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美中兩國周一(12 日)發表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美方取消 4 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共計 91% 的關稅,修改對中國商品加徵 34% 的「對等關稅」,其中 24% 的關稅暫停加徵 90 天,保留剩餘 10% 的關稅。「爆艙,一個下午各家船運公司都宣布爆艙。
美股雷達
受惠於美中關稅協議與通膨數據放緩,美股主要指數週二 (13 日) 普遍揚升,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72%,一舉收復自 2025 年以來的全部跌幅。美國商務部週二正式撤銷拜登時代「AI 擴散規則」,AI 巨頭輝達領漲,那斯達克指數勁揚 1.61%,費半指數續飆超 3%。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週二 (14 日) 宣布正式撤銷前總統拜登政府制定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該規則原訂於 5 月 15 日生效,限制美國製 AI 晶片對部分國家與地區的出口。此舉象徵川普政府持續推翻其前任的對外科技政策,並將重新擬定一套以國對國談判為基礎的 AI 出口戰略。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持續推動貿易政策調整,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性籠罩市場,投資人轉向軟體類股尋找穩定回報。相較於硬體與半導體類股直接受到關稅影響,軟體企業因產品不受實體運輸限制,展現出更強的抗震能力,成為當前資金青睞的避風港。微軟財報亮眼 帶動軟體股領漲微軟 (MSFT-US) 近期公布的財報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在人工智慧 (AI) 產品需求強勁與雲端業務展望樂觀帶動下,股價自 4 月低點以來強勢反彈超過 25%,市值重返全球第一寶座,超越蘋果(AAPL-US)。
根據《彭博》周二 (13 日) 報導,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後,美股大幅反彈,投資人情緒回穩。不過,全球知名避險基金 Citadel 創辦人兼執行長格里芬 (Ken Griffin) 回顧過去一個月市場動盪時坦言,面對快速變動的政策環境,也許「選擇持有現金、靜觀其變」反而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美股雷達
美國 4 月通膨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強化了聯準會 (Fed) 今年降息的可能性,激勵市場情緒延續前一交易日因美中貿易局勢緩和帶來的漲勢。不過,在盤前強勁反彈後,投資人選擇觀望,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13 日) 開盤變動不大,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走低,反映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樂觀預期。
美股雷達
美國 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數據連續第三個月低於市場預期,在關稅壓力尚未全面反映前,物價漲幅依舊溫和,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聯準會 (Fed) 今年降息的預期。受此影響,美債殖利率下滑、美股上揚,美元指數也應聲走低。不過,部分經濟學家警告,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可能會從 5 月開始逐步顯現,通膨壓力是否真正受控,仍需觀察接下來幾個月的數據表現。
國際政經
據《彭博》報導,印度正研擬對部分美國產品加徵進口關稅,以反制華盛頓對鋼鋁產品課徵的關稅。印度已將此意向知會世界貿易組織 (WTO),並在一份周一 (12 日) 提交的文件中說明此事。這份文件指出,「擬議暫停的減讓或其他義務,形式是對源自美國的部分產品提高關稅」。
歐亞股
綜合外媒周二 (13 日) 報導,日本汽車大廠日產 (Nissan) 在繳出 25 年來最慘淡的財報後,宣布展開新一輪大規模重組計劃。新任執行長艾斯皮諾薩 (Ivan Espinosa) 上任僅一個月,即大刀闊斧提出裁員兩萬人、關閉 7 座工廠的激進措施,力求扭轉日產深陷虧損的困境。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二 (13 日) 報導,美國白宮昨日發布行政命令,宣布將針對中國寄往美國、單價不超過 800 美元的郵政小包裹「小額豁免」(de minimis) 關稅,從原本的 120% 大幅調降至 54%。這項新措施將於 5 月 14 日正式生效,被視為美中貿易緊張降溫的重要一步,也將直接影響 Shein、Temu 等中國電商巨頭的跨境業務。
美股雷達
美國小型企業信心 4 月連續第 4 個月下降,報告職缺的業主比例降至 4 年多來最低水平,這可能暗示勞動市場大幅放緩。美國全國獨立企業聯合會 (NFIB) 周二 (13 日) 表示,上個月小企業樂觀指數下降 1.6 點至 95.8,連續第二個月低於 51 年平均值 98。
美股雷達
在與中國宣布達成臨時協議之前,大型科技股的交易就已經重新開始活躍,甚至表現得很好。在經歷劇烈的貿易重置之後,一些最嚴重的供應鏈擔憂得到緩解;曾經炙手可熱的科技貿易變成了最安全的貿易,現在又恢復了兩者兼具的地位。美中談判達成為期 90 天的暫停協議,消除了競爭對手之間相互徵收的關稅中最尖銳的毒牙,並消除了避免貿易戰升級最壞結果的可能。
歐亞股
據《路透》報導,文件顯示,越南正加強打擊仿冒品和數位盜版。此前,美國指控越南是這些非法活動的主要中心,並威脅將課徵嚴厲的關稅。報導稱,這項行動旨在說服美國川普政府重新考慮懲罰性關稅。越南作為一個依賴出口的東南亞工業中心,已採取或承諾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
美股雷達
投資人持續分析近期中美關係和貿易協議並等待關鍵的美國通膨數據,美國公債殖利率相對持平。美東時間凌晨 5:48,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0.6 個基點至 4.451%,而 2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2.1 個基點至 3.981%。1 個基點相當於 0.01 個百分點,殖利率與價格呈反比關係。
台股新聞
晟德 (4123-TW) 受惠香港資本市場回溫,持股的加科思 (1167-HK) 及澳優乳業 (1717-HK) 股價持續走揚,第一季金融資產評價轉正,獲利 7.83 億元。 晟德指出,加科思專注開發癌症新藥,旗下 KRAS G12C 抑制劑「Glecirasib」,以及 SHP2 抑制劑「JAB-3312」聯用藥物,於 2024 年 9 月以總授權金 9 億人民幣,授權予上海艾力斯醫藥 (Allist Pharmaceuticals),並已收取 2 億人民幣的簽約金。
台股新聞
新台幣今 (13) 日盤中由升轉貶,終場收在 30.455 元,貶值 1.39 角,貶幅 0.46%,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擴大至 14.7 億美元,主要亞幣升貶互見。新台幣今日最低來到 30.46 元,全日高低價差 2.05 角,買匯力道轉強,終場收在 30.455 元,貶值 1.39 角。
台股新聞
PC 品牌華碩 (2357-TW) 今 (13) 日召開線上法說會,並同步公告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為 127.9 億元,季增逾 6 倍,每股純益 17.2 元;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表示,華碩已經提前在美國市場布建 3 至 6 個月庫存,並與通路夥伴啟動價格調整機制因應關稅挑戰。
台股新聞
英業達 (2356-TW) 今 (13)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蔡枝安針對近期關稅議題指出,目前英業達大多從中國以外的地區出貨,加上墨西哥廠在 USMCA 的架構下,有 90% 的產品豁免關稅,大部分出貨為零關稅,因此關稅政策對英業達的影響微乎其微。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低,終場上漲 200.60 點,收在 21330.14 點,成交量 3905.08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151.57 億元,投信買超 15.00 億元,自營商買超 22.98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189.55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四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55.74 億,自營商終止連續十日賣超,由賣轉買,外資則連續八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1486.26 億。
台股新聞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淡化了與歐盟迅速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稱歐盟存在「集體行動問題」,這阻礙了談判,也透露收到來自台灣「非常好的提案」。貝森特在利雅德舉行的沙美投資論壇上被問及關稅談判進度時表示,「我認為美歐之間的進展可能會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