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流入壓力大 外管局發文打擊虛假貿易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以前客戶多時,每天都走幾億元的貨,現在可能就幾百萬元的兜圈業務。」深圳某保稅區物流公司相關人員昨日(5月6日)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客戶身份諮詢「兜圈子」類型出口業務時表示。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關於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要求加強銀行結算匯綜合頭寸管理,加強對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分類管理以及嚴格執行外匯管理規定、加大核查檢查與處罰力度。
《通知》同時要求銀行應遵循「瞭解你的客戶」原則,加強對虛構貿易背景等行為的甄別,主動報告可疑交易並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異常跨境資金流入。
受外管局頭寸管理新政影響,昨日離岸人民幣即期午盤大跌近200點至6.1720。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即期聞訊後也下跌100個基點,收於6.1667。
央行外匯佔款壓力較大/
《通知》要求,除政策性銀行外,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限額計算公式為:「各銀行當月結售匯綜合頭寸下限=(上月末境內外匯貸款餘額-上月末外匯存款餘額×參考貸存比)×國際收支調節係數」。其中:中資銀行的參考貸存比為75%,外資銀行的參考貸存比為100%,國際收支調節係數為0.25;境內外匯貸款餘額、外匯存款餘額根據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機構外匯信貸收支月報》中的數據計算,境內外匯貸款不含境外籌資轉貸款。
外匯貸存比超過參考貸存比的銀行,應在每月初的10個工作日內(初次實施應於2013年6月底前)將綜合頭寸調整至下限以上;銀行綜合頭寸下限調整後,其上限隨之上調相同額度。外匯貸存比低於參考貸存比的銀行,原有的頭寸限額保持不變,但應把握外匯貸款的合理增長,防止外匯貸存比過度波動。
某國有大行國際部一位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各銀行外匯業務存貸比指標並不是一刀切的限制在75%,大小行情況也不一樣。
據央行數據,3月末外幣貸款餘額7543億美元,外幣存款餘額4416億美元。
有分析稱,整個銀行系統的外匯貸款餘額超過外匯存款餘額,因此銀行的總限額將被上調,必須在市場買回美元。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外管局提高銀行持有外匯頭寸的下限,是希望銀行多持有外匯頭寸,這主要是外匯貸款的壓力造成的。[NT:PAGE=$]
趙慶明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外匯流入壓力很大。外管局這次對企業進出口的物流、資金流不匹配、收入有異常等情況發一個風險提示單,加大處罰力度,主要是熱錢流入量比較大,全口徑外匯貸款創歷史新高。
進出口貿易「兜圈」業務受影響/
《通知》提出,加強對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分類管理,外管局應及時對資金流與貨物流嚴重不匹配或流入量較大的企業發送風險提示函,要求其在10個工作日內說明情況。
同時,外管局通過非現場監測確定首批企業,2013年5月10日前發送風險提示函,5月31日通過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向銀行發佈企業分類信息,6月1日起分類結果生效。B類企業轉口貿易項下外匯收入,應在其進行相應轉口貿易對外支付後方可結匯或劃轉;同一筆轉口貿易業務的收支應當在同一家銀行辦理;新簽訂的轉口貿易合同,其收入和支出的結算貨幣應當同為外匯或人民幣。
對於上述《通知》,一些出口貿易通過「跑圈」獲得出口退稅以及獲得利差而獲利的企業會受到影響。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外貿企業代表的身份致電一家深圳的物流公司,向其諮詢是否還有相關的「兜圈」業務。該物流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保稅區到內地需要辦理進口,從內地到保稅區需要辦理出口,保稅區相當於香港,貨物進出口都需要報關的。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及有些貨物可以不真的出口,只是轉了幾圈是什麼意思?該工作人員稱,那種轉圈也要報關的,只是虛假的貿易,但是物流運輸和報關都是真實存在的,兜圈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取境內外存款利率、海外貸款利率之間的利息差。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這個市場還不是很明朗,但是仍然有老客戶在做,以前客戶多的時候,每天都走幾億元的貨,現在可能就幾百萬元了,因為管理層也在查銀行,所以一些和銀行關係很好的客戶才能繼續做這個業務。她表示,如果要進行「兜圈」業務,需要和其公司的另一位先生聯繫。而當記者聯繫到那位先生後,對方表示現在做不了,這個業務在政策上是打擦邊球,要過一個月再看政策是否允許做。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