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製造業





    2025-08-01
  • 綜合外媒周五 (8/1) 報導,美國 7 月製造業活動持續萎縮,供應管理協會 (ISM) 製造業指數降至 48,創 9 個月來最大萎縮,低於市場預期的 49.5 並連續 5 個月低於 50 榮枯線。此外,隨著新關稅影響擴散,製造業就業指數跌至 43.4,為 2020 年 7 月以來最低水準,顯示企業在需求疲軟與成本壓力下加速裁員。






  • 歐元區製造業在 7 月份收縮速度降至 3 年來最慢,逐漸接近企穩的狀態。S&P Global 編製的 HCOB 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周五 (1 日) 公布,從 6 月的 49.5 微升至 7 月的 49.8,達到自 2021 年 7 月以來最高,僅一步之遙,便能達到區分擴張與收縮的榮枯線 50.0。






  • 台股新聞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 (1) 日公布 7 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續跌 1.6 個百分點至 48.0%,並呈現連 2 月緊縮,而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也續跌 1.5 個百分點至 38.3%,連續第 4 個月緊縮,反映廠商觀望對等關稅、半導體關稅和進口汽車關稅最終結果。






  • 基金

    川普就職轉眼已期滿半年,除了舉世震驚的對等關稅,期間也推出多項重量級政策計畫,其中包含 AI 發展。隨著 AI 迅速演化,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緊布局 AI 政策與產業鏈,美國《AI 行動計劃》(AI Action Plan),明確表態將以「去管制、建基礎、推外交」為核心戰略,以鞏固其全球 AI 主導地位。






  • 最新數據顯示,亞洲製造業 7 月景氣雖然恢復擴張,但業者對前景的看法卻是疫情以來最悲觀,顯示川普政府最新一輪關稅的嚴重打擊。標普全球 (S&P Global) 周五公布的 7 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顯示,對未來製造業景氣的信心,跌到 2020 年 7 月以來最低水準。






  • 2025-07-31
  •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四(31 日)收盤同步走低,儘管美中達成關稅休戰協議,但中國 7 月製造業活動仍意外惡化,降至六個月來最低水準,原因是初步跡象顯示出口正在放緩,且國內需求持續疲軟。滬指周四收盤跌 1.18% 報 3,573.21 點,深證成指大跌 1.73% 報 11,009.77 點,創業板指跌 1.66% 報 2,328.31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9621 兆元。






  •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31) 日公布 6 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 9.41 分,較上月增加 0.07 分,燈號續亮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而亮藍燈的產業比重已達 70%。台經院說明,受惠於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和雲端服務應用需求強勁,外銷訂單年增幅持續擴大,不過,由於傳產業面臨新台幣升值、 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同業低價競爭等衝擊,部分抵銷出口與生產指數增幅,影響原物料投入和售價等面向指標。






  • 大陸政經

    儘管美中達成關稅休戰協議,但中國 7 月製造業活動仍意外惡化,降至六個月來最低水準,原因是初步跡象顯示出口正在放緩,且國內需求持續疲軟。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31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 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 49.3,前值與經濟學家原估都是 49.7,數據不到 50 代表景氣萎縮。






  • 2025-07-29
  •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一 (28 日) 報導,分析師指出,歐美最新貿易協議可能讓製藥業面臨 130 億至 190 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因歐洲品牌藥品將首次被課徵 15% 關稅。這些額外費用若未獲緩解,恐導致藥價上漲並影響消費者負擔。藥品過去一直享有免稅待遇,是歐洲出口至美國的最大項目,而歐盟約占美國藥品進口總額的六成。






  • 2025-07-24
  • 美股雷達

    美國 7 月商業活動增速創下今年來最快紀錄,顯示服務業強勁表現抵銷製造業下滑。不過,由於關稅推升企業成本,物價壓力升溫,市場對於聯準會 (Fed) 短期內降息的預期仍顯保守。標普全球 (S&P Global) 周四 (24 日) 公布,7 月美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初值升至 54.6,為今年以來最高,6 月為 52.9。






  • 2025-07-22
  •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一 (21 日) 報導,調查顯示美國貨櫃進口量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這項經濟指標正朝向創紀錄的年度逆轉發展。資深業界分析師指出,川普關稅政策正擾亂海外商品採購模式。資深產業分析師 John McCown 周日發布月報指出,根據美國 10 大港口數據,6 月入境貨櫃量較去年同期下降 7.9%,延續 5 月 6.6% 的跌勢。






  • 2025-07-21
  • 國際政經

    脫歐曾讓企業紛紛撤離英國,但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歐盟徵收的高額關稅,可能促使它們回流。據《CNBC》報導,2016 年英國脫歐公投後,許多企業將業務轉移到歐洲大陸,帶走投資與員工,造成數年不確定性,出口壁壘增加。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脫歐損害了英國出口、就業與經濟成長,估計 GDP 比未脫歐情況下低約 5%。






  • 2025-07-18
  • 基金

    美國重量級科技七巨頭將於 7 月下旬陸續公布財報,包含特斯拉、Alphabet、微軟、超微、Meta、高通,8 月起則有亞馬遜、蘋果、英特爾、思科、應用材料等,而市場主流 AI 的溫度計 - 輝達(NVIDIA)7/28 財報公布,科技巨頭財報結果有助釐清市場雜音,增添 AI 相關概念股漲升動能。






  • 2025-07-17
  • 美股雷達

    美國 6 月工業生產終止連續三個月萎縮,主要受到電力使用激增與製造業穩健成長帶動,顯示儘管貿易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企業產出依然具有韌性。根據聯準會 (Fed) 周三 (16 日) 發布的數據,6 月美國工業生產較前月成長 0.3%,包括製造業、礦業與公用事業的整體產出皆小幅上升。






  • 2025-07-16
  • 美股雷達

    美國 6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單月增幅幾乎沒有變動,顯示即便關稅推升部分商品價格,整體批發通膨仍受到服務成本下滑的抵銷。該數據加強市場對聯準會 (Fed) 在今年 9 月或 11 月可能啟動降息的預期,激勵美股走揚、美債殖利率回落。






  • 台灣政經

    美國對台關稅政策懸而未決,衝擊台灣製造業,導致無薪假人數持續攀升。勞動部今(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實施人數達 3,196 人,創下近六個月新高,較上期增加 318 人,實施企業數也增至 179 家,增加 8 家。其中,受美國關稅影響的企業達 56 家、1,417 人,較前期新增 14 家、181 人,顯示外部貿易不確定性正加劇勞動市場壓力。






  • 2025-07-15
  • 基金

    台灣對等關稅議題未定,財報法說即將來臨,市場觀望心態濃厚,台積電 7/17 將舉行法說,市場高度關注,台股處在 22400~22800 點區間拉鋸,但只要關稅不要太出乎預期的差,加上第三季以後 FED 表明不排除再降息 2-3 碼,台股下半年仍有機會跟隨美股再挑戰 23000 點大關。






  • 2025-07-14
  • 基金

    美日談判陷入僵局,主要卡關在 2 項議題,一是農產品,川普更是在社群發文指責日本國內面臨米荒,卻拒絕進口美國稻米;另一個是日本無法接受高達 25% 的汽車關稅。而日本之所以態度強硬,在於這兩項爭議不僅牽扯經濟利益,更是與日本國內政治局勢密切相關,此次談判時間點相當敏感,日本參議院改選在即,而農民與汽車業工人更是自民黨長期支持基本盤,若對美讓步,恐流失大量票源並衝擊選情。






  • 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 7 月 7 日起發出一波波對等關稅稅率通知函,台灣遲未等到通知函。在前景未明下,台股投資人只敢做短不敢做長。理財專家建議,現在有一檔高股息 ETF 配息率逼近 15% 適合做為資金避風港,將於 16 日除息,最後買進日只剩倒數兩天。






  • 2025-07-11
  • 基金

    輝達 7/9 股價一度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 4 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此門檻公司,增長速度超過蘋果和微軟,成為第 3 家市值超過 3 兆美元的美國企業。微軟、Meta、亞馬遜和 Alphabet 這 4 家科技巨頭貢獻了輝達 40% 以上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