、川崎重工 (Kawasaki),共同研發 AI 護理協作機器人「Nurabot」,搭載由鴻海研究院自研的繁體中文 AI 大型語言模型 FoxBrain,支援文字轉語音(TTS)、語音辨識 (ASR)、自然語言處理 (NLP),透過鴻海數據中心部署。






  • 2025-04-28
  • 台股新聞

    仁寶 (2324-TW) 旗下宏智生醫創辦人劉益宏今 (28) 日歡迎以色列國會訪團參訪,分享投資成立宏智生醫初衷,同時也闡述憂可視腦波壓力評估系統的研發緣由及過程,展示該產品目前在醫院及診所的應用現況,以及拓展至憂鬱症大眾健康預防的計劃。 憂可視腦波壓力評估系統結合腦波儀與 AI 演算法,擷取 90 秒放鬆狀態下的腦波,並透過雲端進行分析,生成客觀且量化的 SEA 分數 (1 至 10 分),表示憂鬱症的機率。






  • 2025-04-16
  • 台灣政經

    2025 Deloitte Ecosystems & Alliances Summit (E&A Summit)今(16)日集聚產業專家與官方、及企業領袖等全球頂尖策略聯盟夥伴專注於探討人工智慧(AI)在各行各業中的具體應用,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期許能將台灣的兩 大優勢「智慧 + 醫療」打造成另一座護國神山,他並分享,過去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如何轉虧為盈,即是因為導入長庚醫院的 AI 病歷系統。






  • 2025-04-11
  • 台股新聞

    玉山銀行統籌中英醫療體系新台幣 22.48 億元聯貸案,今 (11) 日完成聯貸簽約,此聯貸資金將用於中英醫院板橋院區遷址計劃,並結合明基佳世達集團醫療事業,攜手布局智慧醫療,嘉惠更多新莊板橋患者。 此聯貸案原目標金額為新台幣 19.88 億元,在華南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富邦銀行及安泰銀行踴躍參與下,最終超額認購達 1.6 倍,總金額 22.48 億元。






  • 2025-04-02
  • 台股新聞

    為促進台灣醫療 AI 產業發展,櫃買中心昨 (1) 日與台灣數位治理協會共同舉辦「醫療 AI 新創媒合座談會」,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指出,上櫃生技類股市值已占近 10%,僅次於半導體。台灣擁有卓越的醫療資源與 AI 研發能力,櫃買中心將持續積極推動創櫃板 plus 新制,協助讓創櫃板成為新創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跳板。






  • 2025-03-25
  • 台股新聞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今 (25) 日宣布,正式成立「生技中心南部辦公室」,董事長涂醒哲表示,過去生技中心只有在北部努力,如今不只是將技術帶到南部,更將產業發展能利結合在地資源,打造台灣生技產業的新引擎。 生技中心表示,透過生技中心南部辦公室的成立,串聯北部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台北生技園區以及竹北生技園區的成功經驗,建置南北串連的生技廊帶。






  • 2025-03-21
  • 台股新聞

    緯創 (3231-TW) 旗下緯創醫學科技推出的 BestShape VS「AI 零接觸新生兒智能照護產品」,與璽悅產後護理之家攜手合作,經歷 COVID-19 及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疫情危機,透過 AI 科技輔助結合護理人員專業照護,有效避免月子中心成為傳染病的群聚熱點,至今已照顧超過 8500 名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