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國際政經
來自西方的創投(VC)機構在七月組成一支考察團,實地走訪中國多地,拜訪工廠、與新創公司創辦人與當地創投對話,針對電池、清潔能源及能源產業鏈的最新發展進行了解。這趟考察讓這些投資人更加確信,中國在這些領域的領先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以至於某些來自歐美的企業或資產已被視為「uninvestable(不可投資)」。
在 AI 範式加速轉變的背景下,2025 全球機器學習技術大會將於 10 月 16 日至 17 日在北京威斯汀酒店隆重召開。這項盛會將匯集 Transformer 共同發明人、OpenAI 科學家 Lukasz Kaiser 等 50 餘位頂尖專家,共同探討推理模式的歷史、現況與未來。
A股
進入九月以來,中國 A 股市場的融資融券餘額持續上升,近期突破 2.4 兆人民幣,刷新歷史紀錄。雖然週四(18 日)出現小幅回落,但總體仍保持在 2.4 兆人民幣以上。從 9 月初至 9 月 18 日,A 股市場融資融券餘額累計增加約 1411 億人民幣,增長主要來源於融資餘額的提升。
A股
週五(19 日),高盛於媒體交流會上針對亞洲及中國股市前景發表最新看法。會上,高盛亞太區首席股票策略師慕天輝(Timothy Moe)與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Kinger Lau)分別提出觀點,看好亞洲與中國市場。慕天輝指出,聯準會降息及美元走弱的宏觀環境,整體上有利於股市表現,特別能支撐亞洲市場的發展。
美股雷達
賓州大學教授 Benjamin Lee 警告稱,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上的過度投資可能面臨風險。在甲骨文 (Oracle) (ORCL-US) 宣布價值 3000 億美元的 AI 合約後,該公司的股價飆升,同時美股市場上的 AI 概念股也隨之上漲。
科技
根據《The Information》周五 (19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 OpenAI 計劃未來 5 年將再投入約 1,000 億美元,向雲端服務供應商租用備援伺服器,以確保算力資源安全。報導引述公司高層與股東會議上的討論指出,這筆新支出將額外疊加在 OpenAI 既有的龐大資本規劃之上。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19 日) 表示,美中雙方在 TikTok 美國業務交易上已「更接近完成」,並強調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後,雙方在多項議題上取得進展。此交易將使字節跳動 (ByteDance) 分拆其在 TikTok 美國業務的持股,轉交美國投資人,避免這款熱門影音應用程式在美遭禁。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五 (19 日) 報導,美國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正評估對英國自駕新創 Wayve 投資 5 億美元,進一步強化雙方在自駕車技術上的合作。Wayve 表示,雙方已簽署意向書,該筆資金若成形,將作為公司下一輪融資的一部分。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五 (19 日) 報導,全球最具市值的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宣布將斥資 50 億美元入股昔日對手英特爾 (INTC-US),取得約 4% 的股份,並攜手開發個人電腦與資料中心晶片。這項交易震撼半導體產業,對台灣台積電 (2330-TW)(TSM-US) 與南韓三星電子等亞洲晶片代工龍頭而言,既可能減輕美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壓力,也潛藏長期競爭威脅。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 (18 日) 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正式簽署科技夥伴協議,旨在強化兩國在人工智慧(AI)、量子運算及核能領域的合作。美國總統川普在與英國首相施凱爾會晤時表示,人工智慧(AI)正在接管世界,並希望科技公司的領導者們能對其所從事的工作有清晰的認識,因為他自己對此了解有限。
台股
日本 ETF 龍頭品牌野村帶路!勢不可檔,大者恆大,直達日股全產業009812 連結日本規模第一 *、亞洲稱霸 *「日本國民 ETF - 1306JP」野村投信持續掌握市場趨勢,站在趨勢浪頭前,攜手最大股東、日本 ETF 領導品牌「野村資產管理」,於 9 月 18 日舉行台日跨境 ETF 雙掛牌揭牌儀式。
基金
野村投信旗下「00935 野村臺灣創新科技 50 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於 9 月 18 日正式透過連結方式於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掛牌上市,與「009812 野村日本東證 ETF」同步在台登場,展現台日資本市場深化合作的具體成果。
大陸政經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四(18 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記者會,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成就。「十四五」時期,中國科技投入持續增加科技投入持續增加,2024 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人民幣(下同)3.6 兆元,較 2020 年增長 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 2.68%,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準;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美股雷達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旗下的無人駕駛部門 Waymo 正在自動駕駛計程車領域迅速發展。Waymo 週四 (18 日) 宣布,與新合作夥伴 Via Transportation(VIA-US)達成協議。這項交易使得特斯拉(TSLA-US)在其自駕計程車服務上陷入了追趕的困境。
美股雷達
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熱度不斷攀升。根據最新消息,美國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 Figure 周二 (16 日) 宣布,在新一輪融資中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資金,投後估值達 390 億美元。這項里程碑式的融資使得 Figure 的估值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飆升了 1400%。
美股雷達
根據《Axios》周三 (17 日) 獨家報導,美國眾議院將開始導入微軟 (MSFT-US)Copilot 人工智慧 (AI) 工具,以推動國會現代化並擁抱 AI。此舉標誌著國會正式把 AI 納入日常運作,微軟只是第一步。依據公告內容,眾議院議員與幕僚將能使用具備「強化法律與資料保護」的 Copilot 聊天機器人。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17 日) 表示,對於媒體報導中國禁止企業採購其人工智慧 (AI) 晶片感到「失望」。英國《金融時報》(FT)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指出,中國國家網信辦已要求包括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與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在內的企業,不得再購買輝達 AI 晶片,其中包括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RTX Pro 6000D;此前美國以國安為由限制的 H20 晶片則屬於另一波出口管制範圍。
歐亞股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三 (17 日) 報導,芬蘭電信設備商諾基亞 (Nokia) 宣布組織重組,將成立兩個新團隊,以強化技術創新能力,特別是在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布局,同時提升對業務發展的支持。該公司表示,這兩個新團隊將於下月初開始運作,其中一個專注於技術與 AI,另一個則是企業發展部門。
港股
在人工智慧 (AI) 投資前景看好的推動下,中國科技股周三 (17 日) 迎來一波猛烈漲勢,將一項關鍵指數推升至近 4 年來的最高點。這波漲勢不僅反映了市場對 AI 技術商業化的樂觀預期,也顯示在監管打壓與疫情後的經濟困境後,資金正重新流回中國市場。
美股雷達
中國科技巨頭百度週三港股 (9888-HK) 價格飆升多達 12%,隨週二美國存託憑證 (BIDU-US) 上揚 7.8% 的漲勢起舞,係因該公司加速推進其人工智慧(AI)計畫和合作夥伴關係。在此波漲勢之前,百度本週早些時候與中國招商局集團(China Merchants Group)達成一項與 AI 相關的協議,該協議聚焦於交通、金融和房地產開發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