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分析師看中國央行降息

鉅亨網新聞中心


路透北京/上海11月21日 - 中國央行周五宣布,自11月22日(周六)起,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中國央行網站並稱,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此外,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並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並。


以下為市場人士的評論

--廣發證券(行情,問診)銀行業分析

降息時點符合預期,存款上浮同時打開超預期;存款利率下調后結合上浮調增與降息前水平相同,占比約四成的活期存款利率沒有改變,貸款利率下降40BP(公積金貸款下降25BP),銀行息差將普遍收窄;結合重定價期限考慮,年內息差變化較小,明年1季度結合按揭重定價息差下降壓力較大(預計降幅在30BP左右),利潤增速進一步放緩。銀行股短期面臨調整壓力。

--招商銀行(行情,問診)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 劉東亮:

降息發出了強烈的政策信號,必須讓經濟回到軌道上來!過往的定向刺激與微刺激效果正在迅速邊際遞減,經濟基本面十分糟糕,這是毋庸置疑的,降息並非強刺激,而是在經濟下行周期中正常的貨幣政策調整,並非改革的對立面。

降息有利於刺激投資和消費意愿,降低儲蓄率,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回暖,特別是有利於降低融資成本,緩和部分地區不斷蔓延的信用風險,緩和銀行不良上升的壓力。

貸款利率降幅大於存款利率降幅,顯示此次降息意在降低企業貸款成本,這可以刺激企業端對貸款的需求,我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較高評級企業的貸款利率將出現下行,但資質較差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不會實質性好轉,小微企業的困境有賴於宏觀經濟的好轉。

存款利率降幅較小的同時,還提高了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這使得銀行的存貸利差有所收窄,一方面這符合利率市場化的趨勢,大額存款將受益,但另一方面或許會影響銀行新發放貸款的積極性,具體影響有待觀察。

對債券市場而言,是次降息已經包含在了此前的大幅上漲中,不排除短期有利好出盡的可能,但我們認為本次降息不會是獨立事件,未來將有更多降息出現,至2015年2季度,都是較佳的降息視窗,這一預期在中期內對債市構成利好,預計央行將采取降息+定向寬鬆的方式,降準的迫切性並不高。

人民幣與美元利差開始收窄,掉期點未來料沖高回落,但央行不會允許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人民幣匯率仍有望持穩甚至升值。

--銀河證券分析師 任承德:

對股市肯定是個正面訊息,更多社會資金會涌入股市。雖然銀行股可能會有所走弱,不過高負債類公司將受益,如航運、電力股,大盤周一應會上漲並創新高。但大盤調整還未結束,漲幅不會太大。

--海通證券(行情,問診)宏觀分析 姜超、顧瀟嘯、李寧、周霞:

降息周期展開,寬鬆有望延續:央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標志著降息周期的正式開始。1年貸款基準利率下調40bp,有望大幅降低企業貸款融資成本。1年存款利率下調25bp,但上浮上限由1.1倍擴大至1.2倍,意味著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而存款利率基本未變,助於銀行利潤向實體經濟的轉移,降低經濟風險。預測15年GDP增速7%、CPI增1.5%,通縮是主要風險,泰勒規則下7天回購利率應在2.5%以下,判斷未來仍有一次以上降息,流動性寬鬆有望延續。

降息周期展開,債券牛市延續:央行宣布同時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降息周期正式展開,我們預測未來仍有1次以上降息。將大幅縮窄貸款和債券收益率的差距,打開債券類資產收益率的下行空間。判斷未來貨幣寬鬆仍將延續,7天回購利率均值有望降至3%以下,3個月目標2.5%。下調10年國開債目標區間至3.6%-4.0%,下調其目標中樞從4%至3.8%。

--南京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 楊浩:

第一、降息速度超預期,表明央行意識到之前的政策和所采用的創新型工具無效,欲降低融資成本只有降息才有效。第二、結構上看是非對稱降息,對存款影響不大,貸款利率下降較多,主要是企業受益,這是央行降息的直接目的。第三、從影響上看,企業融資成本會相應下行,銀行凈息差收斂壓力較大,債券市場在新的寬鬆預期下重新凝聚,在短期波動后收益性有望重回下行軌道。

--交通銀行(行情,問診)資管中心高級分析師 陳鵠飛:

降息之前存款基準利率是3%,下調之后的基準是2.75%,並同時擴大波幅至1.2倍。也即如果為爭奪存款客戶,不排除再次有銀行直接將存款利率一浮到頂至3.3%,從而出現調息之后短期內全行業存款利率反而走高的局面。

實際上,即使一浮到頂將存款利率提到3.3%,吸儲成本也遠低於當前各檔期的理財利率。因此,從理性人角度考慮,部分銀行完全有動力和能力將利率一浮到頂至3.3%。因而考慮到銀行一浮到頂的政策弱化效應,不排除近期央行再次降息。

--華泰證券(行情,問診)銀行業分析師 林博程:

可能經濟真的壓力比較大了。直接降息也可以迅速穩定市場的信心。未來貨幣政策仍然還會使用定向調控的方法,兩種手段並不違背。

從效果看,之前兩個月的MLF只是提供了部分低成本資金,總量有限,而降息等於全面壓低了銀行負債成本,在刺激銀行風險偏好上更有效。在銀行經營方面,非對稱降息給銀行經營會帶來一定壓力,但總體影響有限,而且還要看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

雖然存款利率下降,但不會帶來大規模存款流失,因為由於整體利率下降,對應的理財產品收益降低,吸引力下降,對存款的分流作用也會減弱。

--西南證券(行情,問診)研究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仕元:

應該降,再不降不行了。至少降息也呼應了市場上大家的預期。周三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的“十條”表示希望從國際上引進低成本的資金,國內的資金成本沒必要保持那么高了,這種提法以前從來沒有。

其一主要是消費不振,尤其是地產政策松動以來,房地產市場經過短暫反彈后又出現下降,包括一些一線城市的地產銷售和信貸數據都是負增長。也就是說現在老百姓認為目前總體的資金利率成本仍然是比較高,沒有購房的意愿。現在整個地產去庫存的壓力非常大,搞不好明年經濟就會失速。

第二,從企業的財務成本,盡管央行持續引導利率下行,但是企業的財務成本仍然是在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長,抑制了企業進一步拿資金的需求。整個產業產能過剩,企業沒有擴大產能的需求,導致盡管央行在引導資金下行,但企業沒有實際的積極性。

**相關背景**

--中國國務院周三舉行常務會議指出,當前融資成本高問題仍然是突出問題,將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緩解,包括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等十方面措施,以促進創新創業、帶動群眾收入提高。

--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明年影響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的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矛盾相互交織,短期風險和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相互疊加,一些潛在風險不容忽視,經濟下行壓力可能進一步顯現。

--財政部周五公告稱,將於下周二(25日)進行今年第10期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招標,操作量600億元人民幣,期限三個月。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