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美中談判敏感時刻!傳川普政府斟酌賴清德過境美國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彭博》周一 (28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討論是否批准台灣總統賴清德下周的美國過境行程,因擔心此舉可能影響美中貿易談判及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潛在峰會。知情人士指出,賴清德原計劃於 8 月 4 日在紐約過境,10 天後再經達拉斯,作為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及貝里斯行程的一部分,但台美官員上周未能取得美方正式同意,令行程陷入不確定。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中談判敏感時刻!傳川普政府斟酌賴清德過境美國(圖:REUTERS/TPG)

部分美國與台灣官員擔憂,川普在追求與習近平會晤的過程中,恐對中國讓步過多。據先前報導,川普政府正接觸美企執行長,籌備可能的訪中行程。白宮及美國國務院尚未回應相關置評請求。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李問 (Lii Wen) 則回應稱,有關傳言純屬臆測且不實,行程將在確認後公開宣布。

美中談判敏感時刻 賴清德行程引發矚目

賴清德總統過境問題發生之際,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本周在斯德哥爾摩展開貿易談判,市場預期雙方將延長既有休戰協議,為川普與習近平會面鋪路。北京視台灣為最敏感議題,並指責賴清德為「分裂分子」。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 (Tammy Bruce) 本月稍早曾表示,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屬例行作法,符合既有政策。然而,美方若在此議題上有所猶豫,恐引發外界質疑華府將台美關係作為貿易談判籌碼。

前美國外交官、今年前仍擔任美國在台協會 (AIT) 主席的羅森柏格 (Laura Rosenberger) 警告,此舉恐向北京傳遞危險訊號,並削弱美國對台承諾。她強調,在北京對台施壓升高之際,華府應展現明確支持,避免讓中國不斷「推動紅線後退」。

過境歷史與政治風險

自 1990 年代以來,歷任台灣總統均曾以過境方式訪美,多數行程並未升高緊張。然而,1995 年時任總統李登輝赴美演講後引發「台海飛彈危機」,以及 2006 年陳水扁遭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拒絕過境,顯示此類安排常被用來傳遞政治訊號。

賴清德若成行,此將是他去年就任總統後首次踏上美國本土。他去年 12 月曾過境夏威夷與關島,隨後中國在第一島鏈進行數年來最大規模海軍部署。

目前,台灣官員正在華府進行談判,以避免美方威脅對台商品課徵 32% 關稅。賴清德過境的爭議,凸顯台美中三方在外交與經貿議題間的微妙平衡。

本篇文章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