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在伊拉克利益遠超美國 應派軍艦入險境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正當美國為伊拉克的亂局處在焦頭爛額,進退維谷之際,美國媒體卻試圖將這個麻煩甩給中國,因為中國在伊拉克的利益遠比美國多,應該讓中國派出自己的軍艦進入險境。
中新網援引《環球時報》報導,美國《福布斯》網站15日刊出題為「如果要轟炸伊拉克,難道不應是中國?」的文章指出,美國航母抵達波斯灣準備執行任務,但美國對此沒有多少經濟利益。美國已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天然氣生產國,一場危機將令美國在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市場處於更強的位置。
這篇文章的作者--當年「中國崩潰論」的炮製者章家敦稱,如果伊拉克佔全球3.7%的產量突然斷了,中國的日子會難過得多。如今中國是伊拉克的最大外國顧客,平均一天接受150萬桶原油,將近伊拉克一半的產量。伊拉克戰爭後,中石油接受了巴格達的極薄利潤和繁瑣條件,攫取伊拉克石油。
許多人說,中國贏得了伊戰,因為它在戰後簽訂了大石油單子。章家敦稱,現在ISIS挑戰巴格達以什葉派為主的執政集團,關係中國的利益。或許「美國應該讓中國派出自己的海軍進入險境。畢竟,中國在伊拉克的利益遠比美國多。」
對此,一名中國學者16日說,伊拉克局勢會影響中國的投資,但中國對伊拉克的投資絕非「乘西方之危」,而是正常的、正當的,對持續多年陷入戰亂的伊拉克改善民生起了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據了解,目前在伊拉克有上萬名中國人。在伊拉克的中資機構主要是由中海油投資的米桑油田群,中石油投資建設的艾哈代布、魯邁拉、哈法亞、西古爾納等4個油田,上海電氣在伊拉克的發電項目,中國建材承建的水泥廠,以及中水電等中資承包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
在伊拉克打拼多年的中國商人、東方龍貿易工程公司總經理陳憲忠表示,目前一些國家已經要求本國國民撤離伊拉克。據他掌握的資訊,在這次戰亂嚴重的地區,中國人並不多。中興在摩蘇爾雖然有項目,但人員一般都居住在離摩蘇爾市80多公里的庫爾德地區的埃爾比勒市。他說,目前沒有聽到中國使館撤離人員或撤僑的消息。
一家從事建築業的中國企業駐伊拉克負責人指出,目前巴格達的安全局勢還可以,最緊張的是伊拉克東北部地區。這家建築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首都巴格達和伊拉克南部地區。該負責人曾到摩蘇爾省考察多次,但考慮到當地的教派紛爭而沒有在當地展開項目。他表示,伊拉克很歡迎中國企業參與基礎建設、住宅區的承包工程,但伊拉克的政治局勢、地方政府之間分歧、中央政府財政預算等問題讓一些項目的開工時間拖延。他認為,伊拉克國內的媒體魚龍混雜,各種消息混亂,有的故意渲染緊張形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