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三 (17 日) 報導,美國重型卡車銷量跌至四年來新低,8 月年減超過 15%,經濟學家警告這項傳統經濟領先指標可能預示經濟衰退風險。經濟學家和投資人長期將聯結車等重型卡車 (總重量超過 14,000 磅) 在美國的銷量視為經濟領先指標,因為這些車輛對製造業和建築業至關重要。
國際政經
美國國債殖利率曲線近年來的變化顯示,其傳統上作為經濟衰退或成長的指標,正逐漸失去準確性。分析人士提醒,殖利率曲線的斜率已不再能單純解讀為經濟強弱的訊號。根據《MarketWatch》報導,殖利率曲線指短期與長期利率之間的差距。一般而言,短期利率會低於長期利率;若出現「倒掛」,即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歷史上往往被視為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的可靠預兆。
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 (Fed) 的施壓行動,引發市場與經濟學界廣泛關注。《CNBC》周二 (16 日) 公布的 9 月最新調查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為,這些舉動可能限制甚至消除 Fed 的獨立性,並帶來通膨升高、經濟成長放緩與失業率上升的風險。
華爾街最熱門的交易策略「Run it hot(打鐵趁熱)」正推動美股屢創新高。這一策略的核心邏輯在於,減稅和降息政策將共同為經濟「加熱」,從而激發新一輪的成長浪潮。在這種策略的驅動下,交易員們似乎對疲弱的就業報告和關稅帶來的經濟風險視而不見,反而全心擁抱降息將提振企業利潤的前景。
據《Investing.com》周五 (12 日) 報導,美國聯準會 (Fed) 似乎準備在下周恢復降息,結束長達一年的暫停,原因是疲弱的勞動市場加劇了衰退疑慮。但 MRB Partners 警告,近期疲軟的主要驅動力來自川普時代的政策不確定性,而這不確定性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將有所緩解,為就業市場提供一些喘息空間。
美國股市周四 (11 日) 創新高,投資人看好聯準會 (Fed) 預期降息將讓牛市續航,但債市卻傳達更謹慎的訊號,顯示許多投資人開始擔心美國經濟並未想像中強韌。9 月以來,資金大量回流長期公債,明顯透露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BNY 市場策略主管 Bob Savage 指出,股市將降息視為企業獲利加速成長的利多,債市則解讀降息可能和經濟困境,「誰對誰錯?」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周四一度跌破 4%,為 4 月以來首見,長債 ETF 價格上漲。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一 (8 日) 報導,10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與年初水準相比已大幅下滑,主要受到經濟成長走弱預期的拖累,這與 1 月時投資人和交易員所期待的強勁成長走勢形成對比。今年 1 月 13 日——就在川普就職總統前一周——10 年期美債利率收盤一度觸及 4.8% 高點,但截至周一,殖利率已跌至約 4.05%,反映出對美國經濟健康程度的擔憂,遠不如先前所想。
美股雷達
擁有 49 年市場經驗的資深分析師 Bert Dohmen 向投資者發出嚴厲警告,稱當前市場是他職業生涯中所見過最危險的投機環境,並預測一場嚴重的衰退即將到來,其嚴重程度可能是「自 1929 年以來我們所見過最糟的」。Dohmen 周二 (2 日) 接受 Kitco News 專訪時指出,市場風險的核心在於創紀錄的槓桿水位。
根據《巴隆周刊》(Barron's)周一 (11 日) 報導,美股在人工智慧 (AI) 投資熱潮、企業獲利成長及新科技股上市熱潮的帶動下再創歷史新高,即便經濟數據顯示勞動市場降溫、消費者支出收緊、通膨朝不利方向發展,市場情緒依舊樂觀。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一(4 日)報導,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 Mark Zandi 警告,美國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消費支出疲軟加上關稅與移民政策的雙重壓力,即使聯準會降息也難以阻止經濟下滑。Mark Zandi 在周末於 X 平台發文表示,他認為關稅正嚴重侵蝕企業獲利和家庭購買力,因此衰退很可能發生,即使各界殷切期待的聯準會降息,也無法阻止經濟下滑,這位經濟學家在一系列貼文中指出,美國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消費支出疲軟,建築和製造業都面臨風險。
美股雷達
美國剛公布的 7 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下修,引發市場對經濟前景的廣泛擔憂,國際信評機構穆迪首席經濟學家 Mark Zandi 最新警告,多項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恐正站在衰退邊緣。根據美國勞工部上周五 (1 日) 公布的數據,美國 7 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僅 7.3 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11 萬,5 月和 6 月數據也大幅下修,累計減少達 25.6 萬人,引發華爾街對經濟動能減弱的警覺。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報導,加拿大經濟在 6 月出現溫和成長,避免第二季步入萎縮,表現優於市場與加拿大央行 (BoC) 的預期,顯示外界對貿易戰衝擊的悲觀預測可能過度。加拿大統計局 (StatsCan) 周四 (31 日) 公布初步數據,6 月工業產值型國內生產毛額 (GDP) 月增 0.1%,扭轉 4 月與 5 月連續 0.1% 的月減,推動第二季經濟折合年率料成長 0.1%。
歐亞股
綜合外媒報導,歐盟統計局 (Eurostat) 周三 (30 日) 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第二季經濟微幅成長 0.1%,優於市場預期,展現一定韌性,但德國、義大利經濟萎縮及貿易不確定性仍成隱憂。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在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下,雖然比前一季明顯放緩,但仍未陷入停滯。
國際政經
德國政府與商界周一 (21 日) 共同發起名為「為德國製造」的大規模投資倡議,承諾到 2028 年在德國投入 6310 億歐元 (約 22 兆台幣) 資金,以提振經濟並增強國家競爭力。該計畫由西門子、德意志銀行等企業發起,目前已獲包括 BMW、福斯、安聯、空中巴士、輝達等在內的 61 家中大型企業及新創公司回應。
國際政經
日本 6 月出口連續第二個月下滑,加上目前與美國的貿易協議卡關中,都讓日本經濟步入衰退的風險升溫。日本 6 月出口年減 0.5%,遜於經濟學家原本預估的增加 0.5%,主要被汽車和鋼鐵出口價值驟降所拖累。報告顯示,6 月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出口下滑 4.7%,對美國出口則減少 11.4%,比 5 月的 11% 減幅擴大。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今 (10) 日揭露最新燈號,2025 年 6 月燈號維持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 39.9 分,交易仍不見起色,六大指標項目呈現「一升、二平、三降」,預售屋推案量上升,成交組數、來客組數、待售建案數分數下滑。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8 日) 報導,近期多項來自美國與全球的企業主管調查顯示,在評估經濟風險時,美國聯準會 (Fed) 仍面臨通膨與成長雙重拉扯,是否啟動降息仍難定奪。企業預期價格上漲與需求轉弱的矛盾情境,正凸顯決策難題,也加深總統川普對 Fed 不作為的批評。
美股雷達
耶魯大學教授、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 (Stephen S. Roach) 撰文指出,在接近「熄火速度」的脆弱經濟體系中,來自中東戰爭與關稅政策的「致命組合」,恐將引爆一場新一輪的全球性衰退。羅奇於《Marketwatch》撰文指出,全球經濟一旦增速跌至 2.5% 至 3% 的熄火區間,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將大幅削弱。
美股雷達
摩根大通分析師警告,預期美國經濟在 2025 年下半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達 40%。這項預測主要基於不斷升級的關稅,這些關稅將引發「停滯性通膨」情景,即高通膨與緩慢經濟成長並存,如同 1970 年代美國所經歷的困境。摩根大通在一份中期展望報告中,將美國 2025 年 GDP 成長預期,從早前的 2% 大幅下調至僅 1.3%,指出關稅帶來的「停滯性通膨衝擊」是下調展望的核心驅動力。
美股雷達
高盛周四 (12 日) 公布報告表示,隨著美中重新確認貿易協議、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該行將未來 12 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從 35% 下調至 30%。本周稍早,美國與中國的談判代表就關稅架構達成協議,內容包括取消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並恢復中國學生赴美就學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