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報導溫家寶家擁巨富 《紐時》奪普立茲獎 中方批別有用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布普立茲(Pulitzer Prizes)新聞獎名單。《紐約時報》憑報導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家族涉嫌隱瞞巨額財富,以及揭發蘋果等科技公司的商業行為黑暗面等,獲得4項大獎,成為本屆大贏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昨回應《紐時》溫家寶報道獲獎一事稱,中方立場非常明確,「我們認為有關報道別有用心」。

香港《明報》報導,這是《紐約時報》繼2002年連奪7獎、2009年獲得5獎後,在普立茲獎上的第3個豐收年,得獎作品包括﹕針對沃爾瑪藉賄賂主導墨西哥市場的報道,贏得偵查報道獎;剖析蘋果等科技公司的生意手法,「說明千變萬化的環球經濟對工人與消費者的黑暗面」,贏得釋義報道獎;記者布蘭奇(John Branch)的滑雪人士遇雪崩罹難報導,則獲特寫獎。至於《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張大衛(David Barboza)去年10月底發表綜述中國高官家屬與商企的微妙利益聯繫報道,則贏得國際報道獎。評審團稱他在面對中國官方「巨大壓力」下,仍作出了「矚目披露」。


張大衛花了10個月時間,根據「公眾可查閱的官方紀錄」追查,聲稱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家人坐擁至少27億美元龐大資產。報導質疑溫總妻兒張蓓莉與溫雲松身家豐厚,又聲稱溫總的母親楊志雲,以及他的弟弟與弟媳、兩名妻舅、兒媳及親家等,均有透過海外投資工具或複雜的持股結構,擁有投資銀行、珠寶、電訊公司和基建等方面的股份等資產。

溫家寶家人事後委託律師駁斥報道不實,聲言要追究。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亦曾就報導,批評國際有些勢力「不甘心看到大陸發展強大,千方百計抹黑中國及中國領導人,以圖在中國製造不穩定」。

至於《丹佛郵報》在科羅拉多州《蝙蝠俠》首映槍擊案報道中,成功利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和短片去「捕捉突發新聞和提供資料」,獲突發新聞獎。《華爾街日報》斯蒂芬斯(Bret Stephens)就美國外交政策所撰專欄,得評論獎。突發新聞攝影與特寫新聞攝影獎,分別由美聯社和一位自由攝影師所攝的敘利亞戰線奪得。

《星島日報》報導,另一傳統大報《華盛頓郵報》則奪得兩項普立茲獎,分別是評論美國外交及內政的最佳專欄獎,以及剖析藝術作品與社會關連的評論文章獎。去年夏天科羅拉多州丹佛戲院屠殺案,造成12人死亡,《丹佛郵報》憑報導這宗槍擊案贏得突發新聞報導獎。專門報道氣候新聞網站InsideClimate News以7個月時間調查美國內陸河道泄油事故,及進一步揭露輸油管規管問題,奪得國內新聞獎。

另外,作家約翰遜的小說《孤兒院院長的兒子》獲普立茲小說獎。這部小說講述在父親運營的一間北韓孤兒院長大,當過兵、間諜、綁匪的「俊道」,遇到女演員「順文」後,墮入愛河,治瘉自己創傷的故事。普立茲獎組委會說,小說彷彿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北韓之旅。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