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
台股新聞
英飛凌今 (15) 日宣佈完成對 Marvell (MRVL-US) 汽車乙太網業務的收購,目前已獲得所有必要的監管批准,透過此次收購,英飛凌將增強其在軟體定義汽車領域的系統專業能力,並進一步鞏固在汽車 MCU 的領先地位。英飛凌預期,該業務到 2030 年的 design-win 專案儲備約 40 億美元,加上清晰穩健的技術創新路線圖,為未來的營收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台股新聞
軟板廠毅嘉 (2402-TW) 近期因漲幅過大,遭主管機關列為注意股。毅嘉今 (15) 日公布 7 月自結數,7 月淨利 5300 萬元,年減 38%,每股純益 0.17 元。毅嘉 7 月營收 9.4 億元,月增 0.9%、年增 8%;稅前淨利 7100 萬元,年減 31%;稅後淨利 5300 萬元,年減 38%,每股純益 0.17 元。
台股新聞
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 (1319-TW) 今 (14) 日公布 7 月合併稅前盈餘 1.68 億元,年減 60%,主要是因本期認列匯兌損失 1725 萬元,而去年同期則有認匯兌利益 6208 萬元。而東陽前 7 月累計稅前盈餘 25.97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4.24 元,仍是歷年同期次高。
台股新聞
車用零組件廠虎山 (7736-TW) 今 (12) 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受新台幣兌美元急升影響,導致上半年認列匯兌損失高達 1.8 億元,稅後純益 1.39 億元,年減約 49.8%,每股純益(EPS)1.9 元。虎山上半年合併營收 8.5 億元,年增 39%,營業利益 1.8 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幅達 24%,但因認列會損吃掉超過一半的獲利。
台股新聞
劍麟 (2228-TW) 第二季獲利受到匯損衝擊,稅後純益 0.87 億元,年減 22.3%,每股純益 (EPS)1.09 元,不過,劍麟指出,旗下汽車事業主要客戶仍保持良好訂單拉貨需求,正同步強化在中國、台灣和波蘭等地的產能布局,後市成長動能可期,吸引買盤進駐,周漲幅達 22%,股價回鍋百元俱樂部。
台股新聞
LED 廠富采 (3714-TW) 今 (8)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彭双浪表示,公司將加大毛利較好的價值產品出貨力度,希望下半年獲利能力改善,並持續在感測、特殊照明加大研發投入,預期出貨維持成長但受匯率影響,營收換算為台幣可能受限。晶元光電董事長唐修穆指出,感測事業積極拓展工業自動化應用,加上穿戴新應用如生物感測在血糖、水分、體溫等量測監控產品陸續開發,將帶動感測下一波成長動能。
台股新聞
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 (1319-TW) 今 (7) 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和 7 月合併營收,上半年稅後純益 19.22 億元,年減約 13%,每股純益(EPS)3.25 元,主要是因上半年認列匯兌損失高達 5.58 億元。東陽說明,目前客戶下單逐漸回溫中,面對關稅和匯率變數等挑戰,會持續做強,一切還是與競爭對手比較,逐步建立不可替代的競爭力。
台股新聞
致伸今 (6) 日公告 7 月營收為 53.6 億元,受惠於 B2B 及 AIOT 專案挹注,呈年月雙增;累計前 7 月營收 347.2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致伸 7 月營收為 53.6 億元,月增 8.7%、年增 6.7%;累計前 7 月營收 347.2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
台股新聞
軟板廠毅嘉 (2402-TW) 在客乎於車用及消費電子需求仍然堅韌下,7 月營收為 9.4 億元,年增約 8%,並持續看好第三季延續第二季榮景;毅嘉今 (4) 日股價上攻,最高來到 40 元,漲約 1%。毅嘉 7 月營收 9.4 億元,月增近 1%,年增 8%,其中軟板整合元件產品營收 7.51 億元,機構整合元件產品營收 1.95 億元;累計前 7 月營收 61.8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8%。
台股新聞
立誠光電 (6597-TW) 公布第二季財報,受業外匯損干擾,第二季營運轉為虧損,稅後虧損 0.22 億元,每股稅後虧損 0.87 元,累計上半年每股小賺 0.35 元,展望下半年看好隨著客戶需求回溫,營收將逐季成長。立誠第二季營收 1.65 億元,季減 20.29%,年減 25%,毛利率 27.88%,季減 1.34 個百分點,年減 1.18 個百分點,營益率 10.3%,季減 5.31 個百分點,年減 3.77 個百分點,稅後虧損 0.22 億元,較前季與去年同期轉虧,每股稅後虧損 0.87 元。
台股新聞
電腦周邊廠致伸 (4915-TW) 今 (29)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暨財務長蕭英怡表示,第三季美元營收預期年增中高個位數,2027-2028 年將有亮眼表現;新竹廠則在 9 月運行,專供美系客戶。蕭英怡指出,預期致伸車用智慧物聯業務表現強勁,可望挑戰年增高雙位數表現,而當車用 AIOT 占比提升至兩成以上時,致伸將考慮單獨設立追蹤部門。
台股新聞
電腦周邊廠致伸 (4915-TW) 今 (29) 日召開法說會,事業部總經理暨財務長蕭英怡表示受到台幣大幅升值 11% 影響,營收年減 5.1%,但毛利率 17.5% 創歷史新高,稅後純益 7.3 億元,季減 0.9%,年增 0.8%,每股純益 1.6 元與第一季維持相同水準。
台股新聞
意法半導體 (STM-US) 今 (26) 日宣布,將斥 9.5 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 (NXPI-US) 的 MEMS 感測器業務,預計 2026 年上半年完成。此次交易將進一步強化並擴充 ST 在 MEMS 感測器技術與產品線的既有優勢,開啟汽車、工業及消費性市場的全新發展契機。
台股新聞
軟硬板廠毅嘉 (2402-TW) 今 (15) 日公告第二季財報,儘管在新台幣升值衝擊下,毛利率仍逆勢季增 2 個百分點,來到 20%,稅後純益 2.08 億元,季增近 2 成,每股純益 0.68 元;毅嘉表示,儘管國際局勢不穩定,不過仍持續在東南亞擴張,馬來西亞新廠將於第四季投入營運。
台股新聞
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 (1319-TW) 今 (14) 日公布 6 月自結數,雖匯兌陰霾減少,但匯兌損失仍達 3300 萬元,使自結合併稅前盈餘 2.56 億元,年減 22%。而東陽上半年自結稅前盈餘 24.3 億元,年減 13.7%,累計每股盈餘 (EPS)3.97 元,創歷年同期次高,主要是因第二季匯損高達 6.5 億元;若排除兩期匯率因素,累計稅前盈餘年增 18%,為同期新高紀錄。
台股新聞
元山 (6275-TW) 受惠高階網通 IT 出貨動能延續,加上歐系車用風扇穩定挹注,帶動今年上半年營收達 21.54 億元,年增超過 1 成,看好全年營運維持年增趨勢,激勵元山本周漲逾 4%,一舉站回季線。 元山本周漲幅 4.48%,周五 (11 日) 收在本周最高點 43.15 元,站回季線。
台股新聞
頻率元件龍頭廠晶技 (3042-TW) 在 2025 年第二季營收 33.67 億元,季增 6.35%,年增 15.19%, 依目前晶技接單狀況而言,2025 年第三季營運動能將優於第二季表現;同時,晶技在網通、伺服器應用營收占比已達 10%。
台股新聞
由於處傳統旺季加上關稅不確定因素干擾,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 (1319-TW) 今 (8) 日公布 6 月合併營收 17.53 億元,月減 2.71%,年減 9.33%,為 2024 年 3 月以來低點;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 131.85 億元,年增 6.67%,仍創同期新高。
台股新聞
LED 廠富采 (3714-TW) 今 (4) 日宣布,董事會決議通過富采集團旗下子公司 Epistar JV Holding(BVI) Co.,Ltd.(下稱 Epistar JV)以 3573 萬美元 (約新台幣 10.3 億元) 處分普瑞光電全數股權予 LEDVANCE GmbH。
台股新聞
利空消息籠罩特斯拉 (TSLA-US),除第二季電動車銷量下滑,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電動車稅額抵免將終止,可能衝擊電動車車廠,也拖累車用機殼廠華孚 (6235-TW) 今(4) 日股價走弱。 華孚今天早盤以 53.8 元開低走低,隨後股價一路下探,最低跌至 51.2 元,力守 50 元關卡,截至午盤 12 點,股價暫報 51.4 元,跌逾半根停板,成交量超過 1000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