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三 (1 日) 報導,在媒體《Semafor》引述知情人士指出,AMD (AMD-US) 與英特爾 (INTC-US) 正洽談代工合作後,英特爾股價應聲上漲 7%,AMD 也漲逾 1%。若此傳言成真,將是英特爾代工業務重大突破。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與 AMD 正處於早期階段討論,AMD 考慮將部分產品委託英特爾代工,確切比例還不得而知。
幣圈
彭博周五 (26 日) 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披露,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和方舟投資管理公司(ARK),都是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融資的潛在投資人。Tether 是全球最大穩定幣泰達幣 (USDT) 的發行商,日前傳出該公司正尋求以 3% 股份募資 150 億至 200 億美元,這代表估值有望衝上 5000 億美元,追上 OpenAI、SpaceX 等知名未上市公司。
美股雷達
全球 AI 領域領導企業 OpenAI 近日正式宣布啟動全球運算基礎設施大規模擴張計畫,總投資額預計高達 1 兆美元,標誌著 AI 產業從模型創新競爭正式邁入基礎設施建設「軍備競賽」新階段。《華爾街日報》報導,OpenAI 這項策略轉型被視為從「模型驅動」向「算力驅動」的關鍵跨越,旨在因應下一代 AI 模型在訓練與推理過程中,對海量算力的爆發式需求。
歐亞股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大舉投資人工智慧 (AI) 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創辦人孫正義近來財富暴漲,目前身價達 387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共暴增 144%,也凸顯 AI 熱潮的威力。軟銀股價繼前一天收高近 6% 之後,周四 (25 日) 盤中續升,目前上漲約 1.5%。
科技
人工智慧 (AI) 熱潮推動 OpenAI 提出龐大的「星際之門」(Stargate)基礎建設計畫,目標在未來十年投入數千億美元打造資料中心與運算能力。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近日宣布,與輝達 (NVDA-US)、軟銀、甲骨文(ORCL-US) 等合作的規模已遠超初版構想。
歐亞股
日本軟銀集團正積極調整其企業佈局,透過出售非核心資產與精簡旗下子公司,以全面轉型為專注於人工智慧(AI)領域的投資集團。此舉不僅是為了應對過去的經營虧損,也反映了董事長孫正義「All in AI」的決心,希望藉由匯集 AI 精銳企業來追求最大的協同效應。
歐亞股
受到美股回落影響,日股周三 (24 日) 開低,午後低接買盤入場後拉升翻紅,日經 225 指數(NKY) 終場上漲 0.30% 或 136.65 點,報 45,630.31 點,再度刷寫收盤新高。東證指數 TOPIX(TPX) 終場上漲 0.30% 或 9.48 點,報 3,172.65 點。
美股雷達
ChatGPT 母公司 OpenAI、雲端運算巨頭甲骨文 (ORCL-US) 和投資公司軟銀 (SoftBank) 共同宣布,將在美國建設五座新的 AI 資料中心,作為「星門 (Stargate) 」基礎設施計畫擴展的一部分。這一舉措旨在提升美國的算力資源,預計在未來幾年內推動更大規模的人工智慧發展。
美股雷達
日本軟銀集團近日宣布將裁減全球願景基金團隊約 20% 的員工,涉及人數可能達 60 人,以將資源集中轉向創始人孫正義在美國的大規模人工智慧(AI)投資。然而,專家指出,孫正義的 AI 投資仍面臨巨大挑戰。事實上,軟銀裁員的決策令人矛盾:截至今年 6 月底的第一財季,集團淨利潤約 29 億美元,連續第二季實現盈利,其中願景基金貢獻最大,價值增長達 48 億美元。
美股雷達
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Group) 據傳將對願景基金全球團隊裁撤 20% 人力,以便集中資源,投入軟銀創辦人孫正義在美國大動作押注的人工智慧 (AI) 領域。根據路透取得的內部備忘錄、以及知情人士的說法,規模 1000 億美元的願景基金將精簡 20% 人力,以全球員工超過 300 人計算,這波人力精簡將影響約 60 人。
歐亞股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軟銀計畫與 OpenAI 成立合資企業,為日本企業客戶提供人工智慧服務,但目前該計畫進度嚴重落後。消息人士表示,該合資企業原定於今年夏天成立,但籌備工作的時間比預期要長,預計 11 月將公佈最新進展。軟銀表示,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但拒絕對細節發表評論。
歐亞股
日本股市本周表現強勁,日經指數連續第 3 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高,周五 (12 日) 收盤上漲 395.62 點或 0.89%,達 44,768.12 點,這是約一年兩個月以來,首次連續三個交易日更新。同期間,東證股價指數也上漲 12.73 點或 0.40%,收於 3,160.49 點。
歐亞股
OpenAI 大幅擴大員工股票出售規模,從原定 60 億美元增至 103 億美元,以 5000 億美元估值進行。軟銀等投資機構參與此次交易,持股滿兩年員工可於 9 月底前決定是否參與出售,交易預定於 10 月完成。據《CNBC》周三 (3 日) 報導,OpenAI 將員工二級市場股票出售規模大幅擴大。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三 (20 日) 報導,一些分析師認為,軟銀 (SoftBank Group) 對英特爾 (Intel)(INTC-US) 投資 20 億美元,可能成為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翻身的關鍵催化劑。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 Ben Reitzes 將英特爾股票目標價從 21 美元上調至 25 美元,理由是軟銀的投資是對這家處境艱難的晶片製造商投下重要的信任票。
美股雷達
《CNBC》周三 (2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正與其他大型投資人洽談,以折價換取股權注資。這一舉動被視為延續日前軟銀 (SoftBank) 投資 20 億美元的後續動作,反映出英特爾在轉型過程中急需資金支持。
美股雷達
英特爾 (IINTC-US) 週二 (19 日) 股價大漲約 7%,原因是軟銀集團宣布將對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投資 20 億美元。此前川普政府正在考慮入股英特爾,最多可能持有 10% 的股份。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證實,這項政府投資將以將原本英特爾從拜登時期《晶片與科學法案》中獲得的 109 億美元補助金轉為股權的形式進行,目的是穩定英特爾在美國的製造業務。
美股雷達
富國銀行最新報告指出,軟銀 (SFTBF-US)對英特爾 (INTC-US)投資 20 億美元,不僅強化與英特爾的戰略合作關係,還被視為 Arm Holdings (ARM-US)加速推進自研人工智慧 (AI) 晶片計劃的重要支撐。此舉將為 Arm 提供額外代工選擇,有助於提升未來高效能晶片的產能彈性。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在美國政府可能入股及日本軟銀計劃投資的利多帶動下,英特爾股價 8 月強勢反彈,單月飆升逾 28%,市值增加約 240 億美元。然而,這波漲勢背後也引發市場對其估值過高的擔憂,其預估本益比 (forward P/E) 已達 53 倍,創下自 2002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逼近網路泡沫時期。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19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才公開呼籲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下台,不到兩周後情勢急轉直下,陳立武如今反而有望獲得美國政府與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的資金挹注,為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巨頭注入新動能。
歐亞股
軟銀集團宣布將出資 2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INTC-US) ,被視為對英特爾的未來投下信任票,然而市場卻不太有信心,軟銀股價週二 (19 日) 在東京股市翻黑,一度重挫 5%,最終收跌 4.01%。軟銀 19 日發布聲明表示,將對英特爾出資 20 億美元,以每股 23 美元的價格、取得英特爾普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