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電動車





  • 德國汽車大廠福斯汽車 (Volkswagen) 周三 (30 日) 公布第一季 (截至 3/31) 財報,稅後淨利年減近 41% 至 21.9 億歐元,不僅低於市場預期,也反映在電動車轉型壓力與美國貿易政策變動下的營運挑戰。公司警告,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加徵汽車關稅的政策走向仍難預測,可能拖累全年表現逼近財測下緣。






  • 2025-04-29
  • 台股新聞

    東元 (1504-TW) 今 (28) 日指出,首度攜手美國 2 家子公司,東元西屋馬達公司和充電樁解決方案銷售公司 NexE,以及新併購的電動車扁線馬達易唯科電機 (EVK Motor) 共同參展,展示用於電動車動力系統的電驅橋解決方案、高功率快速充電樁等產品與服務。






  • 美股雷達

    花旗預計,中國電動車廠蔚來汽車 (NIO-US) 股票很快就會迎來好消息。分析師 Jeff Chung 周日 (27 日) 將蔚來汽車股票標註 30 天的積極「催化劑觀察」。催化劑觀察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當花旗看到某些將在短期內影響股價的事件時,就會使用該觀察標註。






  • 歐亞股

    據《IT 之家》周一(28 日)報導,在 2025 年上海車展期間,保時捷執行長奧博穆透露一項重要消息:未來兩到三年內,保時捷可能停止在中國市場銷售電動車。據《界面新聞》報導,奧博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保時捷在中國的電動車銷量相對較低,但其並未透露具體銷售情況。






  • 2025-04-25
  • 港股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 於周五 (25 日) 公布最新財報,2025 年第一季淨利年增超過一倍,達人民幣 91.5 億元 (以下單位皆同),不僅符合先前財測區間 (85 億至 100 億元),更進一步突顯其在電動車市場對特斯拉的領先地位。






  •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及其他美國汽車製造商總算等來政策利多。美國交通部周四 (24 日) 表示,為了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計劃免除部分安全要求,並放寬事故報告的相關規則。交通部長 Sean Duffy 指出,政府意識到自動駕駛是一場風險極高的創新競賽,因此新的政策框架將顯著減少繁瑣的手續,並將產業置於統一的國家標準之下。






  • 2025-04-24
  • 美股雷達

    特斯拉周三 (23 日) 收盤大漲逾 5%,雖然第 1 季財報表現令人大失所望,但執行長馬斯克表示自 5 月起將大幅縮減在川普政府旗下「政府效率部」(DOGE) 的工作時間,讓投資人大為振奮。特斯拉大多頭、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表示,特斯拉即將「翻開新篇章」,「比數字更重要的是,這是馬斯克可以改變方向的時機,與股東 / 員工好好對話,遠離 DOGE 和川普白宮的話題,重新兌現擔任特斯拉執行長的承諾。






  • 2025-04-23
  • 港股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1211-HK) 正全面重整其歐洲業務版圖,試圖扭轉在當地市場初期佈局失誤的局勢。路透周三 (23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比亞迪過去在經銷網路布局、當地高層任用與產品策略方面錯判情勢,如今正透過擴大通路、延攬歐洲汽車高管並加重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PHEV) 布局,重新搶攻歐洲這一關鍵出口市場。






  •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3) 日說明,未來電力需求評估,資料中心及 AI 新興產業發展趨勢、電子大廠未來設廠新增用電需求、運具電動化政策目標等皆已納入考量,並逐年盤點電力需求,並強調綠電部分,在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定會把關下,光電躉購費率已「便宜」很多,從 2010 年每度 11.76 元,下降至 2025 年每度 4.49 元,下降幅度約 6 成。






  • 台股新聞

    泓德能源 (6873-TW) 今 (23) 日出席「2025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也攜手與士電 (1503-TW) 合資成立新星充電,並在會中亮相充電樁相關產品,並指出其符合多項充電協議,在士電湖口廠進行製造,為台灣製產品。泓德能源此次以雙展區規模聯合展出虛擬電廠概念下的多項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包括「光儲充解決方案」、「充電站營運解決方案」、「智慧住宅解決方案」以及偕同策略夥伴台灣大哥大共同推出的「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和自有品牌 TITAN 全系列充電樁設備,完整呈現整合實力與應用落地能力。






  • 歐亞股

    日產汽車公司承諾,2026 年底前將在中國追加投資人民幣 100 億元 (約 14 億美元),並表示中國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是推動其電動車發展的肥沃土壤,而電動車正是日產為重振業務亟需加強的領域。日產中國區負責人馬智欣(Stephen Ma)週三 (23 日) 在上海車展表示,「中國發展如此迅速,我們希望留下來並參與競爭。






  • 台股新聞

    「2025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今 (23) 日起於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中華車 (2204-TW)ET35 亮相,中華車說明, ET35 預計第三季量產上市,成為台灣首款進入實用階段的 3.5 噸智慧電動商用車;而為積極推動多項實車示範運行計畫,中華車正與新竹物流、多家企業合作電動物流車應用,並與地方政府洽談將 ET35 導入為資源回收車。






  • 台股新聞

    台達電 (2308-TW) 表示,目前全系列充電樁全球累積出貨逾 300 萬台,推出滿足歐美長途需求的兆瓦級充電解決方案 (Megawatt Charging System,MCS),並於今年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首度亮相。台達電此次智慧移動展以「e-Charging Hub」為主題,除了 MW 級充電解決方案外,也展示高效電動車電控與動力系統、車用散熱,以及多元的電動四輪、二輪載具充電應用。






  •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發言人巫俊毅今 (23) 日表示,目前北美 AI、電動車 (EV) 需求強勁,未來將結合集團 CDMS(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 商業模式,持續推向海外市場,其中,電動巴士預期 2027 年可望海外市場亮相。此次車用電子展中,鴻海展出一系列智慧電動車平台相關產品,以支持電動車國產化,包括最新電動乘用車款 MODEL B、MODEL C 北美版、MODEL D,以及一系列自主研發,並結合 AI 技術的三電零組件,包括乘用車固態電池、電控、碳化矽 (SiC) 元件以及充電系統等。






  • A股

    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海車展)將於 2025 年 4 月 23 日至 5 月 2 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本屆車展吸引來自 26 個國家和地區、近 1000 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達 36 萬平方公尺,創下歷年之最,並預計將吸引破百萬人次觀展。






  • 2025-04-22
  • A股

    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內部競爭加劇,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 (002594-CN) 正積極將戰線拓展至海外,並在英國創下佳績。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 2025 年 3 月於英國市場的銷量達到 6,480 輛,創下歷史新高。雖然這一數字與其在中國一週的銷量相比仍有差距,但年增率達 750%、月增率達 500%,顯示其車輛在海外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 A股

    2025 上海國際車展於周三(23 日)隆重登場,中國車商集體發力,推出多款被業界譽為「Model Y 殺手」的純電跨界車型,意圖顛覆特斯拉 (TSLA-US) 在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地位。比亞迪 (002594-CN) 、小米 (01810-HK) 、極氪 (ZK-US) 與小鵬汽車 (XPEV-US) 等中國品牌紛紛亮出旗艦新車,直接對準特斯拉的銷售主力 Model Y,在價格、技術與配備上展開全面圍攻。






  • 美股雷達

    摩根大通近期大砍特斯拉目標價,指出在汽車史上難以找到哪個品牌貶值速度如同特斯拉那樣迅速。今年以來,特斯拉 (TSLA-US) 股價已跌逾 30%,成為美股科技「七巨頭」中表現最差的公司。外界普遍認為,特斯拉股價重挫的核心原因與馬斯克參政有關,甚至有人要求他辭去川普政府的職務或離開特斯拉。






  • 2025-04-21
  •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將於周二 (21 日) 美股收盤後公布第一季財報,市場預估營收表現持平,但汽車毛利率可能續降。投資人將密切關注平價電動車的推出時程與自動駕駛計程車 (Robotaxi) 計畫進度,以判斷公司能否在競爭與品牌壓力下重新提振動能。






  • 2025-04-18
  • 台股新聞

    PMIC 業者矽力 *-KY(6415-TW) 今 (18) 日公布 2 月自結,稅後淨利達 1.35 億元,年增 388%,每股稅後純益 0.35 元;受惠客戶回補庫存需求,加上去年比較基期較低,2 月獲利較去年同期逾倍數成長。矽力 *-KY 今年前三月營收逐季走高,3 月營收達 15.87 億元,月增 18.94%,年增 4.44%,累計第一季營收 40.94 億元,季減 19.86%,年增 6.56%,為同期第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