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政策
美股雷達
《彭博》社論周二 (12 日) 指出,白宮近期發布的 AI 行動計畫在能源基礎設施、創新政策等面向表現不錯,但完全忽略移民政策改革是重大缺失。該社論強調,美國 60% 頂尖 AI 公司都由移民創立,缺乏移民改革將削弱美國 AI 競爭力。隨著 AI 革命持續加速,近月來大型交易併購案、先進技術的不斷突破、各業者間的競爭博弈和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都讓這個產業風起雲湧。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一 (4 日) 報導,高盛 (GS-US) 警告房市將拖累美國下半年經濟成長。該投行首席經濟學家 Jan Hatzius 預測,下半年住宅投資將較去年同期下滑 8%,主要因移民減少和房屋負擔能力惡化所致。「住宅投資可能仍會是 (經濟) 成長的最大拖累,」Hatzius 寫道。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周一 (28 日) 報導,其最新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支持川普政府打擊非法移民的政策目標,62% 受訪者贊成遣返非法入境者,但 58% 選民反對川普政府繞過司法程序直接拘留遣返的作法,認為執行手段過於激進。執行手段引發爭議這項針對 1500 名登記選民的調查顯示,川普大規模遣返行動中的兩項關鍵措施遭到 58% 選民反對:一是在沒有司法程序的情況下直接拘留遣返疑似非法居留者;二是將移民遣返至薩爾瓦多、南蘇丹等與他們毫無關聯的第三國監獄。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在移民政策上顯現矛盾立場,一方面持續強化邊境管控與非法移民打擊力道,另一方面又對農業領域的無證勞工釋放緩和訊號,這一複雜態度反映美國經濟現實與政治承諾之間的深層矛盾,也引發社會各界對移民權益保障的激烈爭論。《衛報》報導,川普政府上台後推行的高關稅政策與移民執法行動對農業勞動力市場造成顯著衝擊。
美股雷達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政策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中,億萬富豪公寓開發商豪爾赫 · 佩雷斯(Jorge Pérez)旗下的 Related Group 正積極應對挑戰,並對南佛羅裡達的房地產市場保持長期樂觀態度。他也表示,自已與川普的友誼因價值觀差異而淡化了。
美股雷達
《黑天鵝》的作者者塔雷伯(Nassim Taleb)認為,儘管美元仍是有效的計價與交易媒介,但黃金已實質上成為全球的儲備貨幣。他更直言,川普政府的關稅和移民政策「就像在自願地弄沉一艘船」,對美國經濟構成嚴峻挑戰。在最近一場深度訪談中,塔雷伯被問及《黑天鵝》出版以來,人們對重大意外衝擊的認知是否有所改善。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美國國務院內部電報,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考慮進一步擴大旅行禁令,擬再新增 36 個國家的公民列入禁止入境名單。此舉被視為川普第二任期內,持續強化美國國家安全與打擊非法移民的行動之一。本月稍早,川普已簽署公告,宣布禁止 12 個國家的公民入境美國,並強調此政策是為防範外國恐怖分子與其他潛在威脅。
美國德州一位聯邦法官於週一(9 日)裁定,美國總統川普今年稍早援引《外國人與煽動叛亂法案》(Alien Enemies Act)驅逐委內瑞拉幫派的移民行為違法,成為最新一位阻止川普政府濫用此項戰時權力的司法官員。根據《CNN》報導,本次裁決由德州西區聯邦地區高級法官 David Briones 作出,適用對象為目前在德州西區被拘留、且可能因川普政府根據該法案發布命令而面臨驅逐的移民。
國際政經
荷蘭政府於週二(3 日)正式倒台,導火線是極右派「自由黨」(PVV)領袖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宣布退出聯合政府,指責其他政黨未支持其更嚴格的移民政策。這場政治危機很可能導致荷蘭提前舉行國會大選。根據《路透》報導,現任首相史霍夫(Dick Schoof)批評懷爾德斯的舉動「不必要且不負責任」,表示當前國內外局勢動盪,需要的是政治決斷力而非分裂。
國際政經
英國首相史塔默(Keir Starmer))計劃對合法移民進行大規模改革,其中重點將針對留學生畢業後留英工作問題,此舉被廣泛視為工黨應對英國改革黨崛起壓力的關鍵措施之一。《每日郵報》指出,這項政策提案將以白皮書形式在地方選舉後幾週內發布,將大幅收緊移民政策,並計劃在 5 月 19 日英歐領導人峰會召開前完成。
基金
富達國際針對川普就任發表 3 大觀點:改變移民政策、重審貿易政策及削減政府監管。川普 2.0 首波政策在強調控制移民,透過增加美國能源來降低通膨,及削減政府監管; 2 月起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課徵 25% 關稅,未來關注貿易政策行政發展,特別是中國;投資策略上,富達建議以全球優質債券,搭配全球優質股息策略做為核心,看好科技股長期展望。
美股雷達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將於明年 1 月 20 日就職,展開第二個總統任期,無論對美國還是對全球來說,這都意味著更大的不確定性,而隨著川普上台倒數計時,到底還有那些重頭戲,也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中國《財經》雜誌報導,在川普陸續完成美國國務卿、國安顧問、白宮幕僚長、司法部長、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和國家安全局局長等內閣高官提名後,媒體和民眾則在尋找川普重返白宮之後如何執政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