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傅成玉:中石化每天繳納8億稅費 去年共3200多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 傅成玉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 傅成玉

和訊網訊息 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於9月10日-12日在天津舉行,和訊網全程報導。在主題為《變局下的中國商業環境》論壇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表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繳納稅和費3200多億,也就是每天要交8億元人民幣,跟國際同行比,他們都不相信。


以下為發言實錄(部分):

主持人王波明:傅成玉先生,你來談談為什么要改造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發生了什么問題?

傅成玉:我覺得國有企業,當談我們這一輪改革的時候,我們要回顧一下我們80年代初中國走市場化改革,然后我們那個時候是百分之百的國有,沒有民營企業,中國的一個最大的競爭力,我認為是制度創新的競爭力,我們中國創出了一個基本經濟制度,叫做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所有制共同發展,由於有了這個制度,國有企業沒有死掉,發展壯大了,現在可以說是代表了我們的經濟實力。同時,又有了多種經濟所有制共同發展,我們出現了一大批民營創業家階層,這個民營企業代表了我們國家經濟的活力,所以我們國家有實力加活力,就是我們國家的經濟競爭力。

我們90年代末到新世紀初,國有企業曾經歷了一場生死的搏斗,我們曾經經歷過了三年脫困,那個時候國有企業幾乎就要滅亡了,所以經過了三年脫困,市場化改造,這一改造國有企業走向市場了,所以競爭實力大大增強,現在在國際同行業當中中國的各個行業的大企業,排在世界前面的基本都是中國的國有大企業,這個是代表了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的。至於中國說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所有制共同發展,所以我們既把國有壯大了,又把民營發展了,既有活力又有實力,但是前蘇聯結果相反,他最重要的國有企業基本上實力沒有了,因為經過私有化,民營企業創業家階層沒形成,所以他的經濟活動也不夠。

我們這一輪要解決什么?為什么還要改?中國是在發展過程當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在發展過程當中,我們解決了前一個階段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我們中國現在面臨著一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階段,無論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要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階段,這個競爭力對於我們國有企業來說改革是我們新的任務,改什么?一個叫做市場化,更加市場化,一個叫做去行政化。這兩個解決了,我們企業的治理問題、企業我們內部的效率問題,資產質量提高的問題,就更容易解決。所以我們的改革不是要把國有企業搞沒,更不是私有化。所以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里頭非常明確,我們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促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我們圍繞這個目標去談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如果離開了這個目標改革的方向就錯了。所以在我們企業改革里頭,第一,是怎么樣使我們的公有制為主體的地位堅持下來,使經濟的主導地位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要進一步增強,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核心就是市場化和去行政化。

主持人王波明:傅總,混合所有制是不是國企改革出路?

傅成玉:我想我們談還是有一個基礎,還是看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這個里頭對國有企業改革,應該說混合所有制不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部分,他只是在我們國企改革里的一項內容。

過去我們混合所有制並不新鮮,從84年以后,我們國家一直都在提倡混合所有制,而且我們現在實際就是股權多元化嘛,我們一直在走這條路,今天提的混合所有制,是說把他作為一個實現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形式來表述的,所以既不新鮮,你又不要說一個措施解決所有的問題。國企改革更重要的東西有很多領域,所以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核心是解決好企業我們如何更市場化,如何去行政化,這個去行政化,我們和董明珠女士這兒不太一樣,她是地方國企,地方國資委管她們,我們是中央國企,所以我們相對要比他們在治理的自主能力上更強。

主持人王波明:等於你說中央政府對你們中央級的國企管的要少一點,不像地方國企。

傅成玉:要少很多,因為我們企業所有的決策都是企業自主決策的,我們的董事會沒有一個是直接從政府部委派來的官員,我們也有外部董事,特別是我們這個行業是一個國際性的行業,他不是一個區域的、不是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從來都是全球性的,所以我們的競爭是在國際上和我們的同行在競爭。包括mohammed h. al mady先生,我們既合作,在某些領域我們又競爭,所以我們的競爭力是在哪里,是在國際上比、是在全球上比。我們現在在國際上的投資已經超過了900億美金

這900億是哪兒來的呢?第一,不是從政府財政拿的錢,當然我們自己產生的利潤,再加上我們的負債,更多的我們並不是從中國的銀行貸的款,我們是從國際發的美元債券,因為他的利息更便宜,今年就發了70億美金

所有這些投資,中國政府的部門他沒有一個批準的程式,說你必須報我批,但是我們有很多,因為我要用外匯、要用人民幣買美元,所以要有一個申請批準這個程式。

另外一個,我們說這一輪改革主要在經濟領域是解決市場和政府的關係,這是李總理昨天說的,我們的政府對我們的影響是什么呢?第一,項目審批,在中國的項目審批,這是一個。再一個,在法律環境下,就有一些是該市場管的,過去說政府管,所以李克強總理昨天說,他更多的是簡政放權,讓企業自己做決定。我們過去你在哪個地方要投資,得要符合五年發展計劃,這個現在還要,當然還藥行業發展的規劃,環境的問題、安全的問題,但是你企業回報的問題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中央的事,分紅的事國家有大政策規定,要多少你就給多少。我們真正在國內的,除了稅以外,我們更重要的要付更多的費,這個是中國的特色。但是反過來,你是中央企業、你是國有企業,你是全民性的,所以你要給政府交更多的費,所以我們一年稅和費加在一起,去年就3200多億,每一天我要跟我的國際同行比,我說他們都不相信,我每天要交8億元人民幣

主持人王波明:每天?

傅成玉:每天。所以你算,300多天不就三八二十四,二千三四百億嘛,因為我們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要盡全民責任,不是僅僅在我們說交多少稅上,也不僅僅是交多少紅利上,費上更多,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為什么要打造國際競爭能力?我們為什么要提高我們的效率,要讓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就是國企改革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在國際上要有競爭力,我要效率要提高,我的治理更要透明,規範、公開、透明,這是我們治理上一個基本要求。

再一個,你這個有了競爭力了,你有更大的本事和能力去負社會責任。比如說我們在環境治理上,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上,大企業要盡大責任,我們決定三年要拿出228億元,解決我們的生產設施的能效問題、環境問題。

在這個領域里頭,除了這個社會責任我們還有其他的,比如說就業問題。咱們國有企業改革不能以大批裁員為改革的目標,如果說我們的人均效率沒有國際同行高的話,這也是事實,但是中國的現狀,13億人口,我們不能靠減員來解決企業競爭力,我們要提高管理效力,提高我們的技術水平和提高我們的勞動效率,來把這部分彌補掉。所以盡管是我們承擔的社會成本很大、責任很大,但是我們的增長年年沒停過,而且在國際同行中我們一直處在比較好的增長位置。

這個方面說明什么呢?就是說你要打造競爭力,提高效率,不是僅僅靠減員,盡管我們確實多,我們國際同行最大的,我大概人員超過他的10倍,但是我們也把這個問題處理的很好。所以我覺得中國要走中國的路,中國的企業不能夠僅僅的簡單的學西方,我們學的是理念,學的一些技術、技巧,但是如何操作、如何管理,一定要有中國的國情和企業的國情。

所以我相信我們這一輪改革,會使我們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我們整個的經濟競爭實力會大大加強。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