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秋收復始 三大主線布局明年行情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春華已逝,秋收碩果。2014年,中國A股市場在經歷漫長而痛苦的沉默后,一鳴驚人傲視全球。無論是上證指數高達60%的相對漲幅,還是急劇膨脹至30多萬億的流通市值,亦或是高達1.2萬億的兩市單日成交量,都向市場傳遞出牛市降臨的鮮明特征。那么,對於明年市場,投資者又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把握呢?
首先,“改革”仍是貫穿2015年行情的重頭戲。回顧2014年A股市場,不難發現,自從改革概念橫空出世以來,A股市場圍繞“產業改革”、“土地改革”、“金融改革”和“企業改革”為主線,進行了數輪持續而深入的炒作。以皖通高速(行情,問診)為代表的安徽高速控股國資重組、以中石化股權改革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東方明珠(行情,問診)、百事通為代表的上海本地文化傳媒企業改革等,都表明改革的春風正席卷中華大地,改革的事業正不斷向前推進。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改革大旗的指引下,具備超10萬億雄厚家底的央企,未來將不斷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相關手段進行產業整合,實現強強聯合,為中國十三五經濟的轉型發展提供更為強勁的內在保障。而其中所孕育的投資機會,投資者仍可積極關注,密切挖掘。
其二,除了以“改革”為代表的題材思路外,當前乃至未來市場中,仍存在較多的題材概念有待發掘,“一帶一路”便是這其中最有看點的核心一環。面對我國當前經濟轉型所遇到的困難,決策層高瞻遠矚地提出“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的構想,即所謂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其背后用意是通過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旗幟,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為此,我們看到,政府頻繁通過外交訪問和區域間經濟合作峰會,如APEC峰會、G20峰會等,向歐、亞、非、拉美等國家大量輸出中國產能。高鐵與核電便是其中最為惹眼的兩項核心技術,隨著《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簽訂,東南亞高鐵市場隨即被打開。而由中方承建的塞匈鐵路與中歐陸海快線、埃塞俄比亞吉布提鐵路、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鐵、尼日利亞阿卡鐵路和沿海鐵路、安哥拉本格拉鐵路、肯尼亞蒙內鐵路、俄羅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鐵等項目,總投資規模高達數千億美元。
由此看出,以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的“一帶一路”經濟帶提出,恰恰符合當前中國經濟遭遇轉型瓶頸的現實矛盾。並且,在幫助國內企業實現“走出去”戰略目的的同時,又能較為充分保證國內就業市場的穩定,減緩經濟下行壓力下就業市場所面對的嚴峻挑戰。
其三,隨著11月25日央行時隔兩年后宣布降息,意味著本屆政府頻繁采用的微刺激政策宣告結束,也意味著降息降準的政策周期被徹底打開。那么,為了實現“新常態”下各項既定目標,政策面寬鬆預期將持續作用於2015年行情當中。並且,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好轉,勞動力就業情況的不斷改善,外界對於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正不斷強化。因此,從防止熱錢外流的角度考量,決策層也需要通過強化貨幣寬鬆預期,輔之以連續降息降準的貨幣政策,來為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支援。那么,受益於降息降準預期的銀行、地產、制造業等相關行業,2015年都值得投資者繼續重點關注。
綜上所述,對於2015年A股市場,筆者仍然保持較樂觀的看法,市場亦將圍繞以上三條主線來孕育機會。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依據以上三點來版面2015年行情,來年收獲春耕秋收的喜悅。 (證券時報)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