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汽車





  • 美股雷達

    據央視新聞,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10 日) 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 25% 關稅。川普當天也表示,相關要求「沒有例外和豁免」。同時,川普表示將考慮對汽車、晶片和藥品徵收關稅。川普日前表示,他將在 10 日宣布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 25% 的關稅。






  • 2025-02-08
  •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五 (7 日) 報導,通用汽車 (GM-US) 與福特汽車 (F-US) 目前是標普 500 指數中最便宜的股票,但這並不意味著是進場的好時機。華爾街分析師表示,隨著未來風險的上升,他們對這兩家百年老車企的看法正迅速轉為負面。根據彭博的數據,目前對於通用汽車的「賣出」建議目前處於至少 10 年的最高水準,超過 9% 的分析師給出「賣出」(Sell) 評等。






  • 2025-02-07
  • 基金

    台股開春震盪,來自中國的 AI 團隊釋出最新的 AI 模型「Deepseek R1」讓市場震驚,加上貿易戰影響投資氣氛,電子指數受半導體類股重挫拖累,直接慣破月線與季線,加權指數也因而回測半年線,儘管目前市場看法普遍悲觀,但長期而言 AI 技術想要實現大規模應用,必須通過創新來降低成本,DeepSeek 的橫空出世對於 AI 產業絕對是正面助益。






  • 2025-02-06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2/5)野村腳勤觀點:DeepSeek 可望推升算力總需求DeepSeek 以高效、低成本的 AI 模型震驚全球,讓全世界看到了另一條發展 AI 的路徑,但有趣的是,DeepSeek 在爆紅之後一度因使用者過多,導致系統癱瘓無法使用,這其實也反應了:即便可用更少的運算資源來訓練 AI 模型,但當軟體實際運作並執行時,仍需要大量的伺服器能力支撐,這也是為什麼大力投資資本支出和基礎設施仍重要,並且長期而言發展 AI 的成本降低,將有利於小公司或資源貧乏的國家加入 AI 戰局,將提升整體 AI 晶片的需求 (包括加速開發 ASIC、提升二線 GPU 需求),AI 硬體股還是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 2025-02-05
  • 歐亞股

    路透周三 (5 日) 援引兩名知情人士消息與一份政府文件報導,印度指控南韓汽車製造商起亞 (Kia) 因錯誤申報進口零部件,涉嫌逃稅 1.55 億美元 (約合 13.5 億印度盧比),這是一起涉及高額關稅和長期調查的案件。這一指控是在起亞與印度當局間的最新爭議中提出的,與此前大眾汽車(Volkswagen)因涉嫌逃稅而起的爭議相似。






  • 歐亞股

    據日媒報導,本田汽車 (Honda) 與日產汽車 (Nissan) 之間的經營整合協商,可能因為本田提議將日產納為子公司而面臨破局。兩家汽車製造商去年 12 月表示,已同意於 2026 年開始就合併為一家控股公司進行談判,同時保留各自的品牌。






  • 台股新聞

    神基控股 (3005-TW) 宣布,旗下子公司神基科技與德國汽車零件大廠馬勒集團子公司 MAHLE Aftermarket 合作,以搭載 Android 作業系統的 Getac 強固型硬體設備為基礎,共同開發全新汽車維修診斷工具。神基控股暨神基科技董事長黃明漢表示,與 MAHLE Aftermarket 一起提供滿足汽車售後市場所需的強固型解決方案,目標是運用創新的數位科技,協助全球各地的維修廠快速高效地解決日常挑戰。






  • 歐亞股

    根據路透周二 (4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 25% 的關稅,而這一政策對日系車商,尤其是日產汽車 (Nissan) 的影響,可能是最為嚴重的。儘管川普已同意暫停該政策 30 天,但如果關稅最終落實,對日產將造成重大損害,尤其是在日產努力重整並與本田進行合併談判的背景下。






  • 2025-02-04
  • 台股新聞

    連接線大廠信邦 (3023-TW) 今 (4) 日公告 1 月營收 27.59 億元,創同期新高,月增近 4%、年增 1.8%,主要受惠醫療、汽車及綠能等產業銷售較前月成長,加上提前於去年第四季備貨,推升營收表現。信邦指出,1 月因中國農曆假期,實際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期少一周,但營收仍能成長,主要是充分掌握客戶端的需求,於第四季產業淡季時,將中國農曆假期所產生的產能缺口,提前安排於第四季生產,並於 1 月前 3 周出貨。






  • 2025-02-03
  •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 25% 的關稅,此舉將嚴重威脅北美汽車製造商的生產,並可能導致汽車價格創下新高。這項關稅政策是川普針對美墨邊境移民和毒品流動以及巨額貿易逆差的回應。除非出現意外,關稅將於美東周二 (3 日) 凌晨 12:01 生效,這意味著製造商只有不到 48 小時的時間來考慮應對措施。






  • 2025-01-25
  • 大陸政經

    據央視財經,中國商務部等 8 部門辦公廳周五 (24 日) 發布關於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按照《商務部等 14 部門關於印製「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相關要求,2025 年至 2027 年將進行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工作。






  • 2025-01-23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22)野村腳勤觀點:人型機器人題材值得關注隨著開發中國家人口老化、薪資高漲,人型機器人的趨勢非常明確,像是特斯拉 Optimus、輝達 Figure 01/02 都已逐步投入產線生產訓練,造價 5-6 萬美元也更具競爭力。






  • 美股雷達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分析師在周三 (22 日) 的報告中表示,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重返白宮後的行動,為汽車產業帶來「預期中的不確定性」。川普在回任第一天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廢除有利於電動車的政策,並表示可能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關稅。






  • 2025-01-22
  • 台股新聞

    中砂 (1560-TW) 今 (22) 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執行長謝榮哲表示,董事會今日決議收購日本三井金屬礦業集團旗下的兩家公司 MKS 與 MGT,總收購金額約新台幣 8.36 億元,可望擴大公司在汽車業務的布局,同時切入日本與東南亞市場,開創更多成長機會,據了解,兩家公司年營收約新台幣 5-6 億元。






  • 2025-01-21
  • A股港股

    根陸媒《證券日報》報導,華為於近日公布了 2024 年度分紅方案,每股分紅人民幣 1.41 元,以參與員工持股計畫約 15 萬人計算,人均分紅或不低於 48 萬元。這一巨額分紅再次彰顯了華為在面對外部壓力和挑戰下依然保持的強勁盈利能力和對員工的慷慨回饋。






  • 2025-01-17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15)野村腳勤觀點:GB200 出貨還要再等等GB200 大量出貨時間屢次遞延,從 3Q24 一路遞延至 2Q25,結果就是全年出貨量可能低於預期,最樂觀時估計有 5 萬櫃以上,而現在可能降至 2-3 萬櫃,即便是下一代 GB300 也還有數個關鍵規格升級並需要開發時間,4Q25-1Q26 是較有可能出貨的時間,這也就是說,今年或許將面臨數季的出貨空窗期,也是因為這樣,現階段市場信心不足,在沒看到大量出貨證據前,相關利空傳言就容易被放大解讀,比如 CSP 客戶砍單、ASIC 取代輝達晶片等,但至少以現況來看,出貨問題主要是供應端而非需求端,尤其是在先進製程極為稀缺的情況下,除非 GB200 再度發生數次延期,否則輝達短期內砍單的機率不高,短期內對台灣供應鏈廠商的影響也相對有限。






  • 2025-01-09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8)野村腳勤觀點:全球化時代告終,大美國時代來臨新冠疫情封城導致全球面臨供應鏈斷鏈的巨大風險,背後的代價是世界各國都難以承受的,尤其是美國這樣全球最大經濟體,生產成本上升、消費疲軟,供給面與需求面都受到了衝擊,因此無論是貿易戰、關稅壁壘,甚至是川普減稅新政,目的都是引導資金重回美國,使美國再次成為最大的資源分配者,而從疫情後股市表現來看,各國之間也出現了明顯差異:美國陣營一路向上,非美陣營一路躺平;未來 3-5 年市場主流將圍繞 MAGA,美國陣營應該仍是最大贏家,台灣供應鏈與美國合作關係密切,想必不會缺席。






  • 2025-01-04
  • 美股雷達

    美國車載人工智慧 (AI) 語音技術公司 Cerence 周五 (3 日) 宣布與輝達 (NVDA-US) 加深合作,以提升其車載系統中的語言模型性能。消息傳出後,Cerence 周五盤前股價一度漲逾 32%、開盤一度漲逾 94%,截至盤中大漲逾 120%,過去 6 個月累計漲幅約 165%。






  • 美股雷達

    根據外媒周五 (3 日) 報導,在庫存補充和更高激勵措施推動下,2024 年美國新車銷量有望升至 5 年來新高。分析師預測,去年美國新車銷量將突破 1,580 萬輛,並且創下自 2019 年以來新高,其中通用汽車將成功衛冕,再度登上銷量冠軍寶座。






  • 2025-01-03
  • 歐亞股

    根據義大利工會組織 FIM-CISL 周五 (3 日) 數據,全球第四大車廠 Stellantis(STLA-US) 去年在該國的汽車生產量下滑 37%,顯示汽車製造業受打擊。為解決義大利的產能過剩問題,Stellantis 嚴重依賴政府資助的臨時裁員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