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銷量





    2025-10-14
  • A股

    中國乘聯會周一(13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 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 224.1 萬輛,較一年前增長 6.3%。今年以來累計零售 1,700.5 萬輛,年增 9.2%,再創歷史新高。據《界面新聞》報導,比亞迪‌(002594-CN) 9 月銷量 39.62 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 5.52%。






  • 2025-10-08
  • 消費

    全球車市格局持續演變,主流品牌在不同區域呈現差異化競爭力,中汽數研近日發布今年 8 月全球汽車品牌銷售數據,揭示各大品牌在全球的表現。數據顯示,日系車仍佔據主導地位,中國新能源車廠比亞迪成為唯一躋身前十名的電動車品牌,傳統燃油車巨頭仍主導榜單。






  • 2025-10-07
  • 港股

    9 月 27 日,小米 (01810-HK) 17 系列開賣僅 5 分鐘,便刷新今年中國國產手機全價位段新機系列首賣當天以及銷售額紀錄。儘管初期因官方未公佈具體數據引發「不敢亮底牌」的質疑,《央視新聞》一則報導則為小米 17 新機熱度定調。報導指出,線下門市人氣火爆,部分旗艦機型一度「一機難求」,開賣 5 天銷量突破 100 萬支。






  • 2025-10-04
  • 美股雷達

    儘管蘋果 (AAPL-US) 的摺疊 iPhone 預計要到明年才可能亮相,然而,Jefferies 分析師對這款備受期待的摺疊 iPhone 需求持謹慎態度,其近期報告指出,市場預期可能過於樂觀。Jefferies 分析師略微上調了 2025 會計年度與 2026 會計年度的 iPhone 銷量預估,但下調 2027 會計年度的預期,主要因為 iPhone 18 Pro、Pro Max 與即將推出的摺疊 iPhone 需求將較低。






  • 2025-10-02
  • 大陸政經

    中國車市在國慶假期首日迎來「金九」收官戰報,多家新能源車廠率先揭露 9 月銷量成績,新勢力車廠與傳統車廠雙雙交出亮眼答卷,銷量破萬、創歷史新高、衝擊年銷目標等關鍵詞頻現,勾勒出新能源車市激烈的競爭圖景。新勢力陣營中,零跑汽車以 6.67 萬輛的單月交付量強勢領跑,年增 97% 且首破 6 萬輛大關,更連 7 月蟬聯新勢力銷售冠軍。






  • 2025-09-26
  •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股價周四 (25 日) 下殺 4.4%,因統計數據顯示,歐洲銷售依然欲振乏力,遠不如比亞迪 (002594-CN) 的大幅成長。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公布,特斯拉 8 月在歐盟共賣出 8220 輛車,年減 37%,比亞迪同期賣出 9130 輛車,年增 201%。






  • 2025-09-24
  • 美股雷達

    據《CBS》報導,隨著美國聯邦政府為期數年的電動車稅收抵免政策,即將於 9 月 30 日到期,全美各地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購車熱潮。消費者紛紛趕在政策結束前湧入經銷商,希望能抓住最後的優惠,此舉不僅推動 8 月份電動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更可能讓 9 月成為史上最暢旺的電動車銷售月份。






  • 2025-09-18
  •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三 (17 日) 報導,美國重型卡車銷量跌至四年來新低,8 月年減超過 15%,經濟學家警告這項傳統經濟領先指標可能預示經濟衰退風險。經濟學家和投資人長期將聯結車等重型卡車 (總重量超過 14,000 磅) 在美國的銷量視為經濟領先指標,因為這些車輛對製造業和建築業至關重要。






  • 2025-09-04
  • A股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 (002594-CN) 面臨五年來最慢全年成長速度,以及跡象顯示比亞迪創紀錄的擴張時代可能即將結束,比亞迪已經將今年銷售目標下調多達 16% 至 460 萬輛。據《路透》周四(4 日)報導,這家中國最大車廠在 3 月告訴分析師,2025 年的銷售目標是 550 萬輛,但消息人士表示,最近幾個月比亞迪內部已多次下調銷量目標。






  • 2025-09-02
  • 美股雷達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期待已久的印度市場首秀至今表現平淡,訂單量低迷引發外界對特斯拉全球成長前景的疑慮。根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自七月中旬開始銷售以來,特斯拉在印度僅接獲超過 600 輛車的訂單,遠低於公司預期,僅相當於特斯拉上半年全球每四小時交付的車輛數量。






  •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電動車巨擘特斯拉 (TSLA-US) 上月在數個歐洲市場的銷量進一步下滑,原因是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消費者對馬斯克政治立場不滿仍在持續。特斯拉 8 月在法國註冊量比 2024 年同期下降了 47.3%,連 8 月下滑,而法國整體汽車市場成長近 2.2%。






  • 2025-08-23
  • 美股雷達

    週五(22 日),特斯拉 (TSLA-US) 股價大漲 6.22%,市值單日激增 644 億美元,創下近兩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面對全球電動車銷量壓力,特斯拉積極尋求突破,宣布攜手火山引擎升級智慧座艙體驗,並在美國調高 Cybertruck 高配版售價,同時籌備推出平價電動車,企圖重振市場表現。






  • 2025-08-15
  • 美股雷達

    近年來,世界首富馬斯克因轉向右派政治立場引發廣泛爭議,不僅資助川普贏得美國大選,還公開支持歐洲極右翼政黨,相關行為在歐洲多國激起消費者強烈抵制。特斯拉車輛與銷售門市屢遭破壞,部分歐洲忠實客戶選擇棄購,但這一風波在人口僅 550 萬的挪威卻呈現出特殊情形,即便負面情緒蔓延,但特斯拉 (TSLA-US) 在這個北歐國家的銷量卻逆勢上揚。






  • 2025-08-12
  • 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在今年前 7 月的單月出口量到達 8 萬輛左右水準,這一成績讓多數車廠感到意外。根據中汽協周一 (11 日) 公布的數據,今年前 7 月中國整車出口前十大企業中,奇瑞出口量 66.7 萬輛,年增 7.3%,佔總出口量的 18.1%,比亞迪成長則最為顯著,出口量年增 130% 至 55.3 萬輛。






  • 台股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2025 年上半年台灣實體通路智慧手機總銷量約 254 萬台,較去年同期 256 萬台微減 2 萬台,銷量略減 1%,但銷售額逆勢成長 3%。全台最熱銷手機為 iPhone 16 Pro(256GB),最熱銷的旗艦機則是三星 Galaxy S25 Ultra(12GB/256GB)。






  • 2025-08-10
  • 歐亞股

    近日,德國豪車品牌寶 BMW、賓士與奧迪相繼公佈今年上半年財報,三大品牌集體遭遇利潤大幅下滑,創近年最差業績表現,其中賓士淨利跌幅高達 55.8%,幾乎「腰斬」,奧迪淨利年減 37.5%,BMW 淨利亦年減 29%。汽車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指出,BBA 正面臨美國關稅衝擊與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雙重挑戰,尤其在中國市場,它們不僅受到本土豪華品牌崛起的競爭壓力,還要應對整體車市價格戰的衝擊。






  • 2025-08-08
  • 歐亞股

    中國汽車銷量成長放緩,7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年增率從 6 月的 18% 驟降至 6.3%,達 180 萬輛。《華爾街日報》周五 (8 日) 指出,這反映出北京遏制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價格戰的努力開始見效,車商減少促銷活動,消費者轉為觀望。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協會 (CPCA) 公布的數據顯示,7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180 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 6.3%,增幅遠低於 6 月的 18%。






  • 2025-08-05
  • 綜合外媒周二 (5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在歐洲主要電動車市場的銷售持續低迷,市占進一步被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 (01211-HK) 蠶食。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 7 月在德國和英國的銷售分別年減逾 55%,而比亞迪同期銷量則呈現爆發式成長。






  • 2025-08-04
  •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一 (4 日) 獨家報導指出,研究機構標普全球汽車 (S&P Global Mobility) 的數據顯示,特斯拉 (TSLA-US) 在美國的品牌忠誠度自去年執行長馬斯克公開支持美國總統川普後大幅下滑,從去年 6 月的 73% 高峰一路降至今年 3 月的 49.9%,跌破產業平均水準,隨後雖回升至 5 月的 57.4%,但仍落後雪佛蘭與福特(F-US),與豐田大致相當。






  • 2025-07-24
  •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最新財報顯示,這家電動車巨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成長困境,在周三 (23 日) 公佈的第二季財報顯示營收和淨利雙雙下滑,其中營收 224.96 億美元,年減 12%,淨利亦年減 16% 至 11.72 億美元。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已是特斯拉連 3 季獲利下滑,創下自 2020 年推出 Model Y 以來的最差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