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
輝達 (NVDA-US)周一 (25 日) 宣布,新一代機器人運算平台 Jetson Thor 的開發套件和生產模組正式上市,Jetson Thor 開發套件售價 3499 美元,生產模組 Jetson T5000(2070 TFLOPS)售價 2999 美元。
A股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今 (22) 日開高走高,上證指數(SSEC) 收於 3800 點大關之上,再創十年新高,周線也創近 9 個月最大漲幅,主要由晶片類股領漲,因為美國 AI 晶片巨擘輝達可能暫停生產 H20 晶片。滬指今日收高 1.45% 至 3825.76 點,深證成指 (SZI) 收高 2.07% 至 12166.06 點,創業板指收漲 3.36% 至 2682.55 點,滬深兩市成交額人民幣 2.54 兆元,較前一日放量約 1227 億元,連 8 天突破 2 兆人民幣,打破 A 股歷史紀錄。
美股雷達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Meta(META-US) 已與谷歌 (GOOGL-US) 達成一項至少價值 100 億美元的雲端運算服務協議,這是 Meta 在人工智慧領域大舉投資的一部分。報導稱,Meta 將在 6 年間支付至少 100 億美元,用於使用 Google Cloud 的伺服器和儲存設備,以迅速擴充運算能力,並在向用戶提供 AI 工具的競賽中保持優勢。
科技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日前發出的「數兆美元」AI 基建豪言,以及 Meta 重組 AI 部門並大舉投資數據中心的行動,共同預示著一場前所未有的 AI 基礎設施大戰正式拉開帷幕。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較量,更是資本、資源與戰略眼光的全面競賽,預計將對全球 AI 產業鏈帶來深遠影響,也凸顯著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巨頭們正將戰火從軟體層面延燒至基礎設施領域。
美股雷達
就在美國近日鬆綁輝達 (NVDA-US) H20 晶片售華禁令後,中國當局周四 (31 日) 傳喚輝達代表,就其 H20 人工智慧晶片涉嫌存在安全風險一事進行調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31 日以「維護用戶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為由約談輝達,要求其對在華銷售的 H20 算力晶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文件。
大陸政經
據《路透》報導,中國正加速構建全國運算能力銷售網路,以化解日益嚴重的資料中心過剩問題。過去 3 年,數千個地方政府支持的資料中心興建,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利用率估計僅 20%-30%。這不僅影響資料中心的生存,也可能阻礙中國發展人工智慧的雄心。
美股雷達
在宣布恢復對中國銷售 H20 晶片後,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中國第三屆鏈博會上稱「我們可能無法全部恢復先前的庫存減計損失,但大多數庫存是可以恢復的。新的客戶需求和我們現有的庫存產品是可以匹配的,所以不能說 100% 恢復,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這番發言猶如一記重錘錘向中國國產晶片替代品。
科技
北京 7 月熱浪翻湧,一場牽動全球科技神經的對話在鏈博會現場展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著標誌性黑色皮衣現身媒體交流會,這場持續兩小時的對話不僅揭秘了這位科技領袖第三次訪中的深層思考,更折射出全球智慧產業格局的激烈重建。從供應鏈韌性到晶片戰爭,從 AI 倫理到人形機器人,黃仁勳的每個觀點都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太平洋兩岸激起層層漣漪。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今 (17) 日再度現身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現場,上午 10 點在先進製造主題活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上跟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辦人王堅展開一場持續 20 分鐘的「爐邊談話」。
美股雷達
據 ChatGPT 製造商網站上發布的最新列表,OpenAI 已將谷歌 (GOOGL-US) Cloud 納入其供應商之列,同時也依賴微軟 (MSFT-US) 、甲骨文 (ORCL-US) 和 CoreWeave(CRWV-US) 的服務,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運算能力需求。
美股雷達
繼周二 (15 日) 輝達宣布對中國特供版 H20 算力晶片將恢復供應後,另一算力巨擘超微也宣布重啟向中國出口 MI308 晶片,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16 日) 在第三屆中國供應鏈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強調,輝達產品正為中國眾多創新企業和產品提供核心動力。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熱潮吸金之下,彭博億萬富豪榜再度洗牌,80 歲的甲骨文 (Oracle)(ORCL-US) 創辦人艾里森 (Larry Ellison) 周二 (15 日) 首度躍居榜上第二名,以 2512 億美元身價,超車 Meta(META-US) 執行長祖克伯。
美股雷達
美國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正持續衝擊輝達 (NVDA-US) 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季,輝達在中國市場的損失預計達 125 億美元,市佔率更從巔峰時期的 95% 大幅跌至目前的 50%。《騰訊科技》報導,上述變化的背後既是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直接影響,也反映中國本土晶片廠商的快速崛起對原有格局的打破。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acle)(ORCL-US) 上季財報優於預期,並預測 6 月起的本會計年度雲端基礎建設銷售將大幅成長超過 70%,點燃投資人熱情,激勵甲骨文周三 (11 日) 盤後大漲 7%。F2026 Q1 和全年財測關鍵數字 vs LSEG 分析師預測Q1 調整後 EPS:1.46-1.50 美元 vs 1.48 美元 Q1 營收:年增 12-14% vs 149.6 億美元 (年增 12.4%) 全年營收:超過 670 億美元 vs 651.8 億美元甲骨文執行長 Safra Catz 在電話財報會議中表示,本年度 (6 月起,2026 會計年度) 的雲端基礎建設營收可望增加超過 70%,比上季的 52% 還要快。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 11 日黎表示,未來兩年,歐洲的人工智慧算力將成長十倍,有超過 20 個所謂的 AI 工廠在推進中。黃仁勳在巴黎舉行的 VivaTech 技術大會指出,「歐洲已經意識到這些 AI 工廠的重要性,」數個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的容量將超過 1 吉瓦,並有望躋身全球最大數據中心之列。
美國新創公司 Starcloud 計畫在今年 8 月將一顆冰箱大小衛星送入太空,這將是第一顆搭載輝達 (NVDA-US) H100 晶片的衛星。據悉,它仍將成為軌道上最強大的計算機,其性能是現有國際太空站和其他衛星運算能力的 100 倍。不過,此軌道資料中心的耗電量僅 1 千瓦,運算能力遠低於地面的巨型資料中心,僅能運行 GoogleGemini 或 OpenAI GPT 的簡化版本。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周二 (3 日) 大漲近 3%,以 3.45 兆美元市值把 3.44 兆美元市值的微軟 (MSFT-US) 擠下,重登全美市值最大公司的寶座,是 1 月 24 日以來首見。輝達周二收盤上漲 2.9%,以每股 141.40 美元作收。
科技
中國 AI 獨角獸企業 DeepSeek 團隊周三 (14 日) 發布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揭示其最新大模型 DeepSeek-V3 的核心技術革新,創辦人兼執行長梁文鋒也是署名作者之一。該模型在硬體架構和模型設計方面的關鍵創新,為實現具有成本效益的大規模訓練和推理提供思路。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再擴大晶片管制,針對出口至中國的輝達 (NVDA-US)H20 發出新的出口許可要求,輝達本季將因此提列 55 億美元費用,周三 (16 日) 股價收跌 6.87% 至每股 104.49 美元,而面對這項最新禁令,專家認為,中國 AI 產業鏈將透過三條核心路徑展開突圍。
科技
中國科研團隊在光電混合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周三 (9 日) 刊登上海曦智科技公司聯合多家機構研發的 PACE(Photonic Arithmetic Computing Engine)光子運算處理器研究論文,該新型晶片透過融合光子與電子技術,在解決複雜運算問題時展現出超越傳統電子晶片的驚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