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心
美股雷達
IBM(IBM-US) 周二 (8 日) 發表全新一代資料中心晶片與伺服器產品「Power11」,主打比競爭對手更節能、並簡化企業導入人工智慧 (AI) 的流程。這是 IBM 自 2020 年以來首次對其 Power 系列進行重大升級。Power 晶片多年來在資料中心領域與英特爾 (INTC-US)、超微 (AMD-US) 競爭,特別是在金融、製造與醫療等專業領域擁有穩定客群。
台股新聞
日本軟體服務商 Datasection 今 (8) 日宣布與技嘉 (2376-TW) 子公司技鋼科技簽署總價值達 2.7 億美元(約新台幣 79.05 億元)的採購合約,技鋼將提供 625 台搭載輝達 B200 的 GPU 伺服器 G894-SD1-AAX5,協助 Datasection 在大阪打造亞洲最大規模的 SuperCluster 資料中心。
台股新聞
家登 (3680-TW) 董事長邱銘乾今 (8) 日坦言,因應全球政經環境變化,公司內部營收目標有些微下調,尤其後續還有關稅、晶片稅等議題,現階段保守為宜。外資預估,家登今年營收仍可保持雙位數成長。家登先前對內部喊話今年營收目標挑戰百億元,邱銘乾說,現階段目標進行微調,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外在大環境變化,因此稍微收斂目標,尤其現在關稅即將課徵,將影響整體消費動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發酵,後續也還有晶片稅,因此現階段還是保守為宜。
美股雷達
雲端運算服務商 CoreWeave 周一 (7 日) 宣布,將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比特幣礦業轉型資料中心營運商 Core Scientific,交易總價約為 90 億美元。此項收購將大幅擴展 CoreWeave 的資料中心規模,並強化其人工智 (AI) 慧與高效能運算 (HPC) 業務部署。
美股雷達
OpenAI 與資料庫巨頭甲骨文 (ORCL-US) 簽署了一項重大雲端運算協議,價值約每年 300 億美元,將為 OpenAI 提供 4.5 GW 的運算能力。這項交易被報導為迄今為止最大的人工智慧雲端協議之一。特別是,4.5 GW 的容量約佔美國當前資料中心運作容量的四分之一。
美股雷達
OpenAI 與甲骨文 (ORCL-US) 達成協議,擴大在星際之門計畫的合作,OpenAI 將從甲骨文的資料中心租用大量算力。根據最新消息,甲骨文周三 (6 日) 宣布,為滿足 OpenAI 的需求,將與合作方在美國建設更多資料中心。甲骨文將為 OpenAI 提供總計約 4.5 千兆瓦(GW)的數據中心支持,其中包括將位於德州阿比林(Abilene) 的數據中心電力容量從目前的 1.2GW 擴大至約 2GW。
台股新聞
台達電 (2308-TW) 今 (1) 日公告,斥資 69.5 億元取得輪胎廠泰豐 (2102-TW) 觀音廠土地及廠房,後續將生產氫能,以及資料中心、能源基礎設施等大型解決方案為主。台達電此次取得不動產位在桃園市觀音區,土地面積 11.46 萬平方公尺 (約 3.46 萬坪)、建物面積約 8.48 萬坪 (約 2.56 萬坪),主要因應未來業務發展所需。
台股新聞
隨著 AI 技術發展,資料中心面臨與日俱增的計算需求與嚴格的能源效率及可持續性目標,液冷技術因具備高效散熱及節能減碳特性,逐步取代傳統汽冷方案,並成為全球趨勢,DIGITIMES 發布一份報告列出全球伺服器液冷技術前 20 大專利權人,而英業達 (2356-TW) 位居全球第 4 名。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五 (27 日) 援引四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準備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藉由提供能源與土地支持,推動美國人工智慧 (AI) 基礎建設發展,加速美中 AI 軍備競賽。白宮還計畫將 7 月 23 日定為「AI 行動日」(AI Action Day),發布全國 AI 行動計畫,強化政策推廣力道。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四 (26 日) 報導,美國社群媒體巨擘 Meta Platforms(META-US) 與再生能源開發商 Invenergy 再度合作,雙方簽署四項新合約,將為 Meta 資料中心新增 791 百萬瓦 (MW) 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供應,持續強化其人工智慧 (AI) 運算所需的綠能基礎。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投資比爾 · 蓋茲 (Bill Gates) 創辦的核能新創公司 TerraPower,顯示在人工智慧 (AI) 時代的電力需求驅動下,科技業者正加速推動核能產業起飛。TerraPower 是一家核能開發商,打造新世代的小型核反應爐,供應給從家庭到資料中心的各種用途。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在 AI 硬體供應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其圖形處理單元 (GPU) 是大多數 AI 模型訓練和部署的基礎。由於對 AI 硬體的需求持續超過供應,輝達的收入和收益大幅增長,自 2023 年初以來,其市值已增加驚人的 3 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最有價值的公司。
美股雷達
高盛分析師 Vinay Viswanathan 在本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受大規模投資於大型語言模型的 GPU 設施的推動,資料中心市場預計將在今年創下紀錄。然而,他也警告,儘管「資料中心行業近期出現了復甦跡象」,但他們仍對長期供需平衡持謹慎態度。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五 (13 日) 報導,阿布達比主要的 AI 公司 G42 正在啟動歐洲分部,這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數百億美元投資歐洲戰略的一環。G42 歐洲暨英國分部將專注於為私人企業部署 AI 解決方案,並與政府和產業界合作,協助建置關鍵基礎設施。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四 (12 日) 報導,美國電力監管機構 NERC 發布報告警告,大型資料中心大量接入電網,已成為威脅供電穩定的頭號風險。這些用來跑 AI 和挖加密貨幣的大型機房蓋得太快,但發電廠和電線卻跟不上,讓整個電力系統變得不穩定。NERC 表示,資料中心用電量大且時間難以預測,加上對電壓變化極為敏感,讓電網管理變得相當棘手。
美股雷達
超微 (AMD-US) 執行長蘇姿丰 (Lisa Su) 周四 (12 日) 在加州聖荷西舉行的公司活動中表示,該公司最新的 MI350 系列人工智慧 (AI) 加速器晶片效能可媲美甚至超越輝達 (NVDA-US) 的產品,並預估 AI 晶片市場未來三年將突破 5,000 億美元規模。
隨著人工智慧 (AI) 應用對資料傳輸速度提出更高要求,網路設備大廠思科 (Cisco Systems Inc.)(CSCO-US) 宣布更新旗下網路與資安產品,搶攻 AI 市場新商機。思科周二 (10 日) 表示,新一代交換器 (Switch) 效能將提升達十倍,有助於解決 AI 應用在資料傳輸過程中常見的壅塞問題,避免影響 AI 模型的訓練與運算階段。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1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龍頭 OpenAI 計畫與 Alphabet(GOOGL-US)旗下的 Google 雲端業務合作,滿足其日益成長的運算需求,這一舉措突顯 AI 運算資源的龐大需求,並改寫 AI 競爭格局。
美國新創公司 Starcloud 計畫在今年 8 月將一顆冰箱大小衛星送入太空,這將是第一顆搭載輝達 (NVDA-US) H100 晶片的衛星。據悉,它仍將成為軌道上最強大的計算機,其性能是現有國際太空站和其他衛星運算能力的 100 倍。不過,此軌道資料中心的耗電量僅 1 千瓦,運算能力遠低於地面的巨型資料中心,僅能運行 GoogleGemini 或 OpenAI GPT 的簡化版本。
台股新聞
亞馬遜 (AMZN-US) 今 (6) 日宣布,Amazon Web Services(AWS)亞太 (台北) 區域正式啟用,客戶可在台灣執行工作負載並安全地儲存資料,同時提供更低延遲的服務,並公布先前承諾的數十億美元實際金額為 50 億美元,以作為對台灣長期承諾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