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
彭博報導,熟悉微軟內部預測的人士透露,由於雲端需求持續高漲,微軟 (MSFT-US) 的美國多個資料中心地區,正面臨實體空間或伺服器短缺,導致資料中心供應吃緊時間超出微軟原先預期。根據消息人士,包括北維吉尼亞州與德州等關鍵的伺服器園區,Azure 雲端服務的新訂閱到明年上半年仍受限。
不久之前還被認為是老派企業的甲骨文 (ORCL-US),已經成功把自己定位為人工智慧(AI) 領域的大贏家,今年來股價強勢上漲 76%,但接下來能否撐起這波漲勢、甚至讓股價再創新高,就要看雲端訂單直接挹注獲利的效應,這讓甲骨文預定下周四舉行的分析師日受到高度關注。
資訊軟體服務商精誠 (6214-TW) 公布 9 月合併營收衝上 53.7 億元,月增 47.57%,年增 58.67%,創單月新高紀錄,激勵本周股價大漲近 13%,收在全周最高價位 135.5 元,也創下 3 月下旬以來新高價。精誠說明,由於雲端持續攀升, 加速推動雲端授權和 AI 轉型,加上海外營運拓展、資安合規等各方向布局有成,關鍵大客戶年度續約也穩健成長,挹注營收動能。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科技公司財報季即將到來,華爾街將密切關注人工智慧 (AI) 投資是否開始帶來實質回報。亞馬遜 (AMZN-US) 預定 10 月 21 日公布財報,而蘋果 (APPL-US)、微軟 (MSFT-US) 及 Meta Platforms(META-US) 則預定在 10 月 29 日左右公布財報。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CL-US) 靠租賃輝達 (Nvidia)(NVDA-US) 繪圖處理器 (GPU) 的雲端業務傳出利潤微薄,令投資人對其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下的獲利能力心生疑慮,股價應聲下挫,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二 (7 日) 出面反駁,他表示,新技術一開始或許賺不到錢,但最終將能從整個系統的生命周期賺到「豐厚的利潤」。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acle) 股價周二 (7 日) 重挫,盤中一度下跌超過 7%,主因是《The Information》報導揭露其雲端業務毛利率遠低於華爾街普遍預期,投資人擔憂公司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下的獲利能力。截稿前,甲骨文 (ORCL-US) 周二盤中股價下跌 3.54%,每股暫報 281.26 美元。
港股
在人工智慧(AI)熱潮的推波助瀾下,中國科技巨擘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團控股 (BABA-US) (09988-HK) 的股價今年強勁反彈,市值激增了 2,500 億美元,這股漲勢正引發投資界一股日益強烈的「錯失恐懼症」(FOMO)。儘管如此,基金經理人普遍認為阿里巴巴的股票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與 OpenAI 宣布敲定 1000 億美元投資案後,CNBC 周二 (23 日) 披露成交的幕後秘辛,是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兩人進行一對一談判後達成的,全程沒有投資銀行參與。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acle)(ORCL-US) 周一 (22 日) 收盤大漲逾 6%,股價創歷史新高,白宮證實這家雲端運算巨擘將參與 TikTok 協議,此外,該公司宣布任命兩位執行長,現任執行長卡茲 (Safra 卡茲) 將轉任董事會執行副主席。
美股雷達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甲骨文 (ORCL-US) 正與 Meta Platforms(META-US) 洽談為期多年的雲端運算合約,價值可能高達 200 億美元。此消息強化甲骨文在競爭激烈的雲端世界站穩重要基礎設施供應商的地位,甲骨文股價周五 (19 日) 聞訊強漲 4%。
科技
根據《The Information》周五 (19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 OpenAI 計劃未來 5 年將再投入約 1,000 億美元,向雲端服務供應商租用備援伺服器,以確保算力資源安全。報導引述公司高層與股東會議上的討論指出,這筆新支出將額外疊加在 OpenAI 既有的龐大資本規劃之上。
台股新聞
研勤科技 (3632-TW)(PAPAGO!) 旗下深耕互動式廣告機的發霸科技發表全新品牌「台灣視霸 FarBarAI」,透過尖端 AI 生成技術,引領電子播放設備進入全新智慧時代,並於今 (19) 日登場的國際連鎖加盟大展首度亮相,展示革命性的動態內容生成能力,預計第四季針對長期合作客戶進行小批量更新。
美股雷達
穆迪警告,甲骨文 (ORCL-US) 最近簽屬的 3000 億美元 AI 合約存在多重潛在風險,但維持對這家軟體巨頭的評級不變。甲骨文在上周的財報上透露,今年第一季簽署了價值超 3,000 億美元的人工智慧(AI)合約,隨後《華爾街日報》披露,該客戶就是 OpenAI。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報導,隨著甲骨文 (Oracle)(ORCL-US) 與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 (ByteDance) 持續推進一項攸關 TikTok 命運的關鍵交易,白宮將可能的美國禁令期限再度延長至 12 月 16 日。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近期在雲端運算領域的業務調整引發關注,顯示該公司在該領域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The Information》週五 (12 日) 報導,輝達正逐步縮減其初興的雲端運算業務,據悉輝達已逐步減少吸引企業客戶使用其 DGX Cloud 服務的努力,並計劃主要將該服務用於內部研發。
歐亞股
「歐盟資料法案 (EU Data Act)」於 2024 年 1 月 11 日生效後,周五 (2025 年 9 月 12 日) 正式實施,全球雲端運算巨頭正積極調整其服務模式,以順應這項旨在促進資料互通性並減少廠商鎖定 (vendor lock-in) 的立法。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CL-US) 成為華爾街 AI 投資熱潮的最新受益者,該公司 AI 雲端業務的在手訂單規模,已從 3 個月前的 1,380 億美元激增至 4,550 億美元,推升股價周三大漲 36% 創歷史新高,聯合創辦人身價一度超越馬斯克躍居全球首富。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報導,甲骨文週三股價大漲 35.95%,創下自 1992 年以來單日最大漲幅,市值單日暴增超過 2,000 億美元,市場熱議其是否正迎來「輝達時刻 (Nvidia Moment)」,亦或重演 1999 年網際網路泡沫。甲骨文於 2023 年春季因 AI 晶片需求激增發布驚人營收預測,單日市值大增 2,000 億美元,奠定今日市值 4.2 兆美元的科技巨頭地位。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acle)(ORCL-US) 股價周三 (10 日) 大漲逾 35%,在公布亮眼的雲端營收前景後,抵消了財報首季未達預期的利空。甲骨文共同創辦人 Larry Ellison 憑藉這波股價狂飆,暫時取代馬斯克 (Elon Musk),躍升全球首富。
美股雷達
Google Cloud 業務執行長 Thomas Kurian 週二(9 日)在高盛 Communacopia 與科技會議上表示,Google Cloud 已經透過 AI 服務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並分享了營收方式。根據 Kurian 透露,Google Cloud 目前的訂單積壓量達 1,060 億美元,且增速已超過實際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