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馬凱:推動船舶工業健康發展 重點抓好5項工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馬凱

國務院副總理 馬凱(資料圖)


市場掘金:馬凱:推動船舶工業健康發展(受益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16至19日在遼寧、江蘇調研時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推動船舶工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據新華社訊息,16至19日,馬凱先后來到大連、無錫、泰州、南通等地,深入造船、海洋工程裝備、相關配套及航運企業調研了解實施方案落實情況,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他充分肯定了實施方案政策落實取得的進展和成效,指出,當前船舶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復雜嚴峻,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沒有根本改變,經營困難局面沒有根本改觀,深層次問題沒有根本緩解,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任務十分緊迫。

馬凱強調,當前和今後時期,是我國船舶工業穩定增長的關鍵時期,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各方齊心協力,努力完成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切實改善需求結構。穩外需、擴內需,積極開發符合國際新規範、新公約、新標準的節能安全環保的船舶產品,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加快推進老舊船舶報廢更新、行政執法船建造和漁船、內河航運船更新改造等工作。

二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核心關鍵技術,以技術先進、成本經濟、建造高效為目標,加快新產品研發,搶占產業發展和技術競爭制高點。

三是全面加強企業管理。建立現代造船模式,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成本管控,推進節本降耗,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四是著力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企業內部改革,大力推動企業兼並重組,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提高產業集中度。

五是落實完善支援政策。狠抓已有政策落地,進一步完善金融、財稅和產業政策,加強行業管理和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環境。

showstock("newsstock600685");

據新華社訊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16至19日在遼寧、江蘇調研時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推動船舶工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他充分肯定了實施方案政策落實取得的進展和成效,指出,當前船舶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復雜嚴峻,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沒有根本改變,經營困難局面沒有根本改觀,深層次問題沒有根本緩解,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任務十分緊迫。

馬凱強調,當前和今後時期,是我國船舶工業穩定增長的關鍵時期,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各方齊心協力,努力完成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切實改善需求結構。穩外需、擴內需,積極開發符合國際新規範、新公約、新標準的節能安全環保的船舶產品,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加快推進老舊船舶報廢更新、行政執法船建造和漁船、內河航運船更新改造等工作。二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核心關鍵技術,以技術先進、成本經濟、建造高效為目標,加快新產品研發,搶占產業發展和技術競爭制高點。三是全面加強企業管理。建立現代造船模式,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成本管控,推進節本降耗,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四是著力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企業內部改革,大力推動企業兼並重組,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提高產業集中度。五是落實完善支援政策。狠抓已有政策落地,進一步完善金融、財稅和產業政策,加強行業管理和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環境。

中國船舶(行情,問診)工業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4月,全國造船完工103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4.9%;承接新船訂單303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0%。4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501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3.2%,比2013年底增加14.6%。

在訂單飆漲的背景下,國內船舶企業的經營業績開始逐漸轉好。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1~4月,船舶行業87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32億元,同比增長20%;利潤總額22億元,同比增長5.7%。

中信建投認為,2013年是世界新船訂單的反轉之年;樂觀估計2014年行業業績最差、2015年后行業有向上的業績彈性。繼續重點推薦減值損失轉回、收購軍品帶來業績增厚的疊加彈性品種,廣船國際(行情,問診)最安全(25元、買入)、中國船舶彈性最大(30元、買入),維持對中國重工(行情,問診)(7.5元、買入)、中集集團(行情,問診)(18元、買入)判斷。

 

中國船舶:業績趨勢向上,整合方向不變

研究機構:中信建投 日期:5月19日

事件

廣船公告延期復牌、中船集團一季度接單、中船集團被評為創新型企業、國務院鼓勵發展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等。

簡評

一季度中船集團新船接單世界第一

今年一季度,中船集團生效新船訂單760.4萬載重噸、176.5萬修正總噸,分別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1.64%和16.36%,同比分別增長178.9%、143.1%,穩居世界造船集團第一位。一季度,造船完工量達到218萬載重噸,期末手持訂單量達到4098萬載重噸,按照克拉克松統計,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9%和14%。同時,中船集團一季度承接海洋工程裝備訂單8.8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7%,訂單金額同比增長107%。

廣船收購華南造船資產符合預期,繼續停牌不超過30天

廣船14日晚公告,中船集團正在籌劃對廣船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初步確定擬將中船集團在華南地區的造船相關業務資產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注入上市公司。目前,中船集團在華南地區的造船資產,除了廣船國際和剛被收購的龍穴造船,剩下的有黃埔文沖、中船西江、中船桂江和當年廣船上市剝離出來的廣州造船廠等。此次停牌收購華南地區船廠是繼續執行中船集團屬地化整合的既定方針,符合分析師預期。由於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的財務審計、資產評估、財務顧問和律師盡職調查工作任務重,廣船繼續停牌不超過30天。廣船收購華南船廠強化了中船進行上海地區屬地化整合的預期。

中船集團榮膺“十大創新型企業”

5月15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自主創新年會在北京舉行,會上表彰了中國十大創新型企業、十大創新人物,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當選十大創新型企業。本次當選十大創新型企業的還有機器人(行情,問診)、格力、京東方、騰訊、大唐電信(行情,問診)等。

生產性服務業獲國家重點支援

5月14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和薄弱環節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會議指出,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向結構調整要動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重大措施;要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創新驅動,重點發展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生產性服務,促進提升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早在2012年下半年,中船集團新領導就把集團主營業務分為六大業務板塊:船舶造修、海洋工程裝備、動力裝置、機電設備、資訊與控制、生產性現代服務業。按照分析師的預測,中船、廣船完成各自的屬地化整合后,由於同業競爭必將繼續整合,最終完成船舶類資產的整體上市(前三個業務板塊完成上市),多出的一個上市平臺和鋼構工程(600072)可作為后三個業務板塊的上市平臺(詳細情況參見4月15日深度報告《收購軍品,疊加彈性》)。建議關注生產性服務業板塊(如研究所、設計院、中船成套、中船租賃、中船財務等)。

提前行業見底,業績趨勢向上

今年前4個月,根據克拉克松目前統計的數據,世界新船成交超460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9.11%;但從月度表現來看,2、3、4月份新船訂單同比增速逐月下降,4月份更是下滑46%。重申分析師對全年世界新船成交量的判斷1.2億載重噸、下滑超20%,實際上能到1億載重噸以上就不錯。至於船價,更是交流情況是預計船價維持在現在水平,未來不會上漲太大也不會下跌較多,主要是因為需求不足、但主流船廠生產計劃安排較滿。關於業績,對行業而言分析師老早就樂觀估計2014年是業績低點、2015年后有向上彈性;對中國船舶這樣的主流船廠而言,手持訂單基本在三年左右、手持計劃安排也比較規範,但確實還留了一些產能空間、估計在20%左右,可以安排船價較高的加插船。從生產進度來看,去年上半年最低船價的訂單今年就開始建造、同時考慮到去年大額計提的撥備,預計中船今年業績就會有很好的彈性、明后年業績會更好。

收購軍品,屬地化整合方向不變

分析師預計,此次廣船延期復牌就是要發行股份收購黃埔文沖等中船集團華南地區船舶類資產。目前中船集團軍品主要版面在滬東中華(護衛艦等)、江南造船集團(驅逐艦、常規潛艇等)、黃埔文沖(護衛艦等)、廣船國際(補給艦等),除了廣船國際、其他目前都不在上市公司里。從一季報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大股東中船集團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票1995萬股、占總股本的1.44%。大股東減持可能會影響中國船舶整合進度,但分析師認為中船集團屬地化整合的方向不變,且最終要解決和廣船國際的同業競爭問題。

維持投資評級和目標價

分析師認為,2013年開啟了新一輪造船中周期,今年訂單下降、船價穩步上漲;預計廣船停牌收購華南地區船舶資產加大屬地化整合預期、董秘更換彰顯廣船在未來中船集團整體上市中的平臺地位,中船大股東減持短期可能會影響華東地區屬地化整合進度,但從解決同業競爭角度出發、中船的彈性最大,維持買入評級和30元目標價。

 

中國重工:期待民船和海工持續復甦,關注研究所改制進程

研究機構:中航證券 日期:2014-05-09

公司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512.69億元(-12.36%),凈利潤29.35億元(-17.94%),EPS0.20元,十派0.46元。2014年一季度營業收入93.89億元(-18.13%),凈利潤7.33億元(-17.17%),EPS0.044元。

我們的觀點:

業績增長符合我們預期。公司2013年業績同比下滑17.94%,與2012年相比降幅收窄,我們認為主要源於兩方面原因,首先是高毛利軍品業務占比提升。報告期內,公司軍工軍貿訂單爆發性增長,軍工重大裝備訂貨量實現歷史性突破,軍品業務占比達到8.83%,帶動了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回升至11年14.60%的水平,同比增長9.53%,有效促進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其次,公司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在船舶行業低迷的2011、2012年度公司承接訂單較少,產品平均合同價較低,藉此時機,公司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強力發展能源交通裝備及科技產業,強化創新和產品開發,從而有效抵御民船行業低迷的影響。

船舶業溫和復甦持續改善公司民船業務。根據克拉克松數據,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國際船舶市場出現的明顯復甦跡象,主流船東大量訂船,新船價格持續反彈。由於主流船廠排產飽滿,新船價格獲得良好支撐,油、集、散三大船型的價格與2013年初相比,上漲幅度均在12%左右。此外,造船行業預付款比率也有大幅度回升,財務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公司過去預留的民船多余產能,預計將於今明兩年部分釋放。

海工市場競爭激烈,業績貢獻為時尚早。公司海工毛利率6.03%,比去年略有回升,但仍處於歷史低位。目前全球海工市場呈現歐美設計、亞洲制造總體格局。國內因造船產能過剩和部分企業盲目加入導致無序競爭,企業盈利空間相對有限,產業集中度不高的弊端開始顯現。

體外資產優質,資產證券化進程值得期待。公司擁有28家科研院所,其中基礎性研究所較少,集團將優先選擇體量大、效益好的研究所分主題板塊注入上市公司。截至目前,集團已經有4家研究所中的部分科技產業進入上市公司,6家研究所改制基本完成,亟待政策落地。

盈利預測與估值。考慮到公司14年完成資產重組后的影響,我們預計公司14至15年EPS分別為0.197元和0.253元,鑒於中船重工集團后續資產證券化進程和國企改革進程對公司估值的提升,參考可比上市公司估值,公司14年目標價5.91元,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民船市場復甦進程放緩;相關改革政策出臺滯后。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