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榮(油脂油料組)】粕強油弱延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我國大豆成本居高不下,大豆加工廠為降低損失,對豆粕的挺價意愿格外強烈。因此,國內豆粕市場不斷走強。
一、美國農業部報告2014/2015年度大豆收獲面積和產量預期均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北京時間5月10日凌晨,美國農業部公布了5月供需報告,首次對2014/2015年度作物供需狀況做出了預估,報告顯示,2014/2015年度美豆收獲面積和產量均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期末庫存也較本年度大幅提高。其中,美豆播種面積預估8150萬英畝,高於2013/2014年度的7650萬英畝;產量預估為9893萬噸,高於2013/2014年度8951萬噸;期末庫存3.3億蒲式耳,高於2013/2014年度的1.3億蒲式耳。報告對新作合約影響偏空。
美國陳豆數據調整中性偏多。出口量再次上調2000萬蒲式耳,壓榨量上調1000萬蒲式耳。為了避免已偏低的庫存量繼續下滑,美豆進口量再次上調2500萬蒲式耳,由此使得美國陳豆年終庫存量下調500萬蒲式耳,降至1.3億蒲式耳,與市場預期一致。未來幾個月需要關注美國由南美進口大豆的情況。進口量增加的話,將緩解美豆供應緊張的局面。
南美方面,巴西大豆產量上調30萬噸,阿根廷產量下調40萬噸,南美產量炒作也基本結束。2014/2015年度美豆單產首次預測值為創紀錄的45.2蒲式耳/英畝,年比增加1.9蒲式耳/英畝。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36.35億蒲式耳,年比增加10.5%。出口量上調2500萬蒲式耳,壓榨量上調2000萬蒲式耳,但進口量下調1000萬蒲式耳,年終庫存量增加2億蒲式耳,達到3.3億蒲式耳,年比增幅在150%以上,這將是8年來的最高水平。庫存消費比由本年度的4%大幅提高至9.6%。南美新豆產量預期也將再創紀錄。
中國進口量上調30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7200萬噸。全球年終庫存量年比增加12.8%。目前來看,美國及全球新豆供應量大幅增加將繼續抑制遠月合約價格。
2013/2014年度,全球大豆壓榨量預計23442萬噸,明顯高於往年。其中,全球最大的豆油出口國阿根廷壓榨和出口增幅最為顯著。油世界預計阿根廷2014年3—8月大豆壓榨量2120萬噸,2013年同期為2049萬噸,2012年同期為1878萬噸。巴西4月出口了800萬噸大豆,為7年最高出口量。
二、大豆拋儲價格和成交率均高於市場前期預期
5月13日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國家臨時存儲大豆競價銷售交易會。這批大豆為2010年收儲的大豆,共計30萬噸,實際成交276168噸,總成交率92.05%,成交均價4322元/噸。其中,內蒙古儲存大豆計劃銷售72522噸,實際成交48675噸,成交率67.12% ,成交均價4078元/噸;吉林儲存大豆計劃銷售27381噸,全部成交,成交均價4069元/噸;黑龍江儲存大豆計劃銷售200113噸,幾乎全部成交,均價4415元/噸。
本次拍賣成交價格和成交率均高於市場前期預期,明顯好於2013年8月—10月的53.83%的平均成交率。這說明市場對國產大豆的需求還是不錯的。
三、大豆加工產業普遍虧損,棕櫚油國內外價格倒掛,成本支撐強
日前,益海嘉里集團董事、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會長涂長明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大豆加工產業出現全行業虧損,今年大豆壓榨行業壓榨進口大豆每噸普遍虧損400-500元。
目前棕櫚油國內外價格倒掛,進口商虧損增大,銀行業為避免風險,開始收緊信用證融資,這將導致棕櫚油進口量趨於下降。據海關統計,3月我國進口棕櫚油35.5萬噸,為近5個月來最低水平。港口棕櫚油庫存則有所減少,據統計,目前我國港口庫存為120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48萬噸大幅下降。
四、豆粕需求漸漲,豆油處於消費淡季
4月開始,豆粕需求逐步回暖,禽類、水產飼料需求最先啟動,豬價上周開始拐頭向上,豬料需求也有望逐步增加。因此,豆粕需求漸漲,油廠開機率恢復到歷史較高水平。消費端方面,目前豆油處於消費淡季,中糧及益海嘉里終端小包裝銷售價格均下調10%。此外,隨著天氣轉熱,未來北方地區調和油摻兌中,棕油所占比例將出現季節性增長,替代部分豆油消費。
綜上,目前美豆舊作庫存緊張,大豆拋儲價格和成交率均高於市場前期預期,大豆成本居高不下。消費方面,豆粕需求漸漲,豆油處於消費淡季,市場走勢也表明粕強油弱,美國農業部的下年度利空供需報告幾無影響。個人認為粕強油弱的局面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