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監管部門下發“整改令” 劍指汽車租賃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報記者 蔣卓穎 上海報導

一度如火如荼的網絡租車業務迎來整治利劍。


9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上海市交通委獲悉,目前上海交通委已經召集了出租汽車企業、第三方運營商進行政策宣傳和解讀,上海市交通委要求第三方運營商在9月19日之前完成租車應用軟件的重新設置,取消加價功能等。

上海市交通委此次召集會議的另一背景是,9月初,上海市交通委制定下發了《關於規範出租汽車手機軟件召車等網絡預約服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網絡租車服務提供商必須取消加價功能,規範汽車租賃市場行業。

一個月前,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也針對汽車租賃市場頒佈了名為“483號”檔案,嚴禁私家車輛或其他非租賃企業車輛用於汽車租賃經營。

而隨租車公司——滴滴打車推出“滴滴專車”為名的商務租車服務,租車市場也再次掀起補貼熱潮,市場再度被混亂攪熱時,行業監管部門也終於祭出了“整改令”。

“但根據滴滴、快的、易到用車等運營商在會議上的的反饋,由於技術操作的原因,運營商在9月19日前無法完成,執行時間將推遲至10月1日。”上海市交通委社會宣傳處副處長黃曉勇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

競爭“白熱化” :商務租車成新熱點

各大商務租車公司以高額補貼搶奪市場,衝擊出租車行業。

在打車市場爭奪戰暫告段落后,9月開始,“滴滴”和“快的”目前紛紛將重心瞄準了“商務租車”的新戰場。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目前,滴滴打車已正式推出了其商務租車模式的品“滴滴專車”,快的也正在嘗試將“一號專車”和“快的打車”兩個手機應用軟件打通。

來自滴滴打車的手機應用軟件中的界面設計顯示,“滴滴專車”的操作平台完全依附於原來的滴滴打車,兩者附屬於同一款手機應用軟件,其操作頁面可輕鬆切換,這也意味,其原有的巨大客戶群也可如數導入滴滴專車業務中。

相比於此前的出租車業務,對於滴滴打車推出的專車業務,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人士則表示,后者更具有價格優勢。

“和打車相比,專車上的增值服務非常多,提供水、充電和wifi服務,並且這些服務全部都是免費的。”一名曾使用滴滴打車專車業務的人士。

來自使用滴滴打車專車業務人士向記者提供的電子賬單顯示,滴滴專車和打車服務在收費方式上並無差異,皆按照公里計價,起步價為15元。

“從北京國貿附近到首都機場,滴滴專車的費用一共是104.6元,總里程是26.4公里,低速費3元,高速費10元。去掉滴滴專車目前的優惠26.6元,實際只需要支付78元,這比我平時打出租車還要便宜,從國貿到機場的打車費大概需要90元。”上述人士。

此前,快的COO趙東曾公開表示,商務用車業務並不需要採取降價方式來吸引用戶。 “出租車司機不希望我們搶他們的生意,我們不會做出租車這部分的生意,因此定價將在出租車的兩倍以上。” 趙東。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各大商務租車平台推廣階段的操作手法上看,其搶奪市場採取的方式則是發放高額補貼,業內人士稱,這一方式也在不經意間威脅到了出租車的生存空間。

“未來商務租車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但商務租車平台目前首先要解決的,還是合法合規的問題。”業內人士稱。

監管加大:租車公司規避風險

監管層懲治力度日趨加大,汽車租賃公司調整業務模式規避風險。

黃曉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目前,上海市交通委主要通過市民舉報、巡查和暗查三種手段,對網絡租車平台的車輛合規問題進行定期檢查和抽檢,“每個月都會查出違規的車輛”。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還了解到,在此之前,北京和上海都已下發相關通知,稱經監管部門核查,一些經營者存在主動與汽車租賃企業洽談租車事宜,或自行登記注冊汽車租賃企業但不按規定備案,同時將各類私家車聚於名下等違規問題,“其目的不是依法從事汽車租賃經營,而是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監管部門也表示,將對這類車輛進行嚴格查處。

來自監管層的整治力度日趨加大時,以滴滴、快的為代表的汽車租賃公司也不得不對業務模式進行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目前汽車租賃市場中最為活躍的公司之一——易到用車,其從成立之初就以吸收私家車為宣傳點,但在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下發《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關於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提供便利的通知》后,以易到用車為主的租車平台則通過兩條路徑對業務進行了調整:第一是將私家車掛靠給第三方的汽車租賃公司,其二則是將司機簽訂給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

與此同時,各大汽車租賃公司相繼進行業務調整時,Uber公司則從一開始就規避了政策風險,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其業務模式主要從神州等租車公司租賃車輛,並從勞務公司派遣駕駛人員,為用戶提供服務。

滴滴打車方面向記者強調,其選擇合作的是合法有資質的汽車租賃公司和勞務公司,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對這一市場的法律監管仍存有諸多漏洞。此前,來自媒體的報導稱,市場中還存在司機通過將私家車掛靠在這些網絡平台上接攬業務等。

業內人士稱,中國汽車租賃市場非常分散,就短租市場而言,前五大汽車租賃公司僅占市場總規模的9%左右。長租市場,前五大汽車租賃公司也僅占市場總規模的9%左右,個性化用車需求仍存有巨大市場空間。

對此,黃曉勇也表示,目前租車市場越來越大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不管是哪個網絡平台,對於不合規的黑車交通委都要進行嚴厲的打擊”。(編輯 尹一傑)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