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7.3%:對貨幣政策意味著什么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徐紹峰??

7.3%!創近6年新低的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對貨幣政策意味著什么??

觀點的交鋒前所未有:有人強烈建議全面降息降準,以寬鬆流動性應對經濟下滑;也有人認為,這是經濟新常態,無需進行大規模經濟刺激。?

單純看9月份數據,確實有點黯淡:用電量同比增長2.7%,為18個月以來第二慢增速;指標鐵路貨運量9月同比下滑6.2%;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只有16.1%,創下14年以來的最低。此外,房地產前三季度投資增速僅為12.5%,新開工面積、銷售面積持續下降,待售面積近6億平方米……?


在采取了一系列定向寬鬆的財稅政策以及松綁樓市等“微刺激”政策后,三季度經濟增速還是出現了進一步放緩。這一切似乎表明,實體經濟增長比預期更弱,而且定向寬鬆的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似乎也呈現出衰減勢頭。?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真的難以為繼了嗎?當然不是。?

細心觀察三季度數據,人們不難發現,借助於一系列“微刺激”和政策調整,出口、投資和消費三駕馬車中,投資和消費已顯露出積極變化:?

就投資而言,雖然三季度投資增速從17.1%降至14.4%,出現大幅回落,並且組成中國投資的三大部分即基建、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中,基建投資增速從24%降至18.5%,地產投資增速從12.8%降至10%,制造業投資增速從14.5%降至12.3%,均出現顯著回落。但分項看,情況又有所不同。?

地產投資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影響,增速下滑在意料之中。而且地產投資下降,也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逐步擺脫對地產投資的過度依賴。雖然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會拖累短期經濟增長,但長期看,鑒於中國樓市供給趨於飽和,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較大,因此,未來除了棚戶區改造等可以繼續托底地產投資外,總體上,地產投資增速將難現昔日輝煌。換言之,地產投資下降是壞事,某種意義上也是好事。?

基建投資是“穩增長”政策頻頻發力的地方,也是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力。本月22日,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總投資1500億元的八大基建項目,此前發改委剛批復投資900多億元的三大鐵路項目。這說明雖然基建投資增速下滑,但在新項目不斷推出的背景下,投資增速不會出現猛烈下滑。基礎設施投資,改善民生,惠及未來,何況中國地區發展差距較大,發達地區擁有的完善基礎設施,在中西部地區仍是急需補齊的短板。因此,這方面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力,未來政策發揮空間仍然較大。中信預計,四季度基建投資有望從目前21%的水平回升至25%左右,有效對沖地產投資下滑的負面影響。四季度投資將回升至17%左右,使得經濟平穩運行在7.4%左右。?

最值得關注的是制造業投資下降。過去10年間,我國制造業投資增速長期高於30%,產能一直保持高速擴張態勢。但近兩個月以來,制造業投資增速僅在10%左右,其中煤炭、有色、鋼鐵等多個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都出現了負增長。這說明中國正在進行艱難的去產能和經濟轉型。與制造業投資下降相反的是,受持續的政策鼓勵,教育、體育、傳媒等現代服務業增速開始提高。服務業增速去年首次超出制造業增速,今年仍如此,經濟結構正在出現明顯改善。?

投資領域的諸多變化說明,雖然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表現疲弱,但隨著制造業投資增速下降,中國經濟去產能的深度展開,經濟結構轉型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中央能在7.3%的增速面前保持定力,堅持定向寬鬆,看重的正是經濟結構呈現轉型升級的積極變化。當前,只要忍受住轉型的陣痛,避免大水漫灌式刺激,一旦去產能完成,新興產業躍升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將迎來生機勃勃的又一春。?

就消費而言,雖然三季度消費增速從12.3%降至11.9%,但與投資增速從17.1%降至14.4%相比,回落幅度顯然要小。這說明消費在三駕馬車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三駕馬車對GDP增速的貢獻也佐證了這一點。三季度,除出口對GDP的貢獻比上半年上升了2.8%外,消費貢獻下降了1.2%,而投資貢獻則下降了1.6%。這表明,投資依然是拖累經濟增速的重要因素。?

消費在三季度強於投資,得益於中央實施的諸多定向“微刺激”政策。今年以來,中央加大了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支援力度,小微企業吸納就業能力增強,以至今年前三季度已完成城鎮年新增就業1000萬的目標,達1082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表示,目前我國對就業的統計有兩套系統,所以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統計都會將農民工就業計算其中,“農民工為這1000萬就業目標的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村外出務工人數同比增加,農民工的收入也就有了增長;中國人口紅利拐點過了,需要就業的人員下降了,居民收入在經濟分配中的占比就會上升。三季度,雖然經濟增速持續回落,但城鎮居民收入人均增長8.2%,超出GDP的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長仍持續高出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長。這為消費增長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也預示著中國經濟轉型正在取得顯著效果。?

投資和消費的積極變化,意味著雖然GDP同比增速下降,但7.3%的增長仍是有質量的增長。這同時也意味著,為防止激化本已嚴重的國內債務問題,影響經濟轉型進程,中央政府目前不會將全面寬鬆的貨幣政策列入選項。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保障和改善民生,將會是下一步政策的著力點,也將是貨幣政策的重要取向。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