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期市大火 追商品還是買股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21 12:39
和訊特約
2008年,美國次貸風暴席卷全球,各國股市、債市、商品等市場遭到前所未有的拋售,全球賬面財富在不到半年時間里蒸發近百萬億美元。期間,美國道瓊斯指數重挫超過50%,中國股市從5000點一直跌至1700點,就連避險效應非常強的黃金,也下跌了超過20%。
出於穩定金融市場的目的,2008年10月3日,美國總統布什簽署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一個月後的11月5日,中國推出「四萬億」救市計劃。2009年開始,全球資本市場觸底反彈,中國股市從1700點漲到了3300點,美國股市開啟了長達五年的大牛市,商品市場集體走高,黃金價格從2009年初的800美元,一直上漲到了2011年的1900美元。
但回過頭來看,美國的金融救援計劃,確實給美國資本市場和全球商品市場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而中國的「四萬億」實際上僅僅助推股市上漲了不到一年時間,2010年初開始至2014年中,中國股市一直在持續下跌。
至此,都在等待一個機會。
2015年末美聯儲啟動加息,似乎又引發了一場全球性金融動盪,在美聯儲加息之後的一個多月里,道瓊斯指數下跌超過10%,上證指數下跌了超過20%,香港、日本、歐洲等地股市也未能幸免,一個多月里全球股市市值蒸發近20萬億美元。這一次,黃金沒有被誤傷,期間金價反彈超過10%。
當下的情況,跟2009年初非常相似,原因之一就是各國政府采取的措施完全是應對危機的模式,而不是簡單的宏觀調控。
也許是擔心2008年金融危機重演,美國加息步伐戛然而止,歐元區、日本開始進入負利率,中國不得不再次開始刺激房地產市場(降首付比例、降房貸公積金等利率、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推大學生「零首付」買房等),赤字、預算迅速擴大。
事實是,美聯儲加息之後,全球市場正常的調整,被各國有意無意的認為是金融危機的再次浮現,過早、盲目的着手應對,真正的目的在於擺脫自身增長困境和通縮風險。可能大家都在尋找一個加大寬松的機會,終於如願以償。
其結果是,全球再次進入了2009年開始的,由金融交易體內流動性過剩主導的資本輪動模式。全球股市、商品、債券、外匯等市場輪番上漲。目前已輪到商品。
問題是,市場真的回到2009年初了?至少中國不是。
與2009年相比,全球發生了一個本質變化,即各國債務問題不可同日而語。在低增長的大背景下,除了貨幣貶值,解決債務問題似乎沒有更好的方法。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近50個主要國家的政府、企業、家庭和金融公司債務增量相當於他們GDP總和的17%。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發布的數據,自2009年以來,新興經濟體私人債務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已經從75%攀升至125%。中國和巴西的私人債務水平現已是本國經濟規模的兩倍。
中國股市處在「供給不足」和「需求疲弱」的尷尬境地,「供給不足」體現在估值上面,整體估值遠高於香港和歐美市場,甚至高於諸多發展中國家;「需求疲弱」則體現在整體市場預期一般,實際入市需求不高,清償情緒方面雷聲大雨點小。
從純資金面看,中國股市還面臨多方面的「競爭」,即債券市場、商品市場、外匯市場等各資本市場的競爭,周三的大跌,更多的跡象表明,主要是股市資金流入商品市場所致。本周三,大商所鐵礦石期貨成交量高達741萬手,成交額達3310億元。鐵礦石在最近一周累計成交量高達2081萬手,成交額高達8977億元。焦炭成交量為213萬手,成交額2105億元。
近半個多月來,商品市場吸引資金的能力明顯增強,比如螺紋鋼3月21日一天的成交額就超過4000億,可以和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額比肩。
基本面決定了A股上升空間有限。
影響股市的其他幾個重要指標,一個是上市企業本身的成長,第二個是整體經濟增速預期,第三個是貨幣政策。按照已披露的數據,2015年全部A股凈利潤增速-0.1%,遠低於2014年5.96%的凈利潤增速,尤其是占據上市企業利潤半壁江山的銀行利潤增速大幅放緩,少數企業的高速增長難以帶動整個市場預期。經濟增速方面基本上可以不談,因為目前沒有投資者會去賭中國經濟增速重新回到8%以上。至於貨幣政策,由於大宗商品市場的反彈,去產能有所見效,以及「蒜你狠」等出現,貨幣政策持續激進的概率不是很大。
短期看股市資金有可能持續流入商品市場
2014年以來,全球礦業企業普遍出現虧損,如果承受不了長期虧損,市場占有率越大損失越大,這種供給性競爭難以持續,縮減產能已逐步見效。
跟股市相比,商品市場目前的成本「優勢」比較明顯。商品市場的成本主要是靜態成本,而股票市場的成本是動態成本,如果市場價格低於生產價格,商品市場的供給減少只是時間問題。股市則不同,不存在生產成本問題,股票市場不會因為跌破了某一批持股者的成本價,整個股市的供給就會降低,恰恰相反,這會刺激更大規模的拋售。
另外,商品市場成為避險投資的一種整體選擇。由於全球財富的不斷積累,財富以什麼形式的存在正考驗各財富持有人的智慧,以股市、債券等形式存在財富形式有天然的增值能力,但也時常承受各類政策和信用市場的影響。由於商品市場可以規避更多的信用風險,盡管沒有利息等收益,還要付出倉儲成本,但因經濟發展對其的依賴永存,從某種程度上說比信用資產要有更好的避險效應。
目前看,商品市場的超跌反彈正在吸引更多的投機者,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就會迅速反應到金融市場,期貨市場買盤的增多,價格上漲預期會更高。盡管諸多商品沒有基本面支撐,但其短時間內隨大流式的反彈不會結束。
當然,本輪商品市場的反彈,其領先指標是黃金和原油,黃金作為金融屬性最強的商品,對市場做出的反饋更為直接,因此黃金的反彈早於其他商品。原油是典型的超跌反彈,帶動了整體商品市場的預期,後期如果這兩個商品的上漲出現停滯或調整,整個商品市場就需要警惕了。
財經專欄作者,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 肖磊
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