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製造業





    2025-08-30
  • 有「景氣金絲雀」之稱的重型機具商開拓重工因關稅上升導致製造成本不利,調高了對第三季與全年關稅成本的預估,市場分析師認為,這可能是製造業公司接連發出類似警訊的開端。Raymond James 分析師 Tim Thein 指出,開拓重工上調關稅成本預估後,他已下調該公司盈餘預測,並維持「市場表現」評等。






  • 2025-08-29
  • 大陸政經

    據《路透》調查顯示,中國工廠活動在 8 月份可能已連續第 5 個月出現萎縮。製造商正焦急等待中美貿易協議的進一步明確,而國內不穩定的就業市場和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則共同抑制了國內需求。這項對 21 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預計,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將從 7 月份的 49.3 微升至 49.5,但仍將維持在區分經濟增長與收縮的 50 點榮枯線以下。






  • 2025-08-27
  • 基金

    「野村投信一小步,國內 ETF 市場一大步」,從全國盃到國際盃,今年不只搶下主動式 ETF 頭香,野村投信持續站在趨勢最前線,再次領先市場,創新巔峰,寫下台灣金融業史上第一家實現 ETF 跨境雙掛牌新篇章,更象徵台灣開啟「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重要里程碑的關鍵步。






  • 2025-08-25
  •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5) 日公布 7 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調查,製造業為 86.80 點,月增 1.17 點,終結連 5 跌,而服務業為 87.80 點,則是轉跌,月減 0.33 點。台經院說明,國內產業表現持續分歧,由於 AI 應用帶動需求,加上美國暫緩對等關稅期限將至,客戶積極備貨,使 7 月電子接單與資通產品出口成長,帶動電子機械業者看好當月景氣的比例增加,但因美國考慮對半導體加徵關稅,令業者降低對未來半年景氣的樂觀看法。






  • 2025-08-22
  • 基金

    關稅帝君川普政府證實日本享有「不疊加關稅」特例,不會在現有稅率上再加徵 15% 對等關稅,並照承諾調降汽車關稅,市場對關稅疑慮迅速消退,樂觀情緒重回日股,日經 225 指數 (Nikkei)、東證指數 (TOPIX) 雙雙刷新歷史高點,其中日經 225 指數 8 月 13 日收盤更是首度突破 43,000 點大關。






  • 2025-08-21
  • 美股雷達

    美國 8 月製造業活動意外強勁反彈,擺脫上月的萎縮狀態並推升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至今年以來新高。這波反彈顯示需求強勁、就業增加,但同時也伴隨關稅推動的成本壓力,市場擔憂通膨再度升溫,可能會讓聯準會 (Fed) 貨幣政策更傾向「維持鷹派」。






  • 歐亞股

    亞太市場近個月以來表現亮眼,其中越南股市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截至目前,越南 VN-Index 指數較四月低點反彈近 30%,而 VN30 指數更是一度反彈近 60%,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市場情緒高漲,但這波上漲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房地產與銀行部門,實體製造業並未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顯示出繁榮表象下的隱憂。






  • 2025-08-20
  • 基金

    野村投信呼應政府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自去年即致力積極推動台日互掛,實現首家台日跨境 ETF 雙向掛牌,為亞洲資產管理市場注入新動能,提供投資人更多元商品選擇。009812 野村日本東證 ETF 基金所連結的 ETF「NEXT FUNDS 東證股價指數連動型上市投資信託 (代碼 1306.JP)」,規模為亞洲第一大及日本第一大的 ETF,而野村資產管理更是全球第八大 ETF 發行業者 *,這檔 ETF 更被納入 NISA 標的,並享有「日本國民 ETF」的美譽,009812 野村日本東證 ETF 基金,擬於 9 月 1 日至 9 月 4 日募集,預定 9 月 18 日掛牌上市。






  • 2025-08-18
  • 台股新聞

    美國關稅壓力持續擴大,衝擊台灣出口產業,無薪假人數再度攀升。勞動部今(18)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實施人數達 3,934 人、涵蓋 191 家事業單位,較本月初增加近 500 人,同時也創今年新高。其中受美國關稅與外銷訂單減少影響的企業高達 73 家、2,388 人,占整體人數近 6 成,顯示外部貿易環境對國內就業市場造成明顯壓力。






  • 2025-08-16
  • 美股雷達

    川普政府正與英特爾 (INTC-US) 討論政府入股方案。儘管此舉旨在拯救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巨頭,但專家警告,政府干預可能適得其反,最終損害美國整體晶片產業競爭力。據了解,美國總統川普是在周一與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會面時提出這個想法,目前討論仍在初期階段。






  • 2025-08-14
  •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14 日) 開低且從歷史高點回落,主因是美國 7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增速高於市場預期,削弱投資人對聯準會 (Fed) 下月甚至全年降息的信心。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自紀錄高位回落,道瓊工業指數一度下跌逾 200 點;美債殖利率同步走高,反映市場對降息預期的降溫。






  • 2025-08-13
  •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受製造業與建築業就業低迷及青年職缺影響,南韓 7 月就業成長動能出現放緩,尤其是 20 多歲「躺平」人口達 42.1 萬人,創有統計數據以來歷年同期新高。根據南韓統計廳今 (13) 日發布的「7 月就業動向」資料顯示,該國 7 月 15 歲以上就業人數 2902.9 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 17.1 萬人,連兩月維持在 10 萬餘人的成長水準,失業率為 2.4%自 3 月就業人數增加 19.3 萬人以來,4 月(19.4 萬人)、5 月(24.5 萬人)、6 月(18.3 萬人)的增幅均徘徊在 20 萬人左右。






  • 在台股加權指數持續創高的熱絡行情中,高股息 ETF 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焦點。其中,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旗下的 FT 臺灣永續高息 ETF(00961)日前公告第二次配息,每股配發 0.077 元,年化配息率預估再度突破 10%,表現亮眼。該 ETF 自 7 月首次除息以來,日均成交量穩定破萬張,展現出強勁的人氣與流動性,不僅吸引外資等法人積極佈局,更被市場譽為新一代「配息王」,成為近期台股 ETF 投資的熱門標的。






  • 2025-08-12
  • 基金

    2025 年野村成功推出兩檔各具特色的全台首檔主動式 ETF 之後,如今再拔頭籌、創新巔峰,寫下台灣金融業史上首宗台日相互跨境 ETF 掛牌新篇章,為台灣 ETF 發展導入重要成長新引擎,配合政府推動台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野村投信帶來的實質成果,為台灣金融國際化跨出重要的里程碑,開啟投資台日股渠道歷史新頁,為亞洲資產管理市場注入新動能。






  • 2025-08-08
  •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五 (8 日) 報導,歐美人力仲介業第二季出現穩定跡象,萬寶盛華、藝珂集團等大廠獲利溫和成長,結束年初慘澹表現。然而業界對復甦前景仍保持謹慎,認為下半年表現將是關鍵,北美市場降溫、北歐情況嚴峻等挑戰依然存在。歐美人力仲介業經歷年初重挫後,第二季終於出現微弱的穩定訊號。






  • 2025-08-06
  • 基金

    高股息 ETF 市場再掀話題焦點!由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推出的 FT 臺灣永續高息 ETF(00961)將於 8 月第二次除息,8 月 15 日為最後買進日,意即投資人只要在 8 月 15 日前買進持有,即可參與本次配息。預估每單位現金配息金額有望再交出亮眼成績,市場初估殖利率上看 10%,有望持續蟬聯「2025 年 ETF 配息王」封號。






  • 2025-08-05
  • 穆迪分析 (Moody’s Analytics) 首席經濟學家 Mark Zandi 警告,美國經濟正「瀕臨衰退」。他指出,除了令人震驚的就業報告,過去一周的經濟數據綜合呈現出經濟走向下行的景象。Zandi 表示,多項指標都顯示經濟疲軟:• 勞動市場正在走弱:最新的就業報告數據令人震驚,上月就業人數僅增加 73,000 人,遠低於預期。






  • 2025-08-01
  •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五 (8/1) 報導,美國 7 月製造業活動持續萎縮,供應管理協會 (ISM) 製造業指數降至 48,創 9 個月來最大萎縮,低於市場預期的 49.5 並連續 5 個月低於 50 榮枯線。此外,隨著新關稅影響擴散,製造業就業指數跌至 43.4,為 2020 年 7 月以來最低水準,顯示企業在需求疲軟與成本壓力下加速裁員。






  • 歐亞股

    歐元區製造業在 7 月份收縮速度降至 3 年來最慢,逐漸接近企穩的狀態。S&P Global 編製的 HCOB 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周五 (1 日) 公布,從 6 月的 49.5 微升至 7 月的 49.8,達到自 2021 年 7 月以來最高,僅一步之遙,便能達到區分擴張與收縮的榮枯線 50.0。






  • 台股新聞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 (1) 日公布 7 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續跌 1.6 個百分點至 48.0%,並呈現連 2 月緊縮,而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也續跌 1.5 個百分點至 38.3%,連續第 4 個月緊縮,反映廠商觀望對等關稅、半導體關稅和進口汽車關稅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