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梅森敗走Groupon探因:與魔鬼投資人共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今天刊文稱,Groupon上周宣佈解雇CEO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而外界對梅森的評價大多為負面。實際上,Groupon另一名履歷不佳的創始人埃裡克·列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也應當對Groupon當前狀況負責。與列夫科夫斯基相比,梅森沒有從Groupon得到太多好處,但卻承受了大部分指責。評論認為,梅森實際上被耍了。

以下為文章全文:


梅森個性鮮明,常常不願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事情,同時也經常以幽默來化解緊張氣氛。他的辭職信再次體現了這一點。梅森的做法最初令人感覺有趣,但考慮到Groupon的財務狀況、運營狀況和會計行為,梅森的行事方式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不過,作為Groupon這家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公司的代言人,梅森也成為了媒體和Groupon另一名創始人埃裡克·列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之間的緩衝帶。列夫科夫斯基是Groupon的投資人。而根據他的過往履歷,在投資獲利並退出之后,他所投資的公司往往會陷入麻煩中。

很多人都知道梅森是誰,他就是Groupon的面孔,也經常出現在媒體上。然而,甚至在科技行業投資者之中,也很少有人熟悉列夫科夫斯基。這令人遺憾,因為一旦你熟悉他的過往履歷,那麼將會非常明了當前Groupon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善的商人“列夫科夫斯基”

對列夫科夫斯基最好的一篇報導來自《財富》雜誌,這篇報導發布於Groupon上市的幾個月之前。根據這篇報導,列夫科夫斯基是一名善的商人,是芝加哥“最成功、最知名的互聯網創業者”,同時也是一名“曾許諾推動實體零售行業的大幅轉型的破壞性投資者”。

列夫科夫斯基建立的第一家公司是Brandon Apparel,他自己也承認這家公司是一個巨大的失敗。根據他的說法,“我們過度利用了這家公司,最終公司被巨額債務壓垮”。列夫科夫斯基坦率地承認了失敗,但Brandon Apparel的倒閉過程更是一片混亂。他遭到了銀行的起訴,最終需要向銀行賠償1100萬美元。他隨后又以行為不當對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提起訴訟。Brandon Apparel的前所有者,以及NFL和MLB也起訴了列夫科夫斯基。最終,芝加哥市政府向他借貸,幫助他建設新工廠。

他的下一家公司Starbelly創立於“互聯網泡沫”的鼎盛時期。列夫科夫斯基再次獲得了巨額投資,這一次主要為數百萬美元的風險投資。2000年1月,Starbelly被以2.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擁有50年曆史的Ha Lo,而此時距離Starbelly的創立還不到1年時間。然而到2000年底,Ha Lo由此前一年的盈利轉為了虧損6400萬美元,這主要是由於收購Starbelly帶來的4800萬美元成本。2001年,Ha Lo申請破,列夫科夫斯基隨后再次遭到了一系列起訴。

[NT:PAGE=$]

列夫科夫斯基隨后建立的兩家公司,包括打印採購服務InnerWorkings和供應鏈管理服務Echo Global Logistics表明,他的行事方式有所改變。這兩家公司都實現了上市,目前仍在繼續開展業務。

扶植梅森和Groupon

不過對於Groupon,列夫科夫斯基故態復萌。當他會見梅森時,后者還是一名年輕、志向遠大的創業者,正忙於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即籌平台The Point。The Point類似目前的Kickstarter和IndieGoGo。列夫科夫斯基看見了梅森的潛質,給了他數十萬美元來發展The Point。然而在幾個月之后,列夫科夫斯基變得沒有耐心。梅森曾對《芝加哥雜誌》表示,列夫科夫斯基“開始催促我,讓我指出The Point如何才能賺錢”。最終,The Point轉型成為了Groupon,梅森成為了公司CEO,而列夫科夫斯基則是位於幕后,擁有大量股份和投票權的人物。

Groupon隨后成為了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公司,在建立17個月之后就獲得了10億美元營收。Groupon的發展再次落入了列夫科夫斯基的舊套路:由海量投資驅動的高增長公司宣稱將利用高科技變革傳統行業,這裏所說的是優惠券和積分卡。

在Groupon上市之前,列夫科夫斯基曾接受彭博社的採訪。他表示Groupon將實現“巨額盈利”,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隨后要求他收回這一說法。很少有記者對列夫科夫斯基的過往履歷提出質疑,大部分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Groupon不可思議的高速增長、以及梅森的笑容之上,而梅森也成為了Groupon這家年輕公司的代言人。

在上市之后,Groupon的表現開始一落千丈。該公司沒有實現巨額盈利,反而出現了穩定的虧損。在賬面赤字不斷增加的過程中,訴訟也接踵而至。這些訴訟一部分來自自稱遭到誤導的投資者,一部分來自認為薪水不公平的員工。SEC也被迫評估Groupon採用的不常見會計指標。壞消息紛至沓來,梅森因此飽受批評,而列夫科夫斯基仍躲在幕后。

執掌Groupon大權

在梅森離職之后,列夫科夫斯基將成為Groupon的聯席CEO,與副董事長泰德·萊昂西斯(Ted Leonsis)共同管理公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意味列夫科夫斯基最終仍需要面對公。

與他以往所建立的公司類似,Groupon的運營狀況對列夫科夫斯基本人的影響遠遠小於對其他人的影響。他和他的家人已在Groupon上市之前,在最后一輪風投融資中出售了3.82億美元的Groupon股份。而在Groupon上市時,內部人士再次出售了公司股票。當時Groupon的市值達到128億美元。而就在Groupon上市后不久,關於該公司股票增發的消息就再次出現,這將幫助Groupon內部人士再次拋售股票。

在Groupon上市的16個月之內,該公司股價下跌了超過80%。目前,Groupon市值約為30.9億美元,約為谷歌2010年提出的收購價的一半。Groupon上周公佈的最新季度財報顯示,每股虧損12美分。

在告別信中,梅森表示他將暫時休息,參加“減肥訓練營”,隨后再開始新的工作。不過當他再次創業時,毫無疑問他已有特定的聲譽。他:“在擔任Groupon CEO繁忙而精彩的4年半時間之后,我決定與家人共度更多時間。開個玩笑,我今天被解雇了。如果你們想知道為什麼,那麼說明你們還沒注意到。我們S1表格中存在爭議的會計指標,我們的業務表現疲軟,過去兩個季度我們沒有實現自己的預期,而目前股價僅為發行價的1/4,過去1年半中發生的事已經不言自明。作為CEO,我需要負責。”

毫無疑問,梅森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在離開Groupon時,他擁有了巨額財富,並且比大多數人都更加有名。盡管通過Groupon賺到的錢不如列夫科夫斯基,但他做得也不錯。在最后一輪風投融資中,梅森出售了約1000萬美元的Groupon股票。而在Groupon上市之后,毫無疑問他也拋售了部分股票。因此他被貼上了“不負責任”、“糟糕的CEO”等標籤。他的名字將永遠與Groupon這家充滿爭議,被投資者、員工、消費者、商戶和媒體所討厭的公司捆綁在一起。

事情已不能更糟,因為梅森實際上被耍了。與列夫科夫斯基相比,他只得到了很少的好處,但卻承受了大部分指責。芝加哥當地媒體指出,梅森擁有Groupon的超過20%投票權。而由於兩級的股權結構,列夫科夫斯基持有20%股票,但卻擁有28%投票權,他的生意合伙人布拉德·基維爾(Brad Keywell)則擁有另10%投票權。他們兩人合伙能很容易壓倒梅森。

梅森是一名理想遠大的年輕創業者,但卻與一名履歷不佳的投資人上了同一條船。當船起航之后,梅森已經很難全身而退。(維金)

文章標籤



Empty