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
台股新聞
針對中鋼 (2002-TW) 投資台智電一事,中鋼公司企業工會今 (2) 日表示,長期監督中鋼在節能減碳與綠能議題上的作為,務必要兼顧員工權益,對參與台智電的要求設限,包括邀集產業龍頭企業入股以及取得國際信評等相關作為,以及設定投資上限 12.5% 等。
國際政經
川普政府周五 (29 日) 宣布,將取消用於 12 個離岸風電計畫的聯邦資金 6.79 億美元,其中包括用於加州計畫的 4.27 億美元。此舉是川普政府全力削弱綠能發電行業的最新行動,而離岸風電產業曾是前總統拜登氣候和能源議程的核心。美國交通部長 Sean Duffy 表示,拜登政府時期授予的這些獎勵是對資金的浪費,「這些資金原本可以用於振興美國的航運業」。
美股雷達
川普政府計劃暫停在馬里蘭州附近準備明年興建的一個離岸風力發電計畫,是白宮對乾淨能源產業發動的最新一輪攻擊。根據法庭文件,美國內政部打算撤銷原本授予這個風電計畫價值 60 億美元的許可證。該計畫由 US Wind 開發,位在距離馬里蘭州大洋城海岸約 10 海里處,在 2024 年獲拜登政府批准,原本預定明年開始興建多達 114 台風力渦輪機。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周四 (21 日) 表示,已經對進口風力發電機和零件展開「232 條款」國安調查,代表進口風機和零件可能面臨關稅加徵。本周稍早,商務部曾表示已把風機納入 50% 鋼鋁稅的產品清單中。這是在 8 月 13 日展開的國安調查,但直到周四才公開。
台股新聞
台股今日再度寫下歷史新頁,量能放大顯示市場資金回流明確,低估成長股正從底部浮現、BBU 與散熱題材快速發酵,這波行情還沒結束,現在正是你該跟上的時候。〈台股創高多頭確認,資金聚焦成長股〉台股在美股期貨電子盤走強帶動下再度刷新歷史高點,收盤大漲來到 24482 點,成交金額放大至 4435 億元,價量齊揚、結構健全,市場多頭格局無庸置疑,智霖老師從 2021 年就一再強調,只要台積電 (2330-TW) 處於成長週期,就沒有理由看空台股,今天台積電持續帶領半導體族群走高,2 奈米題材重新吸引資金關注,我們鎖定的昇陽半導體 (8028-TW) 就是其中代表,之前在 130 元附近布局,162 元附近獲利賣出一趟,操作節奏符合紀律,相較之下,部分空頭老師僅以美股估值偏高為由看空台股,卻忽略了選股與資金配置的邏輯,代表我們要更謹慎地精選持股、控制比重,而不是全面看空。
美股雷達
太陽能和再生能源股票周五 (15 日) 大漲一波,主因是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國稅局 (IRS) 公布乾淨能源計畫獲得稅收補貼的新規定,並沒有業界人士原本擔心的嚴苛。Sunrun(RUN-US) 飆升 39%,Array Technologies(ARRY-YS) 跳漲 27%,第一太陽能 (First Solar)(FSLR-US) 上漲 13%,Enphase Energy(ENPH-US) 上揚 12%,NextEra Energy(NEE-US) 也漲 5%。
台股新聞
美股續創新高,台股卻在前高壓力下高檔震盪,權值股壓回、櫃買續強,資金加速輪動至中小型與具題材的低估成長股,矽光子族群因挪威主權基金大幅加碼而備受關注,光通訊概念股如華星光、上詮等表現亮眼,成為本波行情的重要支撐力量。〈台股高檔震盪,櫃買市場展現相對強勢〉台股今日延續高檔震盪格局,加權指數盤中一度翻紅觸及 24389 點,距離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從籌碼結構觀察,在昨日爆大量之後,市場出現融資減少、觀望氣氛轉濃的情形,指數雖震盪整理,但資金並未退場,櫃買指數逆勢上漲 0.9%,延續昨日突破年線後的強勢,顯示資金輪動轉向中小型股,低位階的櫃買成長股輪流發動。
台股新聞
在融資餘額快速膨脹、短線資金輪動加劇之下,台股爆出今年最大量、盤中震盪劇烈,引發市場對多頭續航力的疑慮,不過,深入觀察資金流向與國際利多環境可發現,這並非反轉訊號,而是一場結構性洗牌,矽光子、AI 概念與低估成長股正悄悄接棒成為新主流。〈台股爆量震盪,籌碼面結構急遽轉變〉台股在台積電創歷史新高與美股利多激勵下,爆出今年以來最大成交量 5582 億元,指數一度衝上 24406 點逼近歷史新高,但震盪走勢也透露資金躁動、籌碼浮動的訊號,成交值急遽放大、短線融資餘額同步攀升,顯示市場進入過熱狀態,許多投資人會好奇:行情是否見高點?是否應該減碼出場?智霖老師認為目前台股仍處於震盪盤整偏多的格局,並未翻空,但盤面震盪幅度明顯擴大,短線投資人追高容易遭遇套牢壓力。
台股新聞
台股今日創歷史收盤次高,盤中矽光子、風電能源族群領漲,權值股震盪整理,資金快速輪動下,信用籌碼成為多空關鍵,本日盤面主軸由 櫃買指數領軍的中小型股 接棒,資金集中於低估值股票與低位階成長股,尤其籌碼結構健康、具長線題材的族群表現較佳。〈台股高檔震盪,矽光子族群接棒領漲〉今天台股延續高檔震盪格局,終場收在 24158 點,創下歷史收盤次高,成交值 4200 億元,雖然盤中一度衝高至 24263 點,距離歷史新高只差一步,但高檔賣壓仍不容忽視,尤其在熱門高價股與短線投機熱度同時升溫的背景下,市場的輪動速度比想像中更快。
台股新聞
財報公告期引發盤中震盪,但指數最終反彈收高,資金回流聚焦於具成長題材的 AI 伺服器與風電能源族群,隨著成交量維持健康水位,法人資金布局方向明確,高檔震盪中反而創造了鎖定低估值、高成長個股的機會。〈量能穩定,個股表現舞台延續〉今天台股走勢可說是戲劇性十足,早盤受財報利空與國際關稅消息影響,一度翻黑回測 24000 點大關,盤中最低跌破整數關卡,但隨著權值股台積電(2330-TW)領軍反攻,以及 AI、風電族群接力走強,資金在震盪洗盤後快速回流,成交量放大至 4262 億元。
台股新聞
在美股與 AI 題材激勵下,台股強彈逾 280 點,但面對 8、9 月歷年常見的修正期與法人避險操作,追高風險不容忽視,真正的佈局機會應聚焦低位階、具產業趨勢與籌碼優勢的個股,「藏寶圖」鎖定的族群中,已有多檔實現強勢表現。〈法人避險未退場 8 月震盪風險仍在〉台股今天開高走高,盤中於高檔震盪後再拉尾盤,在大型電子權值股強彈之下,指數大漲強勁反彈力道,資金同步湧入 AI、伺服器、散熱、機器人、能源、軍工等族群,盤面短線多頭氣勢明顯回溫,近期美債與投資等級債同步大漲,反映市場對下半年經濟成長趨緩的疑慮正在升溫,加上 8、9 月為歷年來修正機率偏高的月份,操作難度勢必提高,今天的反彈更像是短線資金回補,而非全面趨勢翻多,操作上應保留資金彈性、謹慎選股。
台股新聞
在美國就業數據不如預期與全球市場震盪的雙重壓力下,台股今天早盤一度重挫逾 280 點,然而午後資金回流、跌幅明顯收斂,最終守穩十日線,觀察今日盤面,可以發現政策資金進場護盤跡象鮮明,金融與營建股逆勢收紅,而櫃買中小型股則延續輪動格局,顯示籌碼結構穩定、投資信心尚未動搖。
台股新聞
美國對台關稅正式落地,台股盤中震盪後買盤浮現,法人資金鎖定具趨勢優勢的 2 奈米與風電族群。本文解析主力如何於利空中尋找切入契機,掌握反攻節奏。〈關稅政策落地,主力逢低進貨,利空反應即是機會〉美國對台課徵 20% 關稅政策正式落地,雖然稅率高於原先市場期待,導致市場一度出現情緒性反應,台股盤中一度大跌逾 200 點,但隨後迅速收斂跌幅,終場下跌 108 點,成交金額達 3923 億元,量能並未明顯萎縮、有買盤進場承接,這樣的盤勢結構,符合智霖老師近期在節目與 LINE 觀點中所強調,關稅衝擊短期有感,但長期不至於翻空,反而是震盪洗盤中的潛在買點。
台灣政經
經濟部投審司今 (15) 日公布最新統計,114 年 1-6 月核准整體來台投資件數為 1,027 件,投資金額 74 億 6,661.5 萬美元,年增 126.46%,大彰化西南風場、施渢妙兩件離岸風電投資案即佔近 27 億美元,佔比 36.5%;上半年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件數較上年同期減少 42.61%,投(增)資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 62.86%。
國際政經
美國紐約近海規模龐大的帝國風電 (Empire Wind) 離岸風力發電專案,在經歷約 1 個月的停工後,已獲川普政府解除命令並恢復建設。這個由挪威能源公司 Equinor 主導的計畫,價值超過 25 億美元,是美國東海岸最大規模海上風電計畫之一。
台股新聞
允能今 (4) 日宣布,雲林離岸風場正式啟用,總裝置容量達 640MW,已全面併網運轉,並預計 6 月正式商轉,為台灣目前單一案場規模第二大的營運風場,也使台灣離岸風點裝置容量突破 3.04GW。 允能說明,雲林離岸風場座落於台灣海峽,距台灣西部海岸 8 至 17 公里,水深介於 7 至 35 公尺,總面積達 82 平方公里,共設 80 座風機,發電電力經由雲林縣台西鄉和四湖鄉的兩座陸上變電站分別饋入電網。
台股新聞
榮田精機 (7709-TW) 將於 25 日以承銷價新台幣 45 元掛牌上櫃,總經理陳政鈞今 (24) 日表示,今 (2025) 年看好航太、綠能產業 (風電、氫能源) 業績成長,尤其是印度市場,銷售比重可望大幅提升;談及美國對墨西哥加徵關稅的影響,陳政鈞認為,當地高階客戶自有因應策略,目前評估對榮田影響小,此外,他樂見俄烏停戰重啟出口貿易,並帶來重建商機。
台股新聞
經濟部投審司今 (17) 日公布 114 年 1 月核准僑外投資、陸資來台投資、國外投資等統計資料,1 月僑外投資件數年減約 34%,核准投資金額逾 11.1 億美元 (約新台幣 362 億元),年增 88.94%,主因核准 CIP 渢妙風場獲增資逾新台幣 220 億元。
台灣政經
媒體報導台灣離岸風電被迫提前面對國際競爭等問題,經濟部能源署再次澄清,報導所稱風電多花 9000 億是錯誤計算,且台歐雙方已就 WTO 議題取得共識,經濟部同時向國人報告,台灣離岸風電去 (113) 年新增量為民主國家第一。經濟部能源署已多次澄清,臺灣推動離岸風電是參考英國、德國等歐洲成功發展離岸風電國家作法,初期藉由躉購制度吸引風場業者投入建立市場,才有後續的競價,台灣比起英國、德國等都在更短的時間就進入競價,降低臺灣發展離岸風電成本;報導卻以全球罕見、從未實際買到的一度 2.5 元,去計算所謂的 9000 億元,完全是錯誤解讀。
台股
今 (7) 日北方冷高壓逐步南下,台灣東北季風增強,有助風電出力,台電表示,今日清晨瞬間風力發電量飆破 3.1GW,創下歷史新高,且整日風電穩定出力佔比在一成以上。再生能源穩定出力不僅進一步擴大燃煤機組降載幅度,也讓機組歲修規劃更有餘裕。台電指出,從昨夜開始風力發電量持續增加,今日清晨 5 時 21 分瞬間風力發電量突破 3.1GW,刷新歷史紀錄,至今持續維持此水準穩定發電,佔發電佔比約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